世界浩荡,五湖四海自帷幕后上升:《大马戏》的时代

《大马戏》是入选2021年英国曼切斯特电影节纪录长片竞赛单元的舞台纪实纪录片,讲述了全世界最大的马戏场馆之一——长隆剧院(The Chimelong Theatre)和中国最大的马戏团——长隆国际大马戏(Chimelong International Circus)用三个月的时间破格完成本该一年都难以完成的任务。
纪录片将镜头后绕,聚焦舞台背后各方角色登台亮相背后的生活之流。
纪录片采用线性时间的双线叙述。主线讲述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马戏演员们,在舞台光鲜亮丽的表演背后是各种生活困境,但他们用热爱和尽职为生活铺路,步履不停。
副线穿插讲述长隆剧院的修建进程,在一座规模庞大的新马戏场拔地而起的过程背后,是中外对“快”与“慢”的不同理解在较量,也是新旧马戏团的交接。
两线相合就是一场好戏即将开演。世界浩荡,五湖四海自帷幕后上升。
《大马戏》第一个镜头伴随着画外音“three,two,one”开始,预示着纪录片里将会出现的文化交流情况。这个未见其面先闻其声的人是这场马戏的导演李西宁。《大马戏》以大量后台采访和实地跟拍作为纪录片的主体内容。

《大马戏》剧照
镜头面前里的演员,不分性别,不论年龄,不拘职业,都熠熠生辉,有雷厉风行、果断干练的女导演,有带着家乡流浪帐篷前来的阿根廷女演员,有努力去了解并帮助外籍演员的中国侏儒女孩,有打破行业习惯后为自己设计服装的高亚女性,有没钱买衣服但愿意倾其财力买双舞鞋的男舞者,有珍惜表演机会从澳大利亚远道而来的空中绳技男演员。
纪录片里,演员们谈到,在马戏团的世界里,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一定不是无用功。他们会为了一个走位的细节,或者一次观众的反应,反复斟酌旋转的角度和身体的力度。道具设计师们会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昼夜加班,笑称自己生活在外星球,只为尽力将脑海里的创意拽入现实。演员们对职业的尊敬来自观众的期待。
他们知道,当观众进入马戏团时,是抱着期待而来。观众希望看到想象中的种种不可思议,而演员就会努力回报这份期待。
一出马戏是否成功,一次舞台是否具有感染力,就在这一来一回。负责表演空中飞人的演员对即将来临的挑战毫不畏惧,还带着笑意说:“我们不是为了马戏团或公司工作,我们为观众工作。”观众的热情是让他们蓄满能量的电池。
但也不是每一位演员都能如此如鱼得水。负责高空吊环表演的演员有些不好意思自己仍然会害怕的表现,但她转而笃定地用“深爱”和“习惯”回应镜头。身体是最好的表达媒介。在杂技演员的世界里,每一天起床都是伤痕累累的新一天,但这些是他们感受世界,与世界交流的痕迹。
吊环表演者提到,当情感和理智交战时,身体会唤醒每次训练留下的记忆,仿佛进入无人之境,纯然将自己融入舞台。对于他们而言,即使工作危险而工资不高,但只要对杂技的热爱不灭,追梦就不会停止——“我们证明普通人也可以在空中飞翔”。凡人的神圣就是为了热爱奋不顾身。
从传统马戏团对“Greatest”(最伟大的)和“Largest”(最大的)的强调开始,“大”就是马戏团的灵魂。为了容纳吊环表演和空中飞人的表演,中央大帐需要使用几十米高的桅杆来支撑一个具有足够高度的内部空间。当人们进入其中,抬头仰望或环视四周,不可避免地会发出惊叹。在娱乐贫瘠的年代,马戏团犹如移动的缩小水晶宫,承载着人们对世界远方的想象。

《大马戏》剧照
《大马戏》里展露了现代马戏团对“大”的继承,最显眼的表现是参加人员的人数多和新修建的场馆规模大。
依托于现代技术的发展,长隆剧院打破了传统表演剧场的空间限制,水陆空三层结构错落有致,观众区域设置有巡游通道,全景式环形舞台周围有环绕水道,升降舞台中央有高空吊挂环形轨道,可开合的LED大屏等声光电设备为更好的视觉效果提供可能。
从外观上看,长隆剧院的外观取自传统红、黄、蓝三色线条的传统马戏大帐篷。里外反差不小的长隆剧院仿佛是传统马戏团迈向现代马戏团的转型象征。
马戏团的转型之路不仅仅需要技术升级,更需要理念层面的更新迭代。从制作上讲,《大马戏》里李西宁及其团队兼视中外,注重内容先行,数次开会讨论技术的引进能否促进内容的表达,例如绚烂的灯光是否导致了“五色令人目盲”的反效果。从选题上讲,《大马戏》强调《龙秀》是要用来自世界各地的技术——杂技、舞蹈、滑稽表演、魔术、极限运动、声乐、花样游泳——讲述珠海民众耳熟能详的渔女神话故事。本土故事与世界形式在经验的展开中互相缠绕。
理念的更新迭代还包括对动物表演的考量。中国的马戏本来起源于古代被称为“百戏”的表演艺术,囊括了杂耍、魔术、马背表演、刀剑表演等。骑在马背上表演的动物表演本来只是“马戏”中很小的一部分,近代以来逐渐成为马戏团的核心节目之一。
随着动物保护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相关政策也陆续出台,马戏团逐渐用“人”取代“动物”作为马戏团的核心,回归传统马戏表演注重人的“技巧”表演的核心。《大马戏》里提到的动物表演只有一处,是驯马师和群马的相处。
纪录片里驯马师面对镜头和马匹亲昵无间。她和动物沟通的方法是情感表达,“动物喜欢情感,它会像海绵一样吸收情感”。但如何处理现代观众的情感要求和马戏历史的传统,是所有马戏团表演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剪辑师在采访里谈及剪辑思路:“我想呈现出来的除了外籍杂技演员们在中国的奋斗日常,还有规模庞大的新马戏场的建造过程。同时,这也是中西方在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上的文化碰撞。”《大马戏》成也如此,不完美之处也在于此。
它拍出了隆秀马戏团背后中外人员的文化差异和所有演员对职业的热爱,也涉足马戏团里动物与人的关系,并试图讨论新技术冲击下的马戏团应如何求新求生。
后台单采的时间剪辑稍显零碎,如何让这些奇异碎片拼贴成瑰丽色彩的马赛克图画仍需继续努力。
纪录片也讲述了几个月彩排过程的大小冲突和各种意外,例如表演前夕的设备问题,重要的吊环演员因伤被临时替换,时间紧张带来的各种捉襟见肘和高强度排练等等。但这些讲述都因为蜻蜓点水而成为整个故事无关紧要的装饰。
其实,注重身体表达的马戏团本能成为超越语言的沟通的最好诠释。那些将生命安全交付给彼此的每一次拉绳,托举,交手和对视,既是偶然的邂逅,也是不容有失的唯一一次机会。生活的河流没有开端。它在生活开始以前已经开始,在本应结束之处继续流淌。弥漫的日常就从那些界限不明的影像中散布出来。
《大马戏》仍然是值得观看的一部纪录片。它不仅适合好奇马戏团及其幕后的人,更适合所有喜爱“热爱”这一特质的人。从立大竿、拉大棚、跑马卖解,镫里藏身的东方民间马戏班子,到小丑和江湖艺人结伴行走天地间,奔波于乡间城镇小路上的西方马戏团,再到如今汇集中西马戏艺人的现代马戏团,它们都让观众眼花缭乱,留恋忘返。这份情感共鸣穿越时间,超越语言,在剧场里继续流传。源源不断响起的笑声在剧场涌现,狂热的掌声托着杂技演员不断旋转,上升,直至他们眼中的世界之巅。

凹凸镜×码字人 放映活动合影
作者:lou
编辑:K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