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定价难在哪?
正文
今天健健问我对铜价怎么看,我说我对铜价没有看法,对于未来铜价如何演绎,我的确是没有什么高概率的判断。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国企违约的事件,是否会影响到总量信用,得等到11月社融数据出来之后,才能看到一些迹象;其次,假定拜登当选,且疫苗出来,欧美能拉动多少铜需求量,是年度增量10万吨,还是30万吨,难以估计;再次,中国地产销售依赖于居民部门加杠杆,当前十年期国开债收益率都干到3.8%附近了,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干到了3.3%附近了,这个无风险利率并不低,未来地产总量指标如何演化,搞不清楚。这些东西的判断,已经超出我的能力边界了,因此,这两天选择铜的配置头寸解掉了。不是看空,也不是继续看多,而是没有把握了。3月中旬之所以增加铜的配置,是因为那时候存在相对的确定性,因为悲观情绪和需求极度悲观预期,被证伪的概率高,这是主观交易的根本。以上这些是一套基于基本面驱动的配置框架,核心是安全边际+边际变化。如今铜的安全边际不如3月中旬,驱动因素,在边际上,未来3个月的变化,幅度上,国内经济改善的程度,大概率低于过去6个月的变化。欧美的不确定性,或者说确定性,幅度而不是方向,大家分歧依旧很大。
从现货生产和消费的视角,理解铜的定价更为简单一些。 作为消费者来说,特别是订单生产的企业,在未来几个月订单很多的情况下,对未来预期更为乐观,就可以多买入一些,至于预期如何形成,核心还是既有信息+历史经验+演绎法,有空再写一篇预期如何形成的专题,今天就不展开了。作为铜矿和铜精炼企业,反正铜价5万以上是有利润的,一般都会满负荷生产,预期未来需求更好,就少卖一些,多留库存,或者提价卖。买卖双方就是这么博弈出来的,博弈的过程中,双方掌握的历史信息、当前信息和对未来的估计,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铜定价最难的在哪里?个人的思考是,首先我们要承认它是博弈定价的,有时候是非均衡博弈的,比如一个大的多头,或者空头,决定了一个时期内的定价,最典型的案例是滨中泰男,入行较晚的小伙伴可以查一下,然后查查2011年7月铜价波动的原因;其次,即使是均衡博弈,由于未来的信息现在不可精确确定,买方和卖方,有可能在当前错误估计未来的信息,比如11月之后信用快速塌陷了,拜登的刺激政策规模特别小,当然, 也有可能超预期的刺激计划出台,也有可能中国地产持续攀升,目前都很难讲。这里提供一个案例,2017年底,很少有人估计到金融收缩和贸易政策对铜价的冲击,同样,站在当前这个水平,我们也很难说,当前我们看到的主流观点,在未来几个月一定能被证实。我们赌的是什么,主要还是概率。
但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是这么纠结,当相对纠结的状态被一种强大的外生力量或者内生力量打破时,行情往往要走一波,这时候往往是配置的好时机,比如2018年底,2020年3月,都是情绪极度悲观,被宽信用的政策扭过来。现在有把握的是,当前这个价格配置铜,不如3月下旬时买入(正确的往往是废话),那时候安全边际非常高,并且基本面刚刚从极度悲观转向正常化,而现在配置铜,是赌经济复苏从一般好,到非常好。这难度提高了。
作为一个做资产配置的组合经理,我们不可能理解所有品种的所有波动,能把握住自己看得懂的机会,就足够了,比如如果这波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冲到3.5%的上方,就准备随时阻击它,到了3.8%,加大阻击的力度。大宗商品的短期定价是极为困难的,哲学上,它肯定不存在固定规则和公式,因为这是一个负和博弈的市场。限定一个周期,每次都看对路径的人是不存在的,不管是波浪理论,还是基本面分析,不管是看裸K线,还是看均线。预测是预测,投资是投资,投资的我们,是在等待相对的确定性,把握大的时候,下合适的仓位。只不过,有人更看重安全边际,有人更看重现实的边际变化,有人更看重预期引导,有人更看重难以短期证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