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基于EPLAN EECOne的原理图生成
究其原因,一是整车厂规模大、实力强,其次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听闻十年前一条汽车产线投产可能需要两到三年,而现在,一条汽车产线从建设到量产只有区区几个月,令人吃惊。
对于汽车产线供应商来说(简称线商),缩短设计和生产周期,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考虑的问题。通过配置的方式来快速出图,简直是线商们的最爱:因此EPLAN EEC One在汽车行业最受欢迎 - 图纸多,重复度高。很多公司正跃跃欲试,也要来做这个东西。
原理图自动生成,其实并不是AI人工智能,凭空地创造出图纸来,它其实是图纸的复用 - 即所谓的“模块化设计”。即便是非标产品,也能够分解出来可以复用的功能块,将这些功能块定义为EPLAN的“宏”,通过程序根据条件来选择宏和参数,就能实现配置式出图。
要达到自动出图,基础工作量比较大:① 基础标准化(包括产品的标准化、图纸的标准化、数据的标准化);② 结构化分析(产品的功能系统、功能块、功能单元),建功能库;③ 开发可配置的用户界面(结合产品的功能组合逻辑)。因此一般这类项目需要1~3年的时间来实施,才能达成较为满意的效果。下图想说明的是:某用户从一开始的三种非标的夹具开始分析,当具有模块化思维之后,就会对非标夹具的功能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设计夹具改为设计功能块,从而衍生出新的夹具型号来,逐渐地从非标设计变成了配置式设计。
国外的汽车行业走得更快一些,除了电气图之外,PLC程序、3D机械图、报价表等都可以通过配置来自动生成。但不管是什么学科,其基本原理和实施路线和电气学科是类似的,也是通过“标准化→结构化→自动化”的这个过程,只不过是基于不同的软件工具来实现的。
对于企业来说,使用新的设计方式,不仅仅是设计效率的变化,这是表面的、浅显的、外在是可以直接量化的收益。其实更应该做的事情是产品设计的方式要相应变化,原来的基于订单设计(ETO)要改变为配置式设计(CTO),那么设计团队和设计管理流程都要相应进行调整,对工程师的职责和分工进行明确,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一条龙服务”,这样公司才能越来越专业、越来越高效,小企业才能变大,大企业才能变强。
当然除了汽车行业,还有制药企业、输电配电、机床制造、风力发电机……等其他公司也实现了配置式设计图纸,只是相对来说,企业数量没有汽车行业那么多。
做出来到底是什么效果,涉及企业机密等原因,无法来公开。不过今天看见了一个视频,从思路上来讲与EPLAN的咨询理念是一致的,其过程也讲得比较清楚,把它转载过来让大家了解一下整个过程。
视频是从“百度贴吧”中下载后上传到这里的,谢谢作者的分享。如果能够把程序做精致一些、人性化一些、美观一些、稳定一些就更好了!
来源丨曹大平汉化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