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前古人都喜欢的盆景,兰花盆景美不胜收!

人们常说居室中“无兰不雅”,这是对兰花给人一种高雅、清幽情韵的赞誉。的确,兰花魅力是无穷的,给人有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如何欣赏、品味兰花,是兰界经常探讨的话题。兰花上盆之后就是一个 盆景,而从作为盆景的角度来欣赏,中国传统讲究是从“一景、二盆、三几架”。同样欣赏兰花,亦要讲究“景、盆、架”三样,缺一不可。

【古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兰花(学名:Cymbidium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如“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拙政园盆栽兰花欣赏

名人总为兰花醉

兰花风姿素雅,叶片刚劲,花朵似蝶舞、赛飞燕,花形活泼潇洒,幽香四溢,素有“天下第一香”“花中君子”美称,成了历代文人墨客题吟描绘对象。他们爱兰养兰,或吟之以诗,或绘之以画,为我们留下不少趣闻轶事。

孔子是最早喜爱兰花的名人,《乐府诗集》载:“孔于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乃止车援琴,作《漪兰妇》一曲”。《孔于家语》赞美了兰的品格:“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并进一步移用到处世之道上来,孔子说:“与善人处,如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惧化”。

爱国诗人屈原不仅种兰,身佩兰花,而且以兰蕙高洁自比。他在《离骚》中就多次写到兰花:“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余”“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这些名句被广泛传播,使“兰”这个词成为“君子”“德人”“美人”“佳人”的代称,并由此使“兰”离开了它本身的植物性而成为一种色彩绚烂的文化符号。

东晋诗人陶渊明喜爱兰花,他弃官归里,采菊养兰,写有咏兰诗:“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消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丛”。

唐太宗李世民是第一个喜爱兰花的皇帝,他常在上幸宛中观赏兰花,并写有《芳兰》诗:“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唐代诗人王维养兰成癖,并且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汗漫录》说:“王维以黄磁斗贮兰蕙,养以绮石,累年弥盛”,开创了瓷盆养兰先例。

苏辙喜爱兰花,其《次韵答人幽兰》诗云:“兰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新”。他意图在咏兰诗中寄托自己的理想。而苏轼的咏兰诗则构思新颖:“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篷艾深不见”。他把春兰比喻成一位清高的美人,在山谷不断散发清香,流露诗人追求高洁的心态。

宋代诗人、法家黄庭坚擅于盆栽兰花,发明沙石养精法,他说:“兰蕙丛出,莳以沙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他的《幽芳亭》首先对兰蕙作了分类:“一干一花,香有余者;一千五七花,香不足者蕙”。他所称的“蕙”,也为当代植物界所采用。

宋代哲学家、诗人朱熹酷爱兰花,他写过不少咏兰诗,其《秋兰》诗云:“秋兰递初馥,芳意满冲襟。想子空斋里,凄凉楚客心”。又在《兰》诗中咏道:“漫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香到晚清”。他长期养兰中对兰花很有研究,他在《楚辞辨证》中说:“大抵古之所谓香草,必其花叶皆香而燥湿不变,故可刈而为佩。若今之所谓兰蕙,则其花香,而叶乃无气;其气虽美,而质弱易萎,皆非可刈而佩者也”,并作诗曰:“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作为不谙植物的文人,能得出这样结论,的确难能可贵。

宋末元初诗圣人郑思肖,也是一位画兰名家,他自号所南翁,画兰以无根无土抗议元朝入侵,南宋火亡时他年仅38岁,不仕于元朝,隐居苏州。他的一幅传世画《春兰图》(作于1306年,目前藏于日本大贩巾立美术馆)上有一首诗:“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这一切使他深受后人敬仰。元代则大画家之一的倪瓒,写有《题郑所南》时极有影响,有诗为证:“密蕙媚幽圃”。

清代诗人,书画家郑板桥是历史上有名的兰痴,“自谓平生惟兰与竹为吾友也”。他在《种兰》一文说:“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莫,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水之阴,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对吾堂亦不恶也。来年忽发箭数十,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又一年更茂。乃知物亦各有本性。”

一起学习盆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