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要领系列谈之《病机篇·中》--刘英锋
《病机篇·中》
上一讲我们讲到了辨证的核心目标的第三要:病机,病机具体又包括三类,即1.运动属性的变化(气的寒热性质变化),2.精气质地的变化,以及3.活动状态的变化(气的升降出入变化)。简要概括为变性、变态与变质三方面。
下面我们接着谈病机的第二类:变质。
那么,什么是质的变化呢?它应涵盖哪些内容呢?
中医认为:构成人体生命活动不仅由气的功能,还应该有形质的基础,即“气以形载,形以气充”。生理上有如此之分别,那么病理变化上亦应当有形质的变化。
这个质的变化是指病机会产生正与邪的消长进退,并且正气衰退就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应激变化,即如我们通常理解的“虚、实”。但是我们讲的虚、实,是八纲里面的概念,而且我们知道八纲的虚实概念只是病机的大分类(八纲之寒热可以说是病性的大分类),因此本讲则有必要对虚实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分解,落实到具体质的层面。
正虚类
那么,作为(正)虚这一大类型,它的具体内涵应该涵盖哪些东西呢?
我们通常会将正虚分为阴虚、阳虚两大类,但这也仅仅是初分法,而实质上它包含的内容是多样的、甚至还有层次性,具体有营卫、气血、津液、精神,还有元阴、元阳,这些都是阴虚阳虚的实质内容。要对于正气不足得一类变化,形成一个比较系统而具体的框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类:
1.虚有物质内容的差异性
通常我们讲的阳虚,并不是一种,而是一类,是指无形的阳一类的不足,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有形的阴一类的不足。那么,阳虚里头具体包含什么呢?包含着卫阳虚,气阳虚,元阳虚,甚至还有神之虚(神气虚),神之虚应该也是属于阳虚。而有形阴虚包括什么呢?包括营不足、津不足、液不足,血不足,精不足,甚还包括元阴不足。因此我们讲阴虚、阳虚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物质层面,因为这个在具体的用药上都是很不同的,你把生津液的药当作养真阴的药、那是起不到作用,如天花粉,有些养真阴的药、也是起不到生津液的作用,如龟版膏。
例如:《伤寒论》中,其病机以寒邪伤阳为主线,但寒伤卫阳则用麻黄、桂枝之类,寒伤阳气则人参、干姜之类,寒伤元阳则用附子、肉桂之类;同样在温病学中,其病机以温热伤阴为主线,耗伤胃津则用甘润之品,如石斛、玉竹之类(代表方如益胃汤),损伤肾液则用滋腻之品,如生地、玄参之类(代表方为增液汤),煎熬肾阴则用咸浊之品,如熟地、阿胶之类(代表方为加减复脉汤类)。
2.虚有轻重程度的差异性
关于正虚,我们不仅注意区分具体物质层面的差异,还应该注意其程度的差异。中医对这个正气不足,有不同程度的描绘。比如说,有虚、少、不足、不充······,这些描绘是反映了不足的相对性,而有的称之为亏损、枯竭、亡脱······,这都是比较重的虚。所以当你要精确表达这个病机的时候,你说气不足是比较轻的,你说气脱那是比较重的,气损是比较重的,阴枯这也是比较重的,所以这个程度不同呢,用药用的轻重也就不一样。
例如气不足用白术健脾即可,气虚则需用党参补气,气陷则须用黄芪升举,而气亏则需用到人参大补,气脱则非野山参、朝红参不足以应其危……
3.虚有标本缓急之别
另外,中医的虚还分什么呢?分缓急。我们讲的久耗、暴伤这个区别是有意义的,因为暴伤可以急补,久耗不可以骤生,所以对于久耗往往是要采取缓补的方法,而对暴伤该当急救。
此外,虚还可分标本,即标虚、本虚之别。这里实际上是谈虚实的标本关系,有的是因本虚而产生标实,有的是本实而产生标虚,当然亦有标本皆虚、皆实的。
比如说,阴血不足导致阳气浮越而虚性亢奋,阳气亢奋就是标实,本质则是阴血不足,因此治疗上不可一味治其彰显之实、动辄重镇平肝之类,而当以养阴敛肝为治本之策,代表方如姚荷生先师创制的连梅饮。
亦如少阴中寒,寒邪损伤阳气,其阴寒之邪是本实,阳气受伤是标虚。所以治疗上,关键是消除阴寒,而扶助阳气是第二位,代表方如四逆汤、白通汤之类;若是阳虚为本,水湿泛滥为标,则治疗上当以温阳为主,代表方如真武汤、附子汤之类。
4.最后,正虚还有体用之分
正虚还分体用之分,这个又更复杂一点,我们直接举例说明吧!比如有的阳虚是阳之用不足,有的是阳之质不足。这个最典型的药物代表就是炮附子、肉桂与巴戟天、鹿茸的区别。附子、肉桂主要是扶助阳气之用,如果真正要填补阳气之质,就要用到巴戟天、鹿茸等,这些比较实体的东西,所以虚还分体用。
关于正虚这一类,我们列谈以上几点。接下来就是邪实一类。
2
邪实类
1.邪气首分阴阳
邪实首先分阴阳,即通常所说的阳邪、阴邪,然后具体展开,它有各自不同的内容。寒为阴邪,但阴邪却不仅仅是寒邪。热为阳邪,但阳邪也不仅仅局限于在热,其实阳邪、阴邪不仅仅是六淫的阴阳,还包括情志的阴阳,甚至还包括饮食的阴阳,都可分阴阳。即《黄帝内经》所云:“阴阳者,万物之道也”。
比如说,过食煎炸食品就可称为阳邪,贪饮寒凉之品亦可称为阴邪,所以阴阳之邪它概念是很广泛的,并不仅仅局限于六淫。
例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中提及的“阳微阴弦”,“阳微”是指阳气不足(确切是指上焦心肺的阳气不足),“阴弦”是指阴邪有余,那个阴有余是指的什么呢?仅仅是寒邪吗?不一定,它有的时候可以指饮邪,有的时候可以指湿邪,有的时候还可以指痰邪,都可称为阴邪。所以很多胸痹的病人呢,不一定是寒邪,湿邪也引起胸痹,湿为阴邪,也会形成阳为阴弦。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简要证治分类如下:
以寒邪闭阻胸阳为主:乌头赤石脂丸;
以寒痰痹阻胸阳为主:栝楼薤白白酒汤、栝楼薤白半夏汤;
以寒湿痹阻胸阳为主:薏苡附子散;
以水饮痹阻胸阳为主:茯苓杏仁甘草汤、橘枳姜汤;
而余则以寒痰湿饮之邪兼夹:枳实薤白桂枝汤、桂枝生姜枳实汤···
那么,应该如何规范这些阳邪、阴邪?
我们认为:凡是能够具有郁遏、阻滞、闭结之性的这些因素都可称之为阴邪。这个自然包括六气的寒湿,包括情绪的悲哀、悲忧,包括饮食的寒凉等等。而阳邪呢?凡是具有扰乱、逼迫、鼓动、消烁之性的都可概括为阳邪,所以不仅火邪、热邪、风邪是阳邪,过喜、过惊、过怒都可以称之为阳邪。怒则气上,惊则气乱,这些都可导致扰乱、鼓动气血的作用,这是邪之分阴阳。
2.邪实也要分有形、无形
我们前面在“辨证论治之病因篇”中提到,病因有有形无形之别,同理,中医对邪实的分类亦如此,有的邪是无形之气,有的邪是有形之质,这个区分是有意义的,因为它在鉴别诊断和治疗的时候都有差异性,无形之邪要用这个寒热之药,有形之邪却要用破实、破结这些有形作用的东西,这个在中医上称之为邪之虚实,无形之气称之为虚邪,有形之质称为实邪。
例如《伤寒论》中白虎汤证与大承气汤证的区别
白虎汤所针对的邪实乃无形之邪,即热邪蒸腾气分所致;
而大承气汤所针对的邪实乃有形之邪,即肠腑燥屎内结。
此外,通常还有人把虚邪定义为正虚而受的邪,这个固然可以这样认为,我们认为这里更应该引申为:无形之邪,即是看不见的邪。所以《内经》里面提到的虚邪贼风,并不一定是正虚而受的邪,而是看不见的邪,叫虚邪贼风(其以风邪为代表);反之,实邪就是看的见的、有形的,例如饮食、痰饮、瘀血······
这些理解起来不难,大家都可以联想类推,这里就不再展开啰嗦了。以上是关于病机的第二块内容,质的变化,我们讨论到此。
讲授 | 刘英锋
文录 | 张志彬
责审 | 李富贵、丁明
微信编辑 | 丁明
公众号ID:LFZ-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