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悟出来的——《道德经》感悟(15)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德经》第十四章
译文:
道啊,看它不见,这叫做 “夷”;
听它不到,这叫做 “希”;
摸它不到,这叫做 “微”。
这三者都是大象无形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
道啊,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
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
无头无绪、绵延不绝却又不可名状,
周而复始的运动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
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 “惚恍”。
迎着它,看不见他的前头,
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
道啊,是真实存在的。
把握着早已存在的 “道”,来驾驽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
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
这就叫做认识 “道” 的规律。
这一段的译文完全摘自韩鹏杰老师的《道德经说什么》,看了五个版本的释译,觉得韩老师的翻译文字最优美浪漫,就通篇引用了。
本章节对于道体的描述,实在是云山雾罩:看而不见,听而不闻,又触摸不到,无来无去,无影无形,无始无终,混元一气,但是又无所不能,把握住了道的规律,就能“御今”,“知古”。
对于道的这种描述,与《心经》里对于佛相的描绘很相似: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天下的大道应该都是相通的吧。
老子在第一章就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如果能用语言表述出来,就不是永恒的道了;可以用名称界定的名,就不是恒久的名。可见,语言并不是万能的,世间就是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物,一说就错了,只能慢慢体悟,自己求证。因而才会有“悟道”一词。
我想,这么抽象的描述用画来表象,可能比语言更合适。
今天的配图是近期画作的局部,希望对本章的理解能给与一点形象思维的启发。
我儿子一直在追问我:妈妈,你画的究竟是个啥?
我说:你觉得是啥就是啥?
他说:像钥匙孔。
我说:嗯,也可以这样理解。
他说:那再画一把钥匙吧?
我说:我考虑一下。
远在英国的医生朋友解读的是:像一只眼睛,也像一道门,感觉能走进去。
大连的一位心理学教授盖老师说:感觉光芒四射,能量被有效引导整合了。
专业画家李老师的评语是:边缘处理更讲究,笔触的情绪性更强,色彩融合度也提高了,视觉中心更突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情绪表达和画面产生融合,并对外有传达。
看了以上各位对于一幅抽象画的解读,是不是感觉千人千面?
美国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罗伯特.亨利在他已经畅销了100多年的著作——《艺术精神》里说:“艺术作品的价值取决于观看者能从作品中得到什么。”
因此,我们真的不必非要去深究老子究竟说了个啥意思?
千百年来,试图解读老子的书成千上万,每个人的理解都有所不同。
我们只需要在他老人家的提示引导下,去思考,去证悟,就是在悟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