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要领系列 谈之《经典的价值与学法(上)》--刘英锋

经典的价值与学法(上)

写在前面

上一讲的主题是介绍名医成才之路的,概括起来有六个因素:读经典,做临床,拜名师,信中医,讲悟性,多总结。读来,能够从理论概念上有一个比较整体的认识,也能为一些学习中医的人纠正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但是如果需要多了解几个为什么,却显得力度、深度不够,比如读经典到底怎么读?为什么要读?……其实疑问特别多,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所以,这一个专题《经典的价值与学法》,刘老师以《伤寒论》为例,就专门针对其“经典难学”的若干问点,进行来更深层次解读。

专业的东西,很难讲得通俗易懂;通俗易懂就容易导致理解不深。但是这一讲看完,不论是专业的医生,还是中医爱好者,都能够从中汲取养分,为自己的中医经典研修之路添砖加瓦。

由于干货很多,所以会分两次连载,分别是:上篇:经典的价值,与下篇:经典的学法。

上篇:经典的价值——《伤寒论》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书?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中医经典的价值与学法。在上次讲座中,我们谈到名医成才的6个关键因素,其中一个是“读经典”。但是中医经典有什么价值以及如何学的问题却困扰了很多中医初学者和中医临床经验不丰富的人。何况经典的学习,相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又更为困难。因此,有必要专门讲讲。

经典的价值与学法,范围非常大,今天主要以我所熟悉的《伤寒杂病论》为例,首先就经典《伤寒论》的价值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讨论:

1

何为经典?

2

何为中医经典?

3

中医经典价值何在?

4

《伤寒杂病论》的独特地位。

5

学好《伤寒杂病论》的必要性。

讨论《伤寒杂病论》到底是本怎样的书?

1

何为经典?

经典是指经世不衰的传世之作。

因其具有学术典范性和权威性,是经过历史淘筛选择出来的,像古今中外最具地位性和权威性著作就称之为经典,那么,何为“经”?何为“典”呢?比如传统文化中那些具有重大原创性、奠基性被称为“经”,如《论语》《孟子》《春秋》《易经》《道德经》等等。而“典”呢?“典”字是个会意字,从甲骨文学看,上面为一个“册”字,下为一个“大”字,合而表示重大典籍,重要的文学书籍。

所以,经典应该这样定义:“指古今中外各知识领域,最具定义性和权威性的划时代著作”。

2

何为中医经典?

中医经典是指在中医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些典籍名著,有指导意义与研究价值。

中医经典,一般指“四大经典”,但是古代和现代所指略有差异。

古代的四大经典主要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

而现代指:《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

关于这些差异变更,我的观点是应该把他们统一起来,即四大经典应该是四大经典理论。

因此一个应该是《内经》、《难经》,一个应该是《伤寒杂病论》,一个应该是《神农本草经》,一个应该是《温病学》。因为《内经》《难经》实际上就是中医生理病理学,而《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的辨证论治学基础,《神农本草经》就是中医的中药学,《温病学》则是辨证论治学的补充,并且《温病学》应该涵盖温病四书,即《温热论》,《湿热病篇》,《温病条辨》和《温热经纬》。《伤寒杂病论》与《温病学》除了是辨证论治学的代表以外,同时又是中医治法与方剂的经典溯源。所以这四大经典理论,就集中代表了中医理论中证、理、法、方、药。

3

中医经典价值究竟何在?

古有“自古名家出经典”的说法,纵观历代大医家,有充分成就的也都是从经典起家的。

比如国医大师朱良春,提出“成才三段论”,即经典是基础,师承是关键,实践是根本。

我们通过国家攻关课题的研究,提炼出的成才六要素:读经典,做临床,拜名师,信中医,讲悟性,多总结,也再次证明读经典的重要性。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经典是中医理论的根基和精华之所在,而这些在中医的教材中并没有得到全面、深入的挖掘提炼。

所以从理论上讲,经典不仅是中医学术的奠基之作,更是学术发展源头,而且经过长时间检验与时代选择,具有了学术上最高的典范性、权威性。

可以说,中医经典是凝聚了中医大家的超前智慧,至今仍具有学术意义和研究价值。

4

《伤寒杂病论》的独特地位

在四大经典中,《伤寒杂病论》有非常独特的地位:《伤寒杂病论》是核心经典著作,是历代名家必读之书、看家之书。因为它是培养中医辨证思维、提高临床水平的实用之书,也是现代中医继承和发展的最佳切入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如下2个原因:

1、《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第一部证、理、法、方、药完备,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专著。在此之前,中医学术有医经、经方两派,二者之间缺乏紧密联系。从张仲景始,才真正把中医的医经和经方两大体系进行了理论思维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由此开辟了中医学术发展的正确道路。

2、创立的融理、法、方、药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与方法,奠定临床实践特色,成为中医临床根基,所以具有极高科学水平和实践价值。因其一直长期有效的指导历代医学临床实践,因而也成为中医药学史上极具辉煌成就的经典之作。中医的辨证论治就是由此建立的,所以对中医学发展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可以说,它是继中医《内经》《难经》生理病理学经典著作之后,首先揭示诊断治疗学核心法则与基本框架的理论巨著。

所以《伤寒杂病论》在经典中地位非常凸显。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曾请当代著名的百名名老中医对古籍、典籍推荐,《伤寒杂病论》位居首位。

5

学好《伤寒杂病论》的必要性

我们来看看中医名家是怎么说的。

我的伤寒课首任老师王鱼门教授,给我们上伤寒课的第一句话是:“不学伤寒者,非正统中医也”。这句话引起我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因此我花了很多精力投入到《伤寒论》的学习中,也才真正感觉到中医辨证论治的奥秘。学习中医方式很多,但唯有通过对《伤寒杂病论》的学习,其所培养的辨证论治观才是最正规、最精准、最科学的。

江西经方大家陈瑞春教授则认为学《伤寒杂病论》是中医成才最切实的捷径。在我们总结他成才经验过程中,他提出这样一个概括:“毕生读伤寒、写伤寒、用伤寒;一贯学经方、写经方、用经方,这就是我的成才之路特色”。陈老说“我一生经历三次《伤寒论》研修,每一次研修,都实现了一次大的飞跃。临床几十年,最后回归实践总结,还是要把自己的经验回归到经典理论中来”。

中医大家岳美中先生认为学伤寒是名医大家必修功课,“非经典不能治大病,非伤寒不能成大家”,也就是说名家有名家的经验,但唯有仲景之学是至大、至高、至深的辨证论治学。

江西中医泰斗姚荷生先生,认为《伤寒杂病论》是正确认识疾病的奠基之作。只有先学习《伤寒杂病论》,才能立中医“正法眼”。即虽然中医名家有名家的经验和长处,但是也往往各有偏见,唯仲景之学是站在正观立场和方法上来认识疾病、发现经验和总结理论。

因此,只有先学会仲景的思维和认识方式,那么对百家经验的学习,在态度上和看法上就不偏激。

所以先学《伤寒论》的认识疾病的方法,再学百家的各有所长和所偏的经验,才不会误入偏途,而能取其长、避其短。这也是很多大家从《伤寒杂病论》入手,才不会偏离中医正轨的原因。

总之,学好《伤寒杂病论》是中医成才、成名,乃至有所成就的必修功课。

《伤寒杂病论》到底是本怎样的书?

《伤寒论》到底是一部什么书?对于学习伤寒已久或临床丰富的医家可能不成问题,但是也说法不一。

曾有人问我:“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医一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伤寒论》,研究到现在还要研究?” 对于初学者、学识未深或临床不多的人,现在依然会有类似疑问。

今天就仅从我个人认识,做一个基本的阐述。

上面一再讲到《伤寒论》的特殊地位和巨大价值,那么它为什么会如此呢?这就不得不深究《伤寒论》到底是一部什么书?为下一讲谈如何学习《伤寒论》,铺垫道路。

陈瑞春老先生有个说法:“张仲景是个奇人,《伤寒论》则是本奇书”。那么到底奇在什么地方?用一句简要的话讲:以一本救治伤寒之作,却促成了中医学的跨越式发展。就是说从这本书开始,中医学才增加了新的优势和特点。

那么,这本书为什么有这样巨大的作用呢?

《伤寒论》到底是阐述什么样的问题?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说说伤寒到底是广义还是狭义的问题,然后一步一步来分析。

《伤寒论》是讨论伤寒病的,所以通常认为《伤寒论》就是伤寒病专著。

但是有很多学者不认同这一点,因为《伤寒论》不仅论伤寒,也讲了温病和其他杂病。

所以有人说《伤寒论》的伤寒是广义伤寒,即《内经》所说的:“伤寒有五,有伤寒、中风、温病、暑温”。

更有专家提出,它不仅治外感,同样治内伤杂病,因为原书名为《伤寒杂病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是后人所分,所以这两本书是一体相贯的,也论述杂病。因此也不是一个外感病的专著。

在此处,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需要解释这个问题不仅要从内容上看,还要从写法动机上看,也要知道内容之间的关系,才能把这些看似各有道理的东西统一起来。

首先,《伤寒论》确实是仲景为伤寒病流行而作,成书时期为小冰河时期。

从《伤寒论》序和通篇的整体内容和行文中,可以看出写作背景和写作动机。

《伤寒论》序中说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感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所以,写《伤寒论》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伤寒十居其七”,就是针对外感病的。

但是,这里的外感病是不是广义伤寒呢?从行文中看,应该重点讲述的是狭义伤寒。

如《伤寒论》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寒邪侵犯人体,由于标本中气的“太阳之上,寒气主之”,两寒相感,所以太阳病特别容易与寒邪交感为病,其他病就不会从太阳受起,如温病,就不会从太阳受起,因为温病有它的受病途径,暑病甚至有“暑多发自阳明”之说。从这些受病过程来看,病因多指外感寒邪。

再比如第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亦指外感寒邪在六经中的传变。

再如小柴胡汤的核心条文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显然伤寒和中风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病种,即伤寒五六日中风了,或者伤寒五六日,或者直接中风。

伤寒不能概括说是广义伤寒,所以这条文开头用“伤寒”两个字,一般都指狭义伤寒。

伤寒在条文中占绝大多数,至于后面条文中“伤寒表不解”,“伤寒四五日”,“伤寒八九日”、“十三日不解”等都是谈疾病如何传变,就是针对伤寒这个病种谈的,而不是针对所有病种。“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寒动其水这个过程,一般就温病没有这个历程,这就与狭义伤寒不同。再如第384条,“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很显然是把霍乱和伤寒区别开来。霍乱是一种外感病,伤寒也是一种外感病,所以其中的伤寒是指狭义伤寒。

我们通过对写作动机的解读,可以肯定《伤寒论》是阐述狭义伤寒发病规律来编写的。

其次,为什么牵涉到温病呢?

如湿热、湿温,甚至暑温呢?《伤寒论》重点论伤寒,却涉及到了温病,虽然牵涉条文不多。

比如太阳病里,除了有太阳伤寒、中风,还有温病,如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名风温”,《金匮要略》里甚至牵涉到了风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张仲景虽然主要为狭义伤寒而作,但由于伤寒病初起和这些外感病有相似之处,所以需要从鉴别角度做补充性的论述,即虽专为狭义伤寒而作,但为了鉴别,就需要附带论述一些与它疑似的外感病和杂病。

比如需要谈风温,就是因为虽然整部《伤寒论》详寒略温,但是需要将伤寒区别清楚,就需要把风温也论述一下。

至于内伤杂病,《金匮要略》里确实不少,但是这些内伤杂病与后世的内伤杂病相比,病种很少。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局限论述一些内伤杂病呢?

我个人的看法有两个:第一、论述的杂病,多是与感寒有关系的并发症、后遗症,不是所有杂病;第二、是在伤寒大流行年代,易好发的一些杂病,即多多少少都会与寒邪夹杂而病,所以杂病也是详寒略温。

在《伤寒论》中,寒性杂病更多,偏热杂病较少,所以不能作为整个杂病的代表。只是论述伤寒病所涉及到的数量有限的、有关杂病,并且也仅仅只是初步涉及内伤,因为内伤与杂病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另外讨论。

所以即使《伤寒论》里兼夹许多其他病,但也并不能改变其为狭义伤寒所著的动机。

《伤寒论》是专为伤寒病写的,那么为什么会成为中医经典呢?

是不是学会了伤寒专病的治疗就可以了呢?

这显然和《伤寒论》实际承载的学术价值不符。因为张仲景为了写好伤寒这个专病,总结了前人的很多理论和经验,将中医经典理论和众多医家经验融入在里面。

所以说《伤寒论》不仅是专病专著,同时总结了前人理论和经验,是一部创新之作,和一般专病著作不同。

一般专病著作,是局限于某个病的介绍,学术价值没有扩展到整个理论上来,而张仲景不然,他有总结还有创新。

正如《伤寒论》序中说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他是花了很大功夫的,他的方药是博采众方,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方,可以说,他是集前人有效方剂于一炉,因而有人称《伤寒论》为“方书之祖”。

他的创新还不仅仅在方剂,尤其是在对疾病认识、发病机理、诊断治疗有更大贡献。

比如说,运用六经理论,此六经与《素问·热论》的六经有非常大的差别,《素问》中用六经,仅仅是运用其中的六经的经脉学说,而仅仅略兼气化和脏腑。而张仲景运用六经,却系统拓展、融合了与六经有关的脏腑经络阴阳气化,气血津液,病因病机与诊断治疗等多种理论。

通过对外感病纷繁多变的分析,演变过程的综合,创造性的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他的六经运用是非常成系统的,既包括脏腑经络的生理结构,也包括了气血津液的物质基础,还包括阴阳气化的多种属性。他的六经概念内容丰富而广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因此他就成为了中医辨证理论体系的皇冠,即它比其他任何辨证方法涵盖范围都广。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是跨越式的发展,但是还有更进一步的贡献,即它对伤寒的救治过程中,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规律。当然这个基本方法、规律,是借助六经辨证展示出来的。

为什么可以这样呢?

一、基于伤寒病传变的多样性。其实伤寒病的传变非常广泛,不像有些专病(变化较局限),它的传变能遍及六经,有殃及六经的特点,所谓六经都有伤寒,伤寒可及六经。

二、借用六经建立人体经气气化和脏腑经络的系统关联,建立这样一个生理关联。在此基础上就系统研究并建立了病证分类方法:六经六气结合八纲。尤其是八纲概念的出现,是对中医病机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这种(八纲辨证)辨证论治方法,成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石,就是你不管用哪种辨证方法怎么分,一定要有表里寒热虚实的区别。

张仲景则是以六经结合八纲,所以八纲的分类原则,是张仲景建立起来的,他运用这种分类方法,创立了一个融证、理、法、方、药为一体的辨证论治框架,这种框架使证、理、法、方、药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整体,这在此之前是不存在的。

由此树立了中医辨证论治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因而就奠定了辨证为主、病证结合的诊断治疗学特色。所以《伤寒论》不是因为伤寒病成为中医经典的,而是因为它通过借助伤寒病创立辨证论治的方法而成为中医基石,特别是临床基础的基石。

因此,有注家(如清代柯琴)将《伤寒论》提到一个至高的位置,说“《伤寒论》的六经可为万病立法,非独伤寒也”,其实就是指伤寒六经分类的辨证论治方法。那么诊病呢,“当于六经中求根本,不在病名上寻枝节”,这是后世著名注家柯韵伯的经典名句。所以张仲景在序中最后说:“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即如果对《伤寒杂病论》十六卷能真正掌握,虽不能治愈所有病,但对大多数病可见病知源,就能够解决一半。

由此可见,他的著作不仅仅局限在治伤寒,而是具有普遍意义。因此我们通常讲《伤寒论》是辨证论治专书,要学习辨证论治必须学好《伤寒论》,这样才突显了《伤寒论》的重要学术地位和价值。

我认为《伤寒论》的学术价值还不仅限于辨证论治方法的创立以及是伤寒病的专著,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意义,但是要有一定学识和临床以后,才能领略到它的这个价值。《伤寒论》是理论研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专著。

从张仲景的《伤寒论》开始可做到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这种紧密结合前无古人!后有无来者呢?我还不知道。他建立的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第一次把以往的医经家与经方家的学术有机结合起来了,克服了医经家传统理论探讨而忽视临床(技能)的研究;也克服后者侧重临床经验,而忽视理论思考(的偏向),真正开始理用一致的科学系统。这是站在医学的科学研究角度谈它的价值,即它对中医科学研究有一个经典的示范作用。《伤寒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典之作,这个确实是非常恰当的。

姚荷生老先生有一段评价:“《伤寒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典作品,其写作动机在于有效诊治病人,所以它既非单纯记录经验,也非空谈理论,而是掌握原理、原则来理解实际,来处理实际”,“再用简要、纯正、朴实的比较,写出它的现症规律,治疗大法,并以此充实原有理论,因而能够见病知源,其病者不是横夭莫救”。我觉得这个评价非常确切。

具体来说,《伤寒论》的价值从科学研究的层面上讲,可以评价为以下三句话:

1、其以理论原则指导实践。

不仅在他序中提到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合十六卷写的《伤寒杂病论》,并且引用六经分证,八纲辨证,梳理纷乱的病症类型,实现了纲举目张,来驾驭诊断治疗的思路。

在诠释中,没有多少叙述理论的条文。甚至有专家开玩笑说“《伤寒论》是不讲理的书”,当然不是说不讲道理,而是不过多论述理论。

它的行文不在于论述理论,但处处都有理论依据来支撑,就算行文之间没有理论论述,在他的脑子里还是有理论根据,所以才有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以经解经,即用《内经》解释《伤寒论》。

《内经》与《伤寒论》的理论是相通的,《伤寒论》里贯穿《内经》理论,有的专家提出运用《伤寒论》的理论反证或反过来认识《内经》理论,这样就更能把《内经》理论展现出来,这就是张仲景的理论指导实践的一个实际做法。

2、能用临床实证来落实理论假说。

《内经》是生理、病理的理论专书,其实在《伤寒论》之前,《内经》还是理论假说。理论能不能够指导实践,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要能与实际的技能、方法相通,所以《内经》很多生理、病理,乃至治疗学说都是得到《伤寒论》的实际运用后才得以证实,才真正成为后世的有效理论。

举《伤寒论》的几个例子:

比如在发病机理方面,《内经》有“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在实际中是不是存在这种规律呢?《伤寒论》则以太阳病必恶寒这个现症规律,在临床上加以落实。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其中“而恶寒”是强调在三个主证中,恶寒是主中之主。为什么成为主中之主?正是因为“太阳之上,寒气主之”,两寒相遇,就会出现恶寒,所以这个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印证。

再比如,《素问》在治法方面提出“寒者热之”和 “辛甘发散为阳”这样一些理念。张仲景通过“当以温药和之”,“宜服四逆辈”,体现了“寒者热之”的实际价值。以桂枝汤解肌,体现了“辛甘发散为阳”的实际价值。从而使《内经》理论真正落实到治疗手段上,证明了实际价值。《内经》的很多理论,是通过《伤寒论》地有效运用得到发掘,甚至发展。

3、不仅以实践落实理论,还通过临床实践提升理论内涵。

在理论中没有充分挖掘和展示、阐述出来的东西,通过临床把它更具体化、更清晰化、更丰富、更正确、甚至有创新。

例如《素问·热论》中运用六经分证的方法,但分证只谈六经的实热病症,是不是六经只是实证、热证呢?《伤寒论》根据临床事实,充实了六经的表里寒热诸多变化,发现每一经都会有表里寒热虚实的变化,因而形成了各具主证、兼证、实证、虚证、寒证、热证的丰富格局,较《素问·热论》有极大提升,超出《内经》原有的层次和水平。

再如《素问·七篇大论》所讲的“少阳之上,火气主之”等,原来论述的是自然六经气化的现象,而《伤寒论》根据丰富的临床观察,揭示了在人身上就本有六经气化,通过六经气化异常,来反证六经生理气化,建立人本有六经、各有气化的学说,比《内经》前进了一步。

所以通过临床实践提升了《内经》理论。后世很多医家都是仿效张仲景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研究,而继续创造新的学术成就,通过临床实践,提升原有理论。

比如,金元四大家各自的学术,尤其温病学所创作的学术,还有近代杂病家所建立的学说,都使《内经》原有框架有了较多提升、发展和创新。

小结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这样说,《伤寒论》最高学术境界在于它作为中医一本难得的科学作品,为后世的学术发展树立了理论指导、促进实践,实践印证、提升理论的科学典范。

它为什么有这个作用?就在于《伤寒论》建立了中医正确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医学观,或巩固、落实了这种认识论、方法论和医学观。

所以姚荷生老先生说:“学习《伤寒论》乃得中医的‘正法眼’!”所谓“正法眼”就是正确的方法和眼光。

这一讲我们就讲到这里,下一讲就可以进一步讨论如何学习《伤寒论》了。

讲授 | 刘英锋

文录 | 张志彬

编改 | 陈亮

责审 | 李富贵、丁明

微信编辑 | 丁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