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锦源:尉缭的计策触摸到人性
1、
史记: 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曰:“以秦之强,诸侯臂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合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愿大王勿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
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
缭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乃亡去。
秦王觉,固止,以为秦国尉,卒用其计策。
2、
我第一次读简直拍案惊奇。
人才啊。什么是人才,很简单,一个需要,一个有用。 双方一拍即合。举个例子,你是日语高手,可人家需要英语,你会日语用不上。构不成对应关系,也就成不了,别每天老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故事中你看魏缭,人家知道秦始皇想统一天下,这是刚需。关键是他是如何看出来的? 知道人家的需要这相当关键。来了以后直接指出问题:
秦国很强大,和强大的秦国相比,各诸侯就像秦国的一个郡县一样小。强弱是明显的。既符合实际也给秦王送个高帽子。 接着一转折,说,也有缺点,怕的是六国联合起来,出其不意地攻打秦国。当年的智伯、夫差、湣王都是在强大的时候,一骄傲,就败了。骄傲是人的情感,谦虚属于人的理智。感情用事的人往往失败。人家魏缭一来就指出这么大的问题,一听就是高人。
一般人指出问题,给不出解决的方法,人家魏缭可不一样,不仅看到了问题,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希望大王不要吝惜财物,要舍得花钱去贿赂各国的大臣,以打乱他们的计划。并且连总费用都计算好了,这样做不过用三十万金,就能灭掉所有的诸侯。
秦王虽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一听就知道,这是一位高人。马上采纳了魏缭的建议。还每次接见魏缭都以朋友的礼节相待,穿的衣服、吃的饭菜都与魏缭相同,秦王是一国之君,魏缭只是一介布衣,这样的礼遇搁谁都受不起。
魏缭是高人,不糊涂,私下说:“秦王高鼻子、细长眼、胸脯长得像猛禽,说话声音像豺狼。这种人刻薄少恩,心如狼虎,穷困时甘居人下,得志时反口咬人。我一介布衣,但接见我时甘居我下过于客气,假如他日后一统天下,那普天下之人都会成为他的奴隶。这种人是不可久交的。”
魏缭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想跑,哪里有那么容易的事。尉缭在观察秦王,秦王也在观察你。想跑,秦王马上拦住这个朋友,提拔他尉缭做了国尉。
秦王知道这人是个人才,不被自己所用,他也不会给别人。人才最大的资源,到了敌国,就是一种灾难,就是统一六国道路上的障碍。
魏缭没跑成,被秦王挽留下来了,并任命为国防部长。
秦王采用了他的计策,但让李斯去实施这个离间计策,这就显示出秦王的高明,具体如何高明,自己反思。
3、
第二次读这一段,我是悲恨交加。
战国时期的六国,哪个国家不是历经了几百年,沉淀的文化,厚重的选人标准,都自成体系,国家的重臣哪位不是腰缠万贯,能参入国家决策的,还差你秦国这点钱吗?秦国30万金,分到六国去,一个人才分几个小钱呢。这些重臣,难道分不清楚轻重缓急吗? 若连这点小伎俩都看不清楚,在国家的高位上还能坚守住吗?
历史不骗人的,恰恰是这帮人,在出卖自己国家利益的同时,也丢了自己的利益。这就是人性吗?是感情胜过理智还是基本没有理智?拿敌国的钱财,能分不清楚自己要扮演的角色吗?
魏缭的计谋并不高明,却在人类历史上屡试不爽,这难道不是可悲的事情吗?
选人重才不重德,这是必然的结局。经历过几千年的,我们从近代历史,依旧能看到这样的例子在持续上演,这难道不是最可悲的?
4、
魏缭摸清了人性,我们顺着史记看,还有更令人惊叹的。李斯和韩非都是荀子的学生,是不错的同学关系。可正是李斯这位同学,害死了自己的同门师兄弟韩非。
这样的例子太多,庞涓想害死自己的同学孙膑,把人家的脚砍断了,让自己的同学成了残废。孙膑投奔到齐国,把庞涓射死在大树下。
人性变了吗?几千年过去了,人性一直稳定。不稳定的依旧是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