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河街今安在 穿巷寻埠忆当年

2014年元旦,笔者独自一人沿着黄山市屯溪区滨江西路,从老大桥往东至三马路,漫步穿行在一条条通往老街的小巷里,脚踩着那一块块饱经风雨的赭红石板,眼望着那一幢幢年代久远的陈旧老屋,触景生情,头脑中不断闪现出儿时的记忆,既熟悉又陌生。

以前屯溪有名的“一桥两埠、三街六市、九境十八巷”中的“三街”之一——“河街”却再也找寻不到了,它已消失近30年了。

作为一个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屯溪人,随着自己步入老年,就越来越怀念老屯溪了,难以忘记屯溪的街道巷弄、楼房店铺、山水塘渠。屯溪正街人气旺,屯溪河街今安在?呜呼!只能留在吾的记忆中矣。

在老屯溪们的心目中,老街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曾被人们称之为屯溪街,似乎老街就是屯溪,屯溪就在老街。

屯溪街市的形成是与屯溪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徽州商品经济的活跃密切相关的。屯溪,原为古徽州府辖休宁县属镇,在县境东南方,处在新安江上游的两大支流率水和横江汇合处,实为休宁县之水口。在陆路交通于徽州山区极为不便的古代,水路交通便成了主要的运输方式。屯溪正是处于新安江上游水运交通枢纽这样一个关键位置而得以发展,成为皖南山区物资集散中心和商业重镇。一言而蔽之,屯溪是由水码头逐渐发展成为镇市的。

明弘治四年(1491年)《休宁县志》中就已有“屯溪街,在县东南三十二里”的记载。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休宁县隆阜(今属屯溪区黎阳镇)士绅戴时亮倡议并出资在屯溪横江口建成大石桥,名为“镇海桥”(今称“老大桥”),两岸交通更为便捷,从此,屯溪开始向集镇发展,街道迅速从桥头“八家栈”沿江自西向东经渔埠头、盐埠头,先河街,后正街,再后街,蜿蜒伸展。至明天启年间(1621年前后),屯溪已是“一邑总市,商牙辏集”(《休宁赋官解全书》述)。《清史稿·地理志》中则称屯溪为“茶务都会”。清代戴启文诗云:“皖南钜镇首屯溪,商贾辐辏阛阓繁。”就是当时屯溪街市繁华、商业发达的写照。到了清朝末年,“屯溪街”已基本形成了正街(老街)、河街、西镇街的三大块布局。

屯溪老街(正街)的特点是“一半江水一半街”,整条街依山傍水,与新安江平行伸展。老街(正街)本身封闭完整,通过长长的小巷,把老街(正街)与新安江,与河街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商铺货运、居民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如果把屯溪比作“小上海”,那么,河街就是“小上海”的“外滩”,是屯溪的水码头,是屯溪旧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河街在正街(老街)的南面,与正街(老街)并排,但地势比正街(老街)要低些,临河而建,方便水运。从渔埠头(今一马路河边)到盐埠头(今二马路河边),东西全长约一华里,几乎是正街长度的三分之一,俗称“溪滩下”。正如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所写的《屯溪夜泊记》中说的,是“屯溪的街市”中“沿水”的那条“外的直街”。共有七条巷弄通往正街(老街),从西向东依次为马铺巷(今劳动巷)、当铺巷(今新河巷)、蝙蝠巷(今立新巷)、渔民巷(今榆林巷)、还淳巷、麻油巷(今永新巷)、坟灵巷(今凤林巷)。

以前,屯溪人要到新安江南岸的阳湖及休宁县临溪、汊口等乡村去,就必须要从正街(老街)穿过榆林巷,下到河街的河边渡口(俗称“阳湖渡”)乘坐船民经营的摆渡木船过河才行。此为昔日屯溪最繁忙之渡口,曾设上渡、下渡两个渡口,各有渡船4只,每日往返于屯溪与阳湖两岸之间。河街于清朝光绪年间(1885年前后)铺设街面石板,整条街道古拙质朴,两旁房屋,南侧靠河沿的大部分为简易木板房(古人为抵御水患,建造“吊脚楼”,底层架空,高低错落,别有风味。);北侧靠老街的皆为砖木结构房屋,筑有高台石阶进门。真所谓是“家家门前尽枕河,户户家前尽台阶。”

这里原是船民、簰工和卖柴炭的农民、山民等“下里巴人”汇聚活动场所。铁、木、竹、棕匠铺和制作花灯、灵床的纸扎店等手工作坊也密集于此。商铺以粮食、烟酒、小吃、豆腐店和多以船民、小贩为顾客的小茶馆、小饭馆为主。也有一些小客栈。

清末民初,屯溪已成皖南商业中心,饮食业日趋兴旺。民国9年(1920年)以后,河街较大的菜馆有“万利馆”“得利馆”“胡佩纪”等,多以徽菜为主。其中的“万利”菜馆位于河街中埠头上首,系歙县人张茂松于1921年创办,经营徽菜面点,颇有特色,且符合大众消费水平。1929年开始创新徽菜品种,如马鞍鳝、玻璃鱿鱼锅巴汤等,其创制的徽菜新品种居当时屯溪各菜馆之首。抗战时期,曾接待过国民党军政要员顾祝同、唐式遵、许世英、刘镇华、陈立夫、李品仙、佟毅等人。1947年,屯溪豪绅刘紫垣与绩溪县胡某竞选“国大代表”,都曾包下“万利”菜馆。凡是投他们选票的选民,皆可到该菜馆吃上一碗肉丝面,还可以拿上一块银圆回家。以这样的方法来贿选,也算是解放前屯溪社会时弊吧!“万利”菜馆也是解放前后的屯溪街著名菜馆“富春园”的前身。

抗战时期,河街的饮食业尤为兴盛,各种风味小吃五花八门。鸭子臭、毛豆腐、火焙豆腐,尽人皆知,你只要花毛把钱,就可品尝。特别是“毛豆腐”店最多,也确实好吃,市民们可随时买吃,不仅可以充饥,而且又可下酒,成为众人所爱。传说不少外地人在品尝过后,纷纷赞许道:“吃着徽州(屯溪)毛豆腐,打着嘴巴也不吐。”“老光”(项毅的外号)的肉粽,味道鲜美,价格公道,也备受顾客称赞。

随着徽杭、屯芜公路建成通车,屯溪水运衰退,河街逐渐冷落。解放后,经过1956年城市工商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再因1962年下游浙江境内的“新安江水库”(今称“千岛湖”)大坝建成后,航道受阻,屯溪水运日益减少,河街商铺锐减,到了上世纪70年代,河街逐渐成为居民区,基本无店铺了。

文革时期,河街曾被改称为“解放路”。1958年,河街竹器社首次承接加工塔式竹筷20万把出口外销,成为屯溪手工业产品出口的第一家。1982年,山东电视台曾来河街拍摄电视剧《宋江》《李逵》,轰动一时,开创在屯溪拍摄电视剧的先河。1983年8月到1984年8月,为了防范洪水,保护老街,结合旧城改造,由省里拨款,耗资56万元,修建新安江北岸自老大桥至三马路一段沿江驳岸工程,同时开发建成了宽26米,含有江畔绿化景观带的滨江西路,低洼的河街全部被拆除,只有那七条通往正街(老街)的巷弄仍然保存,风貌依旧。

河街最为出色的是屯溪民间文艺中享誉四乡的“软龙和吊狮”。每年正月十五日元宵灯会,只要河街的软龙和吊狮一出场,就必获得市民观众的齐声喝彩。据1990年出版的《屯溪市志》载:“吊狮:将扎制精美的狮子吊置于彩架之中,架前,装有3米多长的木杆,由8人抬着行进。表演时,将架停在街心,1人在架后牵动绳索,狮子便沿着木杆冲出,做出种种抢球、嬉戏动作。表演完毕,还可掉头顺着木杆滑回架内,如同活狮一般。”软龙,更是舞得龙腾虎跃,翻江倒海,热闹非凡。还有“龙舟竞渡”,俗称“划龙船”,是屯溪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传统民间水上游乐活动。所谓“龙舟”就是由民船装上龙头、龙尾,中间安上跳水架,插上彩旗,装饰而成。每月农历五月一日,便有“龙船”出水,逐日增加。端午节这天,所有“龙船”(多达6艘)都出水,先在长干塝至渔埠头一带江面游弋,午后,就全集中在屯溪桥(老大桥)下,排在一起。一声号令,齐头并进,往下游河街方向的江面飞快划去,同时相互进行跳水竞赛。“龙船”架上彩旗招展,船中金鼓齐鸣。沿江两岸,观者如潮,并不时喝彩助威,场面颇为壮观。

河街濒临新安江。清末民初时期是屯溪水上运输的鼎盛之时,从屯溪桥至河街一段江面上,帆樯林立,船行如梭,码头河岸停泊船只常达千艘,还不时有从上游下来、拖得长长的的木排顺流而去。到了夜晚,江面上船舱里灯火闪烁,倒映水中,一片光亮,时隐时现,充满了“夜半桨声到客船”的意境。清代戴启文一首《屯溪归帆》生动地描述了当年屯溪水运的繁盛景象:“一片遥帆势若奔,客舟来集比云屯。喧阗晚市明灯火,不是江南黄叶村。”老一辈屯溪人还难以忘怀在屯溪(河街)与阳湖之间用木船所搭建的两座浮桥。一座是1949年5月,屯溪和平解放不久,为支援渡过长江、打到皖南的人民解放军“二野”部队继续南下,追击逃跑的国民党匪军而搭建的浮桥。另一座是195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中,为当时仅有五万人口的屯溪,要出动4万人口去参加声势浩大的集会游行而搭建的浮桥。这天,上路游行的队伍多达4.1万人,排三列纵队,从原屯溪市体育场人民胜利台(今新安大桥北桥头下东侧“中市派出所”地块)出发,经栗里街到老汽车站路口(今“黄山百大”处),沿老街直上,过老大桥,往黎阳街直到宁家桥(今屯溪一中西侧),过新安江上浮桥到阳湖,又从阳湖过新安江上浮桥回到屯溪(河街),环绕山城一周,足足花了四个多小时,真是盛况空前,现在已很难再见到此等“火红的年代”之景象了!

河街既称“河街”,当然不可避免要遭水淹。据有关史料记载:清代至今屯溪共发生大洪灾数十次。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六月中旬,连日大雨,山洪暴发,屯溪大桥桥孔全部没入水中,市镇(含河街)悉数被淹,一片汪洋,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民国27年(1938年)6月,连日大雨,河街从渔埠头至榆林巷一带被水淹,深达一丈以上。解放后,1949年6月28日,洪水使得屯溪沿江一带街巷(含河街)均遭淹没。1959年6月4日、17日,两次大暴雨,最高水位126.77米,河街全没在水中。1969年7月5日特大洪水,最高水位127.23米,平地水深2米以上,屯溪到隆阜一片汪洋。河街也全部被水淹。1982年6月21日为建国后屯溪的第三次大洪水,河街又部分被淹,房屋受损。

河街解放前后还曾遭受四次重大火灾。民国18年(1929年)4月4~6日,池州悍匪朱富润(俗称“朱老五”)率部窜入屯溪,纵火焚烧屯溪街,河街也未能幸免。民国32年(1943年)2月19日,河街民房失火,烧毁木板屋14栋,损失15万元。民国38年(1949年)4月27日,国民党军队刘汝明部从长江防线败逃,途经屯溪,拉丁抓夫,劫掠民财,并焚烧河街民房,架起机枪,阻止群众救火,共烧毁民房306幢,受灾323户。屯溪解放后,人民政府帮助灾民重建了河街。1964年12月6日下午,河街一孤独老人因烤火不慎引发火灾,烧毁及拆掉房屋210间,共400余平方米,受灾137户,损失18万余元。

笔者对屯溪“河街”感情笃厚,印象深刻。记得在五六岁时,就被父母亲带去河街渔埠头河滩上观看外地来屯的动物展览。在原屯溪一小读书时又有几个同学家住河街,去他们家玩过。第一次留下了河街的印象,觉得虽比不上正街(老街)繁华,但也还热闹。1959年5月,读三年级时,曾由老师带着我们低年级学生去河街“阳湖渡”口江边,列队欢迎由当时一小李海清校长带队去休宁县源芳公社采茶劳动归来的高年级学生。1959年6月涨大水时,笔者也曾站在二马路新安江边的河街下石阶级高处路头望着被洪水淹没的河街街道,只见住户底层一楼全进水了,居民只得搬到二楼上去了,大人小孩都靠着窗口看大水。这也是笔者第一次亲眼看到河街淹水。也是在1959年端午节,笔者曾到河街江边观看“划龙船”,非常好看,甚为惊叹。1962年7月,笔者小学毕业,由老师带队,同学们全部在河街渡口过渡到位于阳湖的“屯溪初中”(今屯溪二中)参加小学升初中考试,这也是笔者第一次乘坐渡船过渡去阳湖,觉得新安江好宽好深,十分兴奋!1963年春节期间,笔者曾随母亲去其居住在河街的单位同事家里参加婚礼,记得新娘子抓给我一大把水果糖。1964年12月6日下午,河街发生火灾,正好是星期日,正在屯溪高中(今屯溪一中)读初三的笔者也在听说后赶去看火情,火势很大。只见大人们正忙于救火,还有人架梯子上墙头拆砖瓦,以切断火路。笔者还曾于中学时代(含“文革”中)的每年夏季,常与同学、朋友一起去河街渡口处的新安江上游泳、嬉水,有时就仰面平躺在水面上(仰泳姿势),眼望着蓝天白云,随波逐流,十分惬意!1980年,已过“而立”之年的笔者经热心人介绍,谈对象的女方家也住在河街通往正街(老街)的新河巷口,就有好几次骑自行车穿过河街不太平整的石板路去其家。1982年,山东电视台在河街拍摄电视剧《宋江》《李逵》时,众多屯溪市民围观,其中也有笔者一个。1983年暑期,拆除河街房屋,建设滨江西路防洪驳岸工程时,笔者也最后一次到了河街,从此与河街永别了!遗憾的是,笔者当年还未有个人照相机,无法去留下“河街”原貌,它只能残存于我的脑海里了。夜深人静,睡在床上的我似乎又听见了“河街”上走街串巷的卖粽小贩“卖——肉裹粽哟!”的吆喝声,不绝于耳。

由于种种原因,老“屯溪街”三街现已拆除了两街(河街与后街),只剩下一街(正街,即老街)。我们不能也不必去妄加评论其中的是非曲直。笔者在写此文的同时,只希望本市的父母官和城市规划、建设、文物保护等有关部门要在建设黄山市“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总的方针指导下,对中心城区的规划开发、旧城改造工作实行全盘考虑,整体部署,尽量保存有一定历史与人文价值、风貌独特的老街区(如隆阜社区),并加强管理,完善设施,以供人参观,宜居宜游,就像欧洲一些国家至今保存完好的古域小镇和上海“城隍庙”老街区一样,成为旅游旺地。再也不能把那些极其珍贵的老城街区(如河街、黎阳街)全部抹去,或者只留下几个孤立的“徽派建筑”,装装门面。这样的“保护”,让后人接受的恐怕也只是残缺不全的记忆碎片。我们现在生活的城市需要有自己独特的风貌,需要有与其他城市所不同的历史人文特征。城市需要记忆!屯溪充满韵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