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欠债”压垮的年轻人:月薪4000,负债40万

上周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不等我开口,对方劈头盖脸地问我:“你就是梦梦的朋友吧?你朋友梦梦欠了我们平台三万了,现在已经过了一个月还没还上,打电话也不接,这很影响她征信的。我们是联系不到她了,你赶紧能联系联系一下子哈,再不然我们报警了。”说完撂了电话。

这是我第一次接到这样的电话,吓得急忙联系梦梦问清发生了什么。梦梦有点难为情地跟我说自己确实欠了钱,但是短期内也确实还不上。

“不要理他们,他们就是催收的。我在豆瓣已经学到怎么对付他们了,你别管了,下次就说不认识我。“然后微信给我推了一个豆瓣帖子。

我点开是一个名叫“负债者联盟”的豆瓣小组,很多人在上面分享自己负债、被催收、还清贷款的经历。小组里的每一个标题都触目惊心:

“22岁负债68万,想死ing”“30岁负债50万”“26岁,我真的不知道该怎办,已经欠了14万多,我快坚持不住了”“月薪4000,但已经欠了40万”……

人们总说,年轻人赚钱越来越多,日子越来越好了。但是年轻人用实力证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没存款就算了,这届年轻人还负债。

01

花钱,填不满的欲望

“白条3万,信用卡5万,花呗5千……”梦梦跟我算着她欠下的钱,算着算着,自己也算不清了。“反正都是为了买东西,毕竟我想要的东西,都不是免费的。”

如今打开某音、某书,成千上万的人晒着限量款跑车、精致的妆容、几十万的包包和豪华的酒店,一系列的消费观念被悄悄地植入你的意识:手机的更新换代是必须的,限量版球鞋是最基本的,化妆品再怎么考究也是不为过的,有时也会借助焦虑,比如优秀的人都在用这款跑步机,除非你想做这个时代里最怠惰的弃儿,那就必须买。

这样的情景不禁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才是所谓“好的生活”。

“新的AJ出来了,我今天就要抢到手。”“工作劳累一天了,吃个哈根达斯不算过分吧?”“网红旋转餐厅是一定要打卡的,生活的仪式感不能省。”

这正是我们这代年轻人要面对的难题:“贪婪的消费主义让我们陷入了无穷尽的恶性循环,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

这些商家、KOL、品牌一起告诉你:你消费了什么就代表了你是谁。人们消费的对象从生活必需品变为非必需的、让人感到开心的商品,也可以说是“从必需品变为欲望商品”。

正如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提到的:“橱窗、广告、生产的商号和商标在这里起着主要作用,并强加着一种一致的集体观念,……它们是一串意义,相互暗示着更复杂的高档商品,并使消费者产生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动机。”

我的朋友梦梦最初开通花呗也只是为了买进一个价值千元的咖啡机,但慢慢地,额度的不断上调让她收不住手,于是开始买进价值更高的东西,小万元的包包,限量版的口红,联名款的新球鞋,之后花呗的额度很快不够用了,她马上开通了白条,继续买买买。“刚开始觉得自己一定能还上,后来觉得自己分期还款一定能还上,再后来雪球越滚越大,发现自己真的还不上了。

“其实那些名牌包我不是很需要,拿到二手平台上也买不了几个钱,但当时就是觉得我太喜欢了它,得不到这个包我一定会后悔的。反正看看还有额度,就果断下手买了。”回想起一切,梦梦有点恍惚了,明明只是一支口红的开端。

和梦梦一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2019 年,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消费信贷现状报告显示,在中国的年轻人里,总体信贷产品的渗透率有86.6%,而扣除其中约一半仅使用其支付功能的人群后,仍然有约44.5% 的年轻人有实质性负债。

02

借钱,正变得越来越容易

让90后掉进“消费陷阱”的另一原因是网购和网贷的盛行。负债者联盟里不少小组成员都或多或少使用过网贷平台,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最终导致最后欠款越滚越大,难以负担。

在花呗、白条、月付、任性付等以极低门槛就能开通的今天,普通人借款的渠道被极大地拓宽,没有繁琐的程序,没有复杂的担保,仅仅是输入身份信息和密码,“铛铛铛”,钱就如同从天而降。就能轻松获得一个不小的额度。

“开通都挺容易的,也没有什么限制”梦梦有五张信用卡,花呗,白条的额度加起来能有20万。“而且这个额度是一直往上提升的,都不用你自己申请,平台什么的可以自动帮你网上加,不知不觉就这么多了。”

这些借贷产品充斥着每一个线上细分场景,方便你电商购物、出行社交、吃喝玩乐。申请信用卡你想整容就有美容贷、你想提升就有学习贷、你想旅游有旅游贷。上一次我想点一个外卖,付款页面出现了“点我,再减2元“的字样,等我点进去才反应过来,这是诱导我开通平台贷款支付的另一个”伎俩“。连外卖平台都要你贷款买饭,可见想借钱给你的平台远比想象的多得多。

为了打动你借钱消费的心理。借贷平台的广告更是无所不用其极。我记得有一次在地铁站看过一个广告,大意是一个看上去生活窘迫的中年男人,使用了网贷平台后,他给女儿过一个无比精致的生日,并附上文案“一家三口的日子再精打细算,女儿的生日也要过得像模像样”。

仿佛只有用了网贷,只有给女儿买一个精美的大蛋糕,这个中年男人才能算得上是好父亲,才能赢得家人尊重。类似的广告层出不穷,铺天盖地地出现在地铁,电梯,手机和电视上,对着你说:买吧,花吧,借吧。

03

还钱,让生活戛然而止

不过,借贷平台只给人描述了借到钱的能过上如何丰富多彩的生活,宣扬只要借到钱,就可以摆脱两点一线的生活,纵情地观望世界。不过,你到底要怎么还钱,你怎么摆脱债务,这些现实而沉重的问题,他们闭口不谈。

借钱风光过一阵子之后,这些人不得不过着以贷养贷,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再接下去,就是被平台暴力催收。24小时接到催收电话,被爆通讯录,被威胁上门,甚至还会找到你的家人和工作单位,让你不得不“社会性死亡”。而这一切,都不曾在借贷广告中出现。

在豆瓣“负债者联盟”中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还贷经历:“每天打三份工。周一到周五下班后就去跑骑手,从晚上7点跑到11点回家。周末去派发传单到晚上6点,然后继续跑骑手,真的是心力憔悴。”这样的生活,跟广告上的美好世界,大相径庭。

“自己做饭蛮省钱的,每天晚上在家附近的钱大妈跟老年人一起抢5折的菜,一大堆加水果都不超过20块,两个人可以吃好几顿。工作在闹市区,有些时候奶茶啥的买一送一也是不会错过的,跟姐妹们经常去大众蹭霸王餐,解解馋。”有上岸(指还清贷款)的人分享自己的经验。

“看了这么多帖子之后,我也打算制定我自己的计划,努力让自己‘上岸”了。“梦梦跟我说。“这周打算去面试咖啡店兼职,钱虽然不多,但能赚一点是一点吧。”曾经出门必喝星巴克的梦梦,和我一起坐在了公园里,拿出了自己的暖水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