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二)
前面铺垫了哲学感,今天说哲科思维和日常思维的反差。
什么是哲学?一句话肯定是说不明白的。但要知道,眼见为实一定不是哲学,或者生活中的一些稍微深一点的道理,也不能称之为哲学。西方哲学的起点,是在说我们所能看到的全都是假象,这是讨论研究哲学最基本的一个起点。
罗素说:“究竟有没有智慧这样的一种东西,还是看来仿佛是智慧的东西,仅仅是极精炼的愚蠢呢?”人们会轻易地认为掌握了各种知识,就以为自己每时每刻都在运用智慧。
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这句话是不是很平常?感觉没什么可以解析的?
其实不是的。这句话是说,今天还有谁看见万事万物所存在的有形之物,去产生惊异的兴奋感?而这一点,目前绝大多数只在小孩身上能看到。小孩子总是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那又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逐渐长大,甚至成年后,便把周围视作当然,不再产生疑问,不再有为什么。亚里士多德在说,对自然以及任何事物,应该要始终保持惊异感和追问感。通俗讲,就是人们常说的为什么,不要关闭自己对外界的窗口,不要思维封闭,用“成熟”的墙把自己装进墙里。
什么叫存在?什么叫知识?什么叫物质?很多人会觉得知识就是知识嘛,存在就是存在着嘛。这算什么问题。可静静深思一下,却发现自己根本说不清楚什么叫物质。
西方流行一句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可见,知识本身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深刻的话题。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我们其实并没有调动智慧的深层。
哲学概念
Philosophy,是由希腊文Philo(爱)和sophy(智慧)两个词组成。所谓哲学,就是爱智。最早用这个词汇的人,很可能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
西方近代所有重要的科学家们(非工程师),他们一定对西方哲学有深刻的了解。
比如牛顿《经典力学》的原著名叫《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不认为自己在做科学,他认为是在研究自然哲学。
再如,爱因斯坦。有人问他相对论是什么。
爱因斯坦这样说:“宇宙就像一个打不开果壳的表,你永远不知道宇宙是怎样运行的,我们一切做科学的人,只不过是站在这个打不开表壳的壳外面,不断地模拟这个宇宙的表运行方式。”
爱因斯坦的意思是科学不是客观真理,宇宙这个表壳我们打不开。你看着它运行,只不过用了一个逻辑模型,然后揭示它运行的可能方式。
在《相对论的真理》书中爱因斯坦说:“一切科学和心理学一样,它只不过是让自己的经验和逻辑系统达成融洽。”
也就是主观上一个人的感知系统和逻辑系统,达成融洽,爱因斯坦说这个东西叫相对论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