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魅力——王羲之(高清大图)

唐太宗曾评论王羲之书法曰:“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影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为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

下面请欣赏东晋“书圣”——王羲之的书法。

一、兰亭序 绢本

王羲之的 《兰亭集序》 中,每个字都充满变化的节奏与韵律。“若作一纸字,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这是王羲之行书结体的特点,孙过庭亦评价其“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星齐列,为体互乘”。

《兰亭序》 中二十一个“之”字的书写都有所不同,就算是相同的笔画都有曲直之分,相同的偏旁也是有窄宽之分;在处理字的大小上,王羲之则是据字遣行,曲尽其态,同一作品中的字甚至相差数倍,但又合适得体;在字形上王羲之有意打破原有平衡,字与字之间参差错落,奇趣横溢;同时笔画与笔画、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游丝引带,相互顾盼,笔断意连,每一次落笔都如连珠的雨点,潇洒随意但又连贯一气。

王羲之同时又非常在意墨色干枯浓淡湿的变化,因为古人认为“字画流传久远之后,应如初脱手光景,精气神采不可磨灭。不善用墨着,浓则易枯,淡则近薄,不数年间,以淹淹无生气矣”。他们认为只有浓墨才能更好地体现字的力度和精神。因此王羲之的墨色大多以浓墨为主,但是依然会配合有少数的淡墨与枯笔,用以构造由实到虚的空间变化,在《兰亭集序》 中随性书写遮盖错字造成的重叠感也是王羲之墨色空间的重要体现,如 《兰亭集序》 局部第十三个“向之所欣”的“之”字是由王羲之微醺写成“今”后更正得来,“之”与“今”二字笔画重叠处,墨色的遮盖透明重叠,书写的先后顺序也一目了然,正是这种墨水重合叠加的层次感使王羲之的随性与洒脱之美跃然纸上。可以说《兰亭集序》 由笔画的空间布局、墨色的空间层次共同营造了一种独特的动静结合的气韵空间,显现出纵横洒落但气韵贯通之妙,也体现了王羲之书法在劲健的动感中所蕴含的轻松自如的空间美。

二、宋拓定武兰亭 柯九思藏本


五代梁时移置汴都,后经战乱而遗失,北宋庆历间发现,置于定州州治。大观中,徽宗命取其石,置于宣和殿。北宋亡,石亦散失不传。定州在宋时属定武军,故称此石刻及其拓本为'定武兰亭'或'定武石刻'。其拓本简称'定本'。一说《<兰亭序>帖》原本为唐人所作,非王羲之书。

三、 奉橘贴行书 (一版)金笺

《奉橘帖》字形大小偃仰,饶富变化,“三” 字如横空掠燕,笔画互有照应,“百” 字起笔上扬,末画斜下挫锋,笔锋几经转折,并露出贼毫,“末” 字出现两次,笔法也不尽相同。其他如“白”、“奉” 等字。也是变化不一。可谓从心所欲不逾矩。

《奉橘帖》在唐代就很有名,诗人韦应物有诗句说:“书后欲题三百颗, 洞庭更待满林霜。”用的就是这件书蹟的典故。开皇十八年(598) 三月二十七日参军学士诸葛颖,諮议参军开府学士柳顾言,释智果跋其尾。

四、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全卷)纸本

五、《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 

《乐毅论》共四十四行,小楷。是王羲之的楷书书法作品。原作者为夏侯玄,真迹早已不存,一说真迹战乱时为咸阳老妪投于灶火,一说唐太宗所收。现存世刻本有多种,以《秘阁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

六、唐(摹)——门翰卷1-纸本

七、唐(摹)——门翰卷2-纸本

八、唐(摹)——门翰卷3-纸本

王羲之书法意境的多重之美表现在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传神的书法作品,他还通过每一幅书法作品向我们传递着中华民族不屈的、奋发向上的、敢于追求个性的、勇敢拼搏的民族精神。

可以说书法作品不仅仅体现了一种艺术精神,它还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心理信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展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生命的活力。

我们研究书法作品不仅仅要研究它的书法艺术,我们还应该努力解读书法作品里蕴藏的民族精神,《兰亭集序》 这件书法作品的流传可以引导现代的书法学习者去研究他们所临摹书法作品中的神韵和精气神。由此促进我国整个书法艺术和意境的研究。由书法意境表现出书法家的主体精神,融入现代人生动的、全新的艺术理念,形成新一代的时代强音,在今天看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