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旁肌评价方法及其与腰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王伟1, 2,李危石1,陈仲强1
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北京 100191)
2.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 100191)
关键词:椎旁肌退变;腰椎疾病;评价方法
引用本文:王伟, 李危石, 陈仲强. 椎旁肌评价方法及其与腰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0, 34(11): 1462-1467. doi: 10.7507/1002-1892.201912120
摘 要
目的 对椎旁肌评价方法及其与腰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展椎旁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广泛查阅国内外关于椎旁肌评价方法及椎旁肌在腰椎疾病中作用的相关文献,对常用的椎旁肌评价方法优点和局限性、椎旁肌与腰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总结。
结果 临床常用 CT、MRI 评估椎旁肌退变,检测指标包括椎旁肌横截面积及脂肪浸润程度。影像学测量方法可重复性好,但是 CT 存在辐射暴露缺点,MRI 花费较高。此外,椎旁肌功能也逐渐得到学者关注,主要评价方法有表面肌电信号分析以及腰背肌力量测试。表面肌电信号分析能够定量反映神经肌肉功能,但是测量结果影响因素较多;腰背肌力量测试简单,但缺乏标准化动作。研究表明椎旁肌退变与多种腰椎疾病相关,但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存在差异。
结论 椎旁肌评价方法多样,但缺乏统一标准,椎旁肌退变对腰椎疾病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正 文
椎旁肌评价方法
1.1.1 检测方法 目前椎旁肌退变程度主要采用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价,包括 CT、MRI 及超声等技术。CT 能够提供肌肉 CSA、肌肉密度以及脂肪浸润程度等信息,可重复性好,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一致性良好[12-13],具有花费较低、检查时间短等优点[14],但是存在辐射暴露。MRI 也能提供肌肉CSA 及脂肪浸润等信息,而且没有辐射暴露,软组织显示更清楚,测量可靠性更高[12],但是花费较高、检查时间长。超声测量肌肉量具有较好的可靠性[15],相较于 CT 或 MRI,花费较少、测量更方便,而且能动态观察肌肉变化,但是对于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
此外,MR 光谱分析[16]、多回波 MRI 等技术在椎旁肌相关研究中也有应用。Takashima 等[17]通过MR 光谱分析,发现慢性腰痛患者的多裂肌细胞内脂质明显高于正常人,这可能是慢性腰痛患者的一个特征[16]。Fischer 等[18]利用多回波 MRI 测量多裂肌脂肪含量,结果显示与 MR 光谱分析测量结果一致性高。这些技术对于椎旁肌相关研究有所帮助,但是由于技术要求高、花费时间长等原因,临床应用较少。
1.2 功能评价方法
1.2.1 表面肌电信号分析 除椎旁肌退变外,椎旁肌功能相关评价也十分重要。表面肌电信号对于肌肉疲劳和肌肉负荷的变化很敏感[27],通过将表面电极放置于被检测肌肉的皮肤表面,能够引导并获得被检测肌肉活动时的生物电信号。这些电信号能够反映肌肉的功能变化,可以有效评估神经肌肉功能[10]。Lu 等[10]在研究中使用均方根值表示肌电信号的强度和变化,使用中位频率反映肌肉疲劳。也有研究者[28]使用平均振幅值和平均功率频率反映椎旁肌活动和疲劳程度。
表面肌电信号指标主要包括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29]。① 时域分析是将肌电信号看作时间函数,用来刻画时间序列信号的振幅特征,主要包括平均振幅值、积分肌电值、均方根值等。其中,平均振幅值反映肌电信号的强度及参与的运动单位数量;积分肌电值可以反映肌电信号随时间改变而产生的强弱变化,体现肌肉在单位时间内的收缩特性;均方根值反映表面肌电信号振幅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时域分析主要反映肌肉活动时运动单位激活的数量、每个运动单位的放电大小、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类型以及同步化程度。② 频域分析是通过对表面肌电信号做快速傅立叶变换,根据功率谱密度确定表面肌电中不同频段信号分布,在频率维度上反映表面肌电的变化情况,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平均功率频率、中位频率,是临床常用的判断肌肉活动时疲劳程度的指标,其值大小与肌肉组织中快慢肌纤维的组成比例有关。除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外,还有幅频联合分析、小波分析等。通过以上指标,表面肌电信号检测能够定量反映神经肌肉功能,具有无创性等优点,但是电源干扰、电阻、采样时的姿势以及电极位移等因素会影响其测量结果[30]。
1.2.2 腰背肌力量测量 很多学者探索腰背肌力量的测量方法,以此反映腰背部肌肉功能。1964 年Hansen[31]提出了第 1 个腰背肌力量测量方法。试验共招募 168 名健康志愿者,志愿者取俯卧位,下半身固定在鞍马上,双臂交叉于胸前,上半身尽可能长时间保持水平,记录坚持时间。结果显示 64% 志愿者能够坚持超过 4 min,他提出以坚持 3 min 作为腰背肌力量训练的目标下限。但是受试者上半身体质量以及主观意志等因素会影响测试结果,因此该方法仅能粗略估计腰背肌力量。之后,Biering-Sørensen[11]也提出了类似方法进行腰背肌耐力测试,他发现疼痛、固定位置不适会影响受试者测试结果。此外,由于需要特殊检查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Ito 等[32]提出了改良的腰背肌力量测量方法,患者取俯卧位,下肢伸直同时双臂置于躯干两侧,腹部垫一个枕头,尽量抬起胸部并保持颈椎最大程度屈曲,这样能够减少腰椎前凸角度以及对腰椎的负荷。这种改良方法在临床评估腰背肌力量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33]。张昊聪等[34]运用“小燕飞”动作,即患者在俯卧位下尽量向上向后抬起四肢,保证前胸及头部离开检查床,根据能否坚持 10 s 初步判断腰背肌力量。该方法简单,但是缺乏标准化动作,不够严谨。
椎旁肌与腰椎疾病相关性
腰背痛是临床常见的患者就诊原因之一。Wan等[39]发现慢性腰背痛患者患侧多裂肌及竖脊肌 CSA与健侧相比明显减小;Danneels 等[40]通过比较慢性腰背痛患者和健康人群,发现前者 L4 水平多裂肌CSA 明显较小。Ito 等[32]发现与健康人群相比,慢性腰背痛患者椎旁肌肌力测试坚持时间明显缩短。
目前,大多数研究关注的是术前椎旁肌参数和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关系,对于术后椎旁肌变化及其作用的研究较少。王雪鹏等[48]的实验证明切除大鼠双侧竖脊肌后,局部椎体骨质量明显降低,提示椎旁肌损伤可能会引起椎体骨质疏松。Strube 等[49]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与术后 1 周相比,前路腰椎椎间融合与椎间盘置换术后 12 个月时,患者椎旁肌体积均轻度减小、脂肪含量轻度增加,同时融合组患者术后邻近节段肌肉萎缩与脂肪含量增加程度明显低于置换组患者;两组患者术后疼痛与功能评分明显改善,但是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结果表明,融合术虽然限制相应节段的运动,但对椎旁肌以及临床症状没有显著的不利影响。李永忠等[28]利用表面肌电信号分析发现退变性腰椎后凸患者术后短期内椎旁肌功能得到显著改善。Tandon 等[50]发现开放性腰椎融合术后患者椎旁肌明显受损,多裂肌 CSA 减小,但是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总结与展望
来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