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罗隐《鹦鹉》:不说话不行,话多了也不好,小心祸从口出
在唐朝的众多诗人中,有一位诗人叫罗隐,他以丑陋、文才和狂妄同时著称,留下许多故事,供后人茶余饭后口味。
先说他的丑陋。一个人的长相,尤其是男人,一般来说再丑也不会被人当成特点来说,但罗隐的丑却是被记入历史的,有故事为证。相传,宰相的女儿因为读了罗隐的诗,喜欢上了他,成了他的粉丝,特别想见见真人,宰相就把罗隐请到家里,让女儿躲在屏风后面看看,结果女儿一看,这人怎么长得这么丑呀,从此连罗隐的诗也不喜欢了。
哈哈,这长相得多丑呀!
再说他的文才。罗隐小时候的诗和文章在乡里就很有名气,和同族的罗虬、罗邺并称“三罗”。他的才学,甚至被当时的宰相李畋和李蔚所赏识。可能唐朝的大诗人太多了,许多人对罗隐这位大诗人不太熟悉,其实我们平时耳闻能详的一些诗句都出自罗隐,比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出自他的《自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还有“为谁辛苦为谁甜”出自他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是不是对罗隐的才华有点感觉了?
最后说他的狂妄。关于罗隐的狂妄,故事就更多了。
罗隐史称“十上不第”,什么情况?原来虽然罗隐很有才华,但是为人狂妄,考试答卷中常常含有讽刺之意,加之长相实在不敢恭维,屡屡被考官拿下,屡败屡战,总共参加科考十来次,均落第不中。气的罗隐把名字也改了,原来他的名字叫罗横,老考不中,干脆改名罗隐。
他的诗中讽刺当朝的太多,尽说些风凉话。举个例子,天降瑞雪,本是好事,写首诗来抒怀一下。“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这说什么呢?都说瑞雪兆丰年,可是丰年又如何?京城长安照样穷人多,以我看,瑞雪还是少些为好!这话谁爱听呀,谁听了都会不舒服。
还有一个故事,说负责镇压起义军的招讨使宋威作战畏缩不前,罗隐同学直接给宋威写信送上门去,说皇上让你做元帅,是因为你知恩卖力,但你却迟疑不进,难道你不知道皇上给你的使命吗?那是让你赶快将叛军剿灭干净。宋威看了很生气,想找罗隐的麻烦,罗隐早跑了。
就是这样一个口无遮拦、率性而狂妄的性格,怎么能让人喜欢?
不过什么人有什么福,正因为他的狂妄,54岁的罗隐终于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
罗隐路过魏博(现在河北大名一带)时,给节度使罗绍威写了封信,因为都姓罗,罗隐不知道怎么排的,反正给排了辈分,称呼罗绍威为侄子,自称为罗绍威的叔叔。罗绍威的下属很生气,这是什么人啊,居然称呼节度使为侄子。罗绍威不仅没生气,反而对下属说,罗隐是个人才,那么多王公大臣,他都看不上眼,却能来投奔我,是我的荣幸啊,做他的侄子我也高兴啊!幸亏也就是罗绍威啊,这要是一般人,罗隐又要倒霉。
但罗隐不想在北方,想回老家杭州。罗绍威这位便宜侄子还真不错,给杭州刺史钱鏐(liú)写了推荐信,还给他拿了巨额路费。
到了杭州,既有罗绍威的推荐信,又有叔侄这份亲戚关系,加之罗隐也学乖了,把脾气收敛了些,也学会说好话了,钱鏐很高兴,收留了罗隐,并委以重任。
从此,罗隐的后半生比较顺利,虽然狂妄的小尾巴偶尔还会翘一翘,但有钱鏐的大度照应,罗隐终于有了比较好的结局。
刚到杭州时,罗隐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加之前半辈子在“口直话多”上吃了太多的亏,他自己也明白不能再这样了,得改改,于是写了一首诗《鹦鹉》。借这首诗,表达自己不能再出语招祸,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寄人篱下的抑郁心情。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鹦鹉啊,你别怨恨被关在笼子里,也别抱怨把你的美丽羽毛修剪,江南天气温暖,而陇西却天寒地冻。劝你别把话说得太好,话说得好了,你就更难脱离被关在笼子里的命运了。
注:图片来自网络,书法作品作者郝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