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堂回顾 | 《金匮要略》讲座
吕翠霞,博士学位,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匮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金匮要略》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仲景杂病证治规律研究;体质与病症关系及证治规律研究;经方调治老年病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金匮要略》学科带头人,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省级特色课程《金匮要略》课程负责人;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传承与创新联盟常务理事,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医膏方养生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杂志》审稿专家,“齐鲁伤寒流派传承工作室”传承人,“姜建国名医工作室”项目成员,“陶汉华山东省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负责人,主编著作6部,副主编著作5部,发表论文50余篇。研究方向:仲景杂病证治规律研究,体质与病症关系及证治规律研究。
《金匮要略》是以论述杂病为主的经典,它与《伤寒论》是姊妹篇,无论是与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进行比较,还是和《伤寒论》进行比较,《金匮要略》都有它独特的学术特色和学术魅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此次讲座,感受《金匮要略》的魅力。
杂病的定义
杂病包括广义的杂病和狭义的杂病。
1、广义的杂病:指除外感病以外的所有疾病。如与《伤寒论》相比较,《伤寒论》中的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都是以不同的热性呈现给我们的,它们都是以发热作为其特征和特点,而《金匮要略》所讲的杂病是除以感受外邪和发热为主的所有的病,我们称它为杂病,其包括内外妇儿等多个方面。
2、狭义的杂病:指某学科中无系统可循的疾病。如以临床上的缺钙来讲,内科、外科、针灸科等都可以治疗缺钙,它的学科定义的范畴不太明显,因此可以将其称之为杂病;又如《金匮要略》中的“妇人三篇”,其包括妇人妊娠病、妇人产后病和妇人杂病,从这篇篇名的定义可知:在妇人病中,除了妊娠病和产后病以外的所有病都是杂病。
二
对《金匮要略》的评价
1、学术发展方面:
《金匮要略》为杂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它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是治疗杂病的典范。从典范方面来讲,它不仅是中医内科学的奠基之作,是内外妇儿等学科的典范,同时它也被后世评价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精”,是方剂学的经典之作。
2、养生方面:
《金匮要略》不仅包含内外妇儿等方面的内容,还包含着饮食、果菜、禁忌以及服药以后治疗中毒的方剂等,它是养生的经典。如果说《内经》是养生的专书,它为养生提供了理论指导,那么《金匮要略》则为养生提供了临床实践的指导。老师的学生曾做过多次试验并验证了《金匮要略》中“闭口椒具有一定的毒性”、“浸过泥浆的水有解毒的功效”的说法。可见科研离我们并不远,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哈佛大学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它的实验内容为“幼儿如何培养才能成才”,其最后得出的结论为“最好的早教是和家长一块儿做家务”。这样的实验类型很多,也很常见。所以说科研就在我们生活中,它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总之,中医的瑰宝很多,《金匮要略》就是其中之一。
三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比较
1、从涵盖内容来看:
《金匮要略》中包含60余种疾病,它涵盖了内外妇儿各科。
2、从研究时间来看:
自《伤寒论》成书以来,我们始终进行着对它的研究,而且一直没有断代过,而自《金匮要略》成书以来,在宋代之前的将近1000年的时间里却始终看不到它的身影,可见对《金匮要略》的研究滞后了很长时间,而由此也产生了一些在后世医书上对方剂来源的误解,所以说当代中医学子有责任去研究它,去发扬它。
3、从病种来看:
《伤寒论》是以外感病为契机,论述疾病所有辨证论治规律的一本书。它首先是论述外感病,但在治疗过程中,因体质差异性的原因,会出现很多内伤杂病,因此后世医家有“六经千百病”的说法,很多疾病可以从六经去辨治。而《金匮要略》首先是论述内伤杂病,其次它所论述的外感病不仅局限于在《伤寒论》中的论风、论寒,还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等多方面以及表里相兼等。
4、从方剂来看:
《金匮要略》中的方剂有262方与205方的说法,单从205方这一说法来看,它也足够比《伤寒论》中的方剂多。
《伤寒论》中的方剂比较系列化,如麻黄汤系列、桂枝汤系列等,而《金匮要略》中多为大方、散方,这是因为外感病周期短、发病急,病情相对简单,张仲景在论治外感病时一般以6天或7天作为一个周期,而在论治内伤杂病时一般以15日作为一个周期。这就是为什么《金匮要略》中的方剂多为大方,比较难背的原因。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三五正好十五天为一个节气,一年中有二十四个节气。吕老师强调治疗感冒时一般开六服药,而治疗内伤杂病时经常开十四服药,这也是因为内伤杂病周期基本上是半个月。但也有例外,如黄疸病常以十八日为期。内伤杂病常遵循节气变化,在开方治病时也应注意变通,如春天属阳气开始生发的季节,它是厥阴病的节气。很多老人患厥阴病后常在冬天最冷的时候出现变故,如老慢支、肺心病。而另一个敏感的时段就是在春天清明之前,如果家里有病危的人,家人们会根据节气来,过一个节气犹如过了一关,直到清明过后,人体阳气逐渐升起,病人就差不多可以挺过今年。吕老师总结道,变化相对比较平稳是杂病的一大特征,因此后人在治疗杂病时有一个说法——“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象。”
5、从辨证体系来看: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论述外感病时运用的辨证体系为“六经辨证”,而在《金匮要略》中论述内伤杂病时运用的辨证体系为“脏腑经络辨证”,其核心为《内经》的藏象学说。
吕老师认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是互为一体的,只有把《金匮要略》中所论述的内容与《伤寒论》中所论述的结合起来,才是张仲景真实的、完整的思路和认识。
四
病例分析
吕老师又为我们介绍了她遇到的两例病案:
1、有一位老年病人双脚不可着地,脚着地便疼痛难忍,用布裹紧可缓解。吕老师表示一开始她也没想到这是种什么病,后来想到曾经在讲风湿三方里面的桂枝甘草汤,可治疗痛不可触近,而病人的情况就是换了种说法的痛不可触近,同时病人带有阳虚和寒湿重的情况,所以吕老师用桂枝甘草汤去掉附子治疗,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病人可以下地且可外出散步。后吕老师又让病人用花椒水加盐和醋泡脚,来去湿邪。
2、有位煤下作业的矿工出现了周身不定部位、不定时间的红斑,且伴有剧烈疼痛,需靠长期服用止疼药来缓解,从而导致了神经麻痹,口水不受控制。病人家庭情况不乐观,吕老师便用普通的药材来治疗,治疗期间病人曾出现半个月不再疼痛的情况,后来老师考虑到病人平常工作耗费力气,所以老师根据独活寄生汤的思路,给病人补了肝肾,结果病人又回到最初疼痛的情况。吕老师从这一经验里面吸取了教训,并告诫我们不要急于修改药方,治疗内伤杂病要缓则治其本。
五
《金匮要略》中整体观的体现
当代名医姜良铎先生有这样一种观点:“辨病辨证只是一种方法而已。”秦伯未先生说:“辨证论治不是中医的最高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方法论。”中医的基本理论是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其中整体观贯穿始终。
1、天人相应整体观
《金匮要略》中的整体观念体现在把人看做大海里的一叶小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和自然相辅相成,浑然一体,这是整体观的一种形容的描述。而“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这一观点则告诉了我们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人的节律互动与大自然是一体的,一个节气作为一个互动的单位。至于如何把整体观贯彻到临床上,吕老师又给我们介绍了一例病案:姜良铎老师曾治疗过一种名为“脆骨病”的疾病,患者又称玻璃人,一旦受到轻微的碰撞,就会造成严重的骨折或出血。姜老认为肾主骨,应用补肾清虚热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最终也成功控制住了病情。
2、脏腑相连整体观
吕老师指出《金匮要略》中张仲景治未病的观点:“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补脾。”就是建立在整体观的互联互动上。除此之外,吕老师又向我们讲解了整体观的其他应用,例如王洪图老师从心论治皮肤过敏症,而不是按照固有思维从肺论治,因为在《黄帝内经》中有“心部于表”之说,这种说法一方面指心气布达于体表,另一方面亦指心主宰皮毛肌腠等体表组织的功能活动,并支配人体视听言动等外在活动。心为阳脏,其气象火,有向外运动之趋势;心主血脉,滋养脏腑百骸及皮表;心藏神任物,乃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与表在生理上相互关联,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因此治疗皮肤病时,可予“泻心火调心肺行心血”之法,治疗心系疾患时,亦可配合辛温解表之品以行散寒通阳之功效。但要记得这种论治方法不适用于由湿气引起的皮肤病,不可一概而论。
吕老师总结道,在临床中要时时刻刻牢记整体观念,将之深刻贯彻到我们的临床实践中。
六
脏腑经络学说
《金匮要略》中论述内伤杂病时运用的辨证体系为“脏腑经络辨证”,其核心为《内经》的藏象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是《金匮要略》最基本的说理工具。各脏腑有自己的特点,而脏腑中又蕴含整体观,脏和腑、经和络又是表里关系。
辨病与辨证
辨证论治是中医最为突出的特色,而《伤寒论》在辨证论治这一层面上后人更是无法企及。但仅有辨证论治是不够的,治疗疾病我们还需要辨病症。《伤寒论》体现的辨证论治居多,多一证就多一药。至于辨病在书中也有体现,如手足闷在少阳病、太阴病和少阴病中代表的含义就截然不同,有的代表阳气虚弱,有的则代表阳气开始来复。而《金匮要略》中则特别强调辨病的论治方法,《金匮》中常常描述病的变化,很少描述证的变化,因为这些证是长期不变,相对恒定的。我们学习张仲景的“证”,常常要从方子里面来认识,也就是以方策证。
吕老师强调辨病与辨证首先要明确病与证的区别。病,即疾病的简称,指人体因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导致的异常变化过程,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所谓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它比症状能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出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本质。辨病与辨证不可偏执,就如赵锡武先生说的:“有病始有证,证必附于病,若舍病谈证,则皮之不存毛将安覆焉。”因此仅承认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在诊断疾病时是远远不够的。《金匮要略》中张仲景在治疗关节疼痛的病症里提到有两个病,一是湿痹病,二是历节病。对于湿痹病,张仲景认为是阳气不足,外感风寒湿邪,阻滞心脉,导致疼痛;而历节病则是肝肾气血不足,物质基础不足,骨头受寒出现关节疼痛,也是外感风寒湿邪。而这两种疼痛都是风寒湿阻滞经络,产生“不通则痛”所导致,所以说在急症期都要温阳散寒,行气止痛。但湿痹在缓解期的时候更注重补阳气,可用防己黄芪汤和附子三方来温补,而历节病在缓解期要补物质基础,适合用独活寄生汤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也就是湿痹病,会侵袭到内脏,造成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肾病,这类疾病一般止痛即可。而类风湿关节病,也就是历节病,不会累积到内脏,但会导致虚劳,关节肿大、变形,丧失劳动力,且两病的预后也完全不同,所以仅仅辨到“证”这一层次是不够的,还要辨“病”,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才可准确判断疾病。
七
《金匮要略》的魅力——学科特色
与中医内科学相比,可能很多人觉得《金匮要略》的实用性与临床性并没有那么的强。吕翠霞老师举了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讲到她曾经去做一个讲座的时候,她的本来意愿是讲《金匮要略》,但是最终《金匮要略》部分还是分给了中医内科学的老师来讲了。虽然说《金匮要略》是中医内科学的前身,但是吕翠霞老师还是点出了两者的区别和《金匮要略》独特的魅力。
1、首先,在《金匮要略》中,从第二篇到第十七篇,都是论述内科杂病的,病种有三十八种之多。而在中医内科学中,有相当一大部分疾病都是出自《金匮要略》的,有些甚至是以《金匮要略》中原病来命名的。比如说,张仲景提出的“中风”之病名,相当于我们现代的脑血管一类的疾病。诸如此类的还有淤血病的病名,痰饮病的病名,虚劳病的病名,都是始于《金匮要略》。而我们现代中医内科学中的痰饮病以及其分类体系,是完全来自张仲景的。虚劳病,就比较复杂,中医内科学中,是主要按照五脏来分的,心肝脾肺肾之下再具体分气血阴阳。但是吕翠霞老师认为,中医内科学此种分法并不适用于临床。这是为什么呢?比如说,什么叫虚劳?虚劳是虚到了脏腑元气亏损,以正气不足为主要病机的慢性虚损性病症,到了虚劳这个阶段,气血阴阳全都比较虚了,而不仅仅是一个脏器虚。如果辨证到了五脏都虚,难道要把治疗五脏虚损的方子叠加使用吗?这显然是不现实和不合适的。所以说,这种辨治体系的可行性比较差;而张仲景所使用的辨治体系用的是阴阳两虚,就是整体虚损,这是一种高度的概括,已经包含了五脏六腑虚损的方面了,还可以在阴阳两虚之下夹杂寒热错杂。但是,它同时也有中医内科学中提到的五脏偏虚,因此《金匮要略》的体系是十分完备的,临床应用性也很高。
2、另外,吕翠霞老师提到张仲景先生十分注重脉象的方面。吕翠霞老师同时举了一个亲身经历,讲到她曾经为朋友诊治,起初,该病人的脉象十分的浮、大,而其本人的症状表现十分的虚劳、虚弱,症状与脉象的表现十分不相符。老师为其调理了半年有余,大约到了年底的时候,该病人的脉象忽然弱了下来,老师认为这是病症好转的征象。因为该病人的本相就是弱,与他的脉是相应的,症与脉相应就是顺症,不相应就是逆症。
3、再有,《金匮要略》中还有很多中医内科学中找不到的治疗方法。比如治疗虚损证用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汤,在《伤寒论》中,桂枝汤用于解肌祛邪气,但是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提到,桂枝汤有治疗内症的补疗虚损的功效。因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是一个治疗阴阳两虚的良方。而对于遗精梦交的疑难杂症,建中汤则是一个效果奇佳的方子。
最后,吕翠霞老师告诉我们,我们学习经典,学习《金匮要略》,就是要在经典中找到我们现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不足与疑惑之处,更好的汲取张仲景等各位医家留下的智慧,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提高临床能力,形成中医思维,助力我们走向大医前进的道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文来源:中医学院学生教学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