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佛大学上课,为什么是一种既“苦逼”又“享受”的体验?
因为感到上课无趣、无用,一些大学生变成了请假达人、翘课惯犯;
为了追寻“内心的真正热情与理想”(比如做代购赚钱),一些同学丝毫不心疼已经支付的学费;
一学期下来,觉没少睡,游戏没少打,上课次数却屈指可数。
一是回答“哈佛学习体验”这个问题,详细、完整地还原我在哈佛上一节课的全过程;
二是顺便回应一些朋友关于“留学很水”的言论:别的学校我不敢妄下结论,但作为在哈佛完成了MBA学业的人,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在这里读书,就是你想“水”过,也根本不现实;
第三个目的也许最重要——为所有想逼自己更认真、更努力,希望学得更好的朋友打一针鸡血,助各位在新的一年里加足马力。即使我们做不到一步登天,起码可以比之前进步一点点。
以下“实景还原”,以我自己就读的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为案例展开。
众所周知,哈佛大学由多个部分组成:本科生院,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肯尼迪政府学院等,每个学部的特色和政策都略有差异;但毫不夸张地说,哈佛商学院的上课要求算是整个学校里相对严苛、而且不可妥协的。说得通俗点就是,商学院比较“事儿”,关于上课的条条框框最多,学生们要想顺利毕业,就必须老实遵守各种规定。
商业案例(“case”)是课前阅读的重中之重。哈佛的MBA学生平均每天要读完2-3个完整案例,绝大部分案例都是由哈佛教授和研究员在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学术研究后撰写的,少则十多页,多则几十页。一个Case除了正文外,还有以商业图表为主的附件(“Exhibits”),通常重现了一家公司和相关员工应对某个商业问题的情景。比如,“吉利公司收购沃尔沃汽车”,“孙正义与软银愿景基金的创立”。
教材和辅助阅读材料是case reading的补充,通常阐述的是和第二天上课案例相关的抽象化的商业理论(business theory)和“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比如,市场营销课的某个案例讨论了一家美妆公司在成立伊始是如何获取第一批用户的,那么这个案例的辅助阅读材料就可能阐述了“获客成本”(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和“顾客终生价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这两个相关理论。
“多媒体阅读”最多元,也往往最有趣,基于文字、视像、音频甚至游戏等多种形式。在哈佛的两年,我曾经一边观看教授布置的YouTube视频,一边做文本阅读,也曾经边玩“啤酒生产模拟游戏”,边读关于生产流水线搭建的案例。
上课前一天我会尽量安排若干个“整块时间”(我对整块时间的定义是不间断一小时以上),在干扰很少的哈佛图书馆集中攻克阅读。在开始阅读前,我会首先确认当天要读完的总页数、分配到每节课的量有多少,然后再决定从哪一份阅读材料开始。我的习惯是“先苦后甜”——哪节课需要完成的阅读量最大,就从哪节课开始。
如果当天的阅读负担不重(我的粗略定义是总页数不超过80页正反面A4纸),那么我会做全程精读——不马虎地一行行、一页页读下去,边读边做多色笔记,用不同颜色的笔划重点、做关键词批注、写个人感想、记录阅读时的疑问(待到课堂或课后与教授探讨)。
当然,一天的阅读量经常会超过80页,全程精读也因此变得不现实。这时候,我就会精读 速读结合。如何判断哪些内容精读、哪些速读呢?这就得说到在哈佛上课前的另一个重要工序——写课前作业(pre-class assignments)。
我听说在一些大学,上课前从来没有要提交的作业,但哈佛的情况就是“totally the opposite”——完全相反了!在哈佛商学院,每个案例都会配有不同种类的课前作业,比如:
课前简答题
(Pre-class assignment questions):
教授通常会给出基于案例内容的若干道思考题,要求学生们在读完case后做深度思考,不少同学(包括我本人)都习惯把自己的答案整理出一份,第二天带到课堂上作参考。
课前调查问卷
(Pre-class poll / survey):
许多教授还喜欢布置课前调查,学生们完成阅读后在线上完成和提交问卷。
这项作业往往是“mandatory”(必须完成)的,而且经常作为上课讨论的辅助资料。
书面回复/短作文
(written response/short essay):
有时,“课前简答题”会升级为短作文,甚至可能变成数页的长作文/小论文。这项作业要求的时间精力较前两种作业多了不少,而且往往也是mandatory的。如果没在课前完成,期末成绩就会直接受到影响。
模型/数据分析类作业(金融/投资相关课程尤为普遍):课前做金融预测等不同模型,也是家常便饭。
“同伴访谈”(Peer interview):
这是一种比较有趣、但也特别耗时的作业。在课前和同学做面对面访谈,主题一般和第二天上课的case直接相关,然后把访谈纪要整理出来带到课堂上,或者在课前提交。我曾上过一门和创业有关的课,整学期下来竟然做了超过10个“peer interview”,平均每个访谈要花一个半小时到两小时。对于日常生活很忙的哈佛学生来说,这实在算是一个不小的课业“负担”了。
……
上面说到的精读 vs 速读,就直接取决于阅读材料同课前作业的相关度。
如何判断呢?我的习惯是先快速扫一遍当天的所有作业题(不论是课前简答题还是其他形式),大概了解作业里出现的关键词,再根据这些关键词、关键信息对照着速览一下阅读材料,就能八九不离十地判断出哪些内容必须得仔细读懂,才能做作业题;而哪些内容是次重要的“背景阅读”、暂时只需速读即可。
一般来说,案例材料本身是重中之重,为了做作业和第二天的课堂研讨,是必须要仔细读完的。
总之,在哈佛上课前的步骤颇多,而且不完成都不行。不夸张地说,课前准备所花的时间平均可以达到上课时长的两倍以上。
我一学期读完的案例材料的大概60%
记得一年级时,班里有位同学的手机突然播放起Lady Gaga的音乐,郁闷的是手机还出了bug,按键失灵,歌曲怎么都停不下来,于是,这个同学只得面红耳赤地以光速冲出教室处理“闹癔症”的手机,留下一屋子又尴尬又想笑的师生……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A公司为什么能成功抵御金融海啸,在2008和2009年连续取得行业最高的利润率?Alex,你认为呢?跟大家说说你的观点?
理论上讲,每个学生都有可能“中奖”,成为被教授cold call的对象。两种人的概率更高:
一种是在过去三节(或更多)课上都没发过言的学生,另一种是个人背景(来哈佛前的职业或生活经历)和当天上课内容相关的学生,比如今天研究的是奔驰公司的案例,那么在汽车行业工作过的同学就可能被cold call。有时候,教授还会提前发邮件给个人经历和上课内容有关的学生,邀请他们在第二天的课上做分享。
你可能会问,教授怎么能记住谁好几节课没发过言了、又是如何知道谁有和案例相关的经历呢?
这就回到了上面说过的“教务处登记员”(scribe)这个角色——在快速完成出勤统计后,登记员就会登录“课堂内容记录系统”,此时电脑屏幕上会出现这堂课的固定座位表 (seating chart),每个座位都对应一个学生姓名。
每当有学生发言时,登记员就会找到他/她的座位,做好“此人已发言”的记录,然后把他的发言内容速记下来。
了解学生的个人背景也轻而易举:哈佛商学院有一个叫做“Classcards”的在线信息系统,每个学生都会在上面建立个人档案,介绍自己的各方面信息(教育、职场、生活背景;个人技能与爱好等),教授(或者助教)可以浏览大家的自我介绍页,轻易找到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
因为“课堂参与”对期末成绩很重要,而发言又是这一项考评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家都努力
我和不少商学院同学都养成了一个习惯:在前一天完成阅读和课前作业的同时,根据课前简答题,准备好第二天上课发言时可能用到的“talking points”(发言论点),在教授提出相关问题时便可以“打有准备之仗”,快速举手抢到发言机会。
I have to respectfully disagree… (我不得不客气/尊敬地反驳…)
I see your points but I just want to quickly push back(我理解你的论点,但我想快速反驳一下…)
I’ll argue from the opposite perspective … (我会从相反的视角来讨论…)
如果你的发言被同学反驳了,教授一般会给你机会做二次反驳,由此展开一场袖珍课堂辩论。所以,发完言绝不意味着接下来就高枕无忧了,而是要继续集中注意力,做好应对教授追问或者同学反驳的准备。
在哈佛上课,出勤和课堂参与固然让人“压力山大”,但也有在其他学校鲜有机会获得的美好体验。
比如,我最喜欢的一个课堂环节是“案例主人公分享”。哈佛商学院的每个教学案例都有相应的“case protagonist”(案例主人公),比如某家公司的创始人/CEO/投资方/供应商/大客户等。
教授们常常会把案例主人公请到课堂上,让这些“当事人”“过来人”做补充分享、回答学生们的问题。在哈佛这两年,我近距离聆听和请教了超过一百位案例主人公,其中还不乏顶尖企业的一把手,比如通用大众、柯达、资生堂等全球巨头的CEO。
虽然已经21世纪20年代了, 但哈佛教授们依然用粉笔写板书,一堂课下来常会把六面黑板都写满。而学生们也会边急速做笔记,边参与快节奏的课堂讨论。我很喜欢这样经典的学习氛围,也一直认为哈佛的传统教学style是对知识和真理的最大尊重。
课堂上快马加鞭速记的笔记
在哈佛,下课铃响≠一节课的结尾。下课后还有一些回顾/复盘的步骤需要完成,比如要做课后作业,这一点大家都很熟悉,就不赘述了。
哈佛的课后作业类型很丰富,除了传统的problem set(问题集)、paper(论文)之外,还有课后调查问卷、课后感想等,全都需要在规定时间前提交,否则就会影响作业分数和期末成绩。
许多同学在课后会做的另一件事,是和教授一对一约聊,英文的说法是“office hour meeting”,也就是到教授的办公室会面。我经常会在下课后“drop by”(飘过)他们的办公室,就当天课上没弄明白的问题和教授做进一步请教、讨论。
另外还有课后复习课(after-class review session),由教授本人或助教在下课后带着大家复习上课时的重难点。这一项并非必须参加 (“optional”),相信不少学校也有类似设置,这里就不详述了。
在哈佛的两年中,每一位同学都将接受相当程度的挑战,不论是课业上的,还是生活上的。这些困难和挑战会让你起初觉得不舒服——这是一定的,甚至让你质疑自己来到这儿的决定,一些同学还会想到“放弃”。
但看着一届又一届学生忐忑地开始哈佛求学之旅,又充满不舍地毕业、告别,我要跟大家说:你们一定会没事的,而且会做得很棒。
如今从哈佛MBA毕业已有半个月,回想这两年上课的历练,我很欣喜地感受到了自己明显的进步:
阅读能效显著提高,剖析问题时更全面、客观,阐述观点时也更熟练、深刻了。不论是课前苦哈哈地做阅读、写作业,课堂上神经紧绷、发言辩论,还是课后的反思和复盘,都让我变成了更“capable, competitive, and composed”的自己(“有能力的,有竞争力的,沉着的”)。
在哈佛读了两年书以后,我已经做好准备带着自己的所学,在接下来的事业中大干一场了。
这是一本敢于追梦的“时光日记”;
这是一部在顶级投资领域工作的“职场手册”;
这是一册能帮你扫除阴霾和困扰的干货秘籍;
这是我从哈佛毕业暂别学生时代前最珍贵的纪念;
关注【学长L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