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坐堂 皮肤科病诊治绝招35 念珠菌病
念珠菌病
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侵入粘膜及皮肤引起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婴幼儿、妇女以及经常浸水作业的工人。
念珠菌在正常情况下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人体口腔、胃肠道、阴道粘膜及皮肤上,在免疫力低下的个体如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患糖尿病、肿瘤的病人,很容易发生念珠菌感染。另外,接触传染也是重要致病因素,因此,念珠菌感染的途径可以是内源性的,也可以是外源性的。
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侵入粘膜及皮肤引起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婴幼儿、妇女以及经常浸水作业的工人。
念珠菌在正常情况下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人体口腔、胃肠道、阴道粘膜及皮肤上,在免疫力低下的个体如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患糖尿病、肿瘤的病人,很容易发生念珠菌感染。另外,接触传染也是重要致病因素,因此,念珠菌感染的途径可以是内源性的,也可以是外源性的。
有哪些症状?
1.除腹股沟外,亦发于颈前、肛周、阴道、甲沟,甚至粘膜和内脏。
2.根据侵犯的部位不同,分皮肤、粘膜、内脏三种类型:
(1)皮肤型:指间糜烂、皱壁处擦烂红斑,甲床与甲沟炎,念珠菌疹,甚至全身呈湿疹样损害。
(2)粘膜型:表现为鹅口疮、口角炎及女性阴道炎,粘膜呈乳白色小片,边缘清楚,外围绕以红晕。
(3)内脏型:以肺、胃肠道症状多见,表现为胃肠炎、气管炎或肺炎等。
3.发生于湿热及潮湿季节。全身性损害,多见于婴儿;局部损害,多见于家庭主妇及经常与水及碱类接触的人。
4.自觉有轻微的瘙痒,内脏型则有相应的全身症状。
1.除腹股沟外,亦发于颈前、肛周、阴道、甲沟,甚至粘膜和内脏。
2.根据侵犯的部位不同,分皮肤、粘膜、内脏三种类型:
(1)皮肤型:指间糜烂、皱壁处擦烂红斑,甲床与甲沟炎,念珠菌疹,甚至全身呈湿疹样损害。
(2)粘膜型:表现为鹅口疮、口角炎及女性阴道炎,粘膜呈乳白色小片,边缘清楚,外围绕以红晕。
(3)内脏型:以肺、胃肠道症状多见,表现为胃肠炎、气管炎或肺炎等。
3.发生于湿热及潮湿季节。全身性损害,多见于婴儿;局部损害,多见于家庭主妇及经常与水及碱类接触的人。
4.自觉有轻微的瘙痒,内脏型则有相应的全身症状。
如何治疗?
大黄6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生地12克,竹叶6克,木通5克,连翘10克,甘草梢10克。
*外阴瘙痒,加地肤子15克,白鲜皮15克。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大黄6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生地12克,竹叶6克,木通5克,连翘10克,甘草梢10克。
*外阴瘙痒,加地肤子15克,白鲜皮15克。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外用药:冰硼散扑患处,每日5次。
有哪些单验方?
1.槟榔适量,烧枯,研末外扑患处,每日3次。
2. 黄丹3克,蜂蜜30毫升,调匀放在蒸锅中蒸透,以药成黑色为度,外搽。
3.青黛粉、苦参粉各半少许,醋调外搽。
1.槟榔适量,烧枯,研末外扑患处,每日3次。
2. 黄丹3克,蜂蜜30毫升,调匀放在蒸锅中蒸透,以药成黑色为度,外搽。
3.青黛粉、苦参粉各半少许,醋调外搽。
特别提示
1.瘦弱患者要加强营养和补充维生素B族等。
2.糖尿病患者要作相应治疗以除病因。
3.尽量避免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4. 连续3次霉菌检查阴性后,方可认为治愈。
5.婴幼儿皮肤皱褶部位应保持干燥,乳母应保持乳部清洁。
6.经常浸水作业者,在工作后应搽药预防
1.瘦弱患者要加强营养和补充维生素B族等。
2.糖尿病患者要作相应治疗以除病因。
3.尽量避免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4. 连续3次霉菌检查阴性后,方可认为治愈。
5.婴幼儿皮肤皱褶部位应保持干燥,乳母应保持乳部清洁。
6.经常浸水作业者,在工作后应搽药预防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