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平陆碾道脱贫攻坚战”中看到了什么?

岳民立 近照

【作者简介】岳民立,现年84岁,现任中国楹联学会顾问、运城市楹联学会顾问委员会主任。原任运城地区行政公署祕书长,1997年12月退休后,一直致力于运城市楹联文化事业的发展,主要从事全市楹联文化事业发展的组织管理工作和新型楹联文化理论研究探索工作,是运城联界领军人、擎旗手。著有《中国新型楹联文化理论开拓与实踐》一书,先后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全国优秀楹联活动家”和

“中国联坛十老”光荣称号。

我从“平陆碾道脱贫攻坚战”中看到了什么?

——读苏风屏《驻村帮扶的日子里—民情日志(摘选)》有感

文/岳民立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平陆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肩负市文联党组的重托,苏风屏挑起国家级贫困县平陆县东部最贫困地区坡底乡碾道村第一书记的重任,带领几名队员,奋战脱贫攻坚第一线。

本来,人们对文联这样的“清水衙门”扶贫就存在疑虑,像苏风屏这样的女同志,又是年过半百、身单力薄,怎能挑起如此重担呢?可事物偏偏在不起眼的出乎人们主观意识的氛围中发生改变,苏风屏和工作队员不等不靠,秉持“宁叫挣死牛,撞倒南山不回头”的精神,带着“向贫困宣战”的斗志,坚守“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的情怀,经过四年多的艰苦努力,终于使帮扶村摘掉了贫困帽。

苏风屏很有作家胸襟,她将驻村生活视作风景,在繁杂的帮扶工作中寻找诗意,创作了许多接地气的文学作品。这些年,经常在报刊上看到她有关扶贫的文章,我很好奇,也有兴趣,总是字字不落地读完,并多次与她聊扶贫中的人和事。这次,她的《驻村帮扶的日子里——民情日志(摘选)》(以下简称《民情日志》)出版后,第一时间就给我打来电话报告好消息,并亲自把书送到我手里。拿到书后,我爱不释手,立即细细品读起来,越读越被吸引、被感染,就连电视、电脑、手机都不看啦,睡觉前还要在台灯下看一两篇。这样,连续两天,除了吃饭、睡觉,书总捧在手,下午带到小区外树荫下也读,以至几次被过路人注目。一位干部模样的老人,还凑到我跟前,问你看的什么书,这样津津有味、聚精会神!就这样,我一口气读完了苏风屏这本40多万字的《民情日志》,发出了满意的感叹。这是多年来,我倾心品读的一本好书,一本实用书,一本让人颇受启示、难以忘怀的书。

我为啥对这本书如此情有独钟?我是抱着学习和领悟的态度读完的,基本上是顺着三条思路、带着三个问题往下看的,这也是我长期以来最关心也有些疑虑的问题。

第一:由党中央和英明领袖亲自发动并指挥、在人类历史上惊天动地的一场“向贫困宣战”、改变人类命运的脱贫攻坚战,如何在基层、在贫困县、乡、村打响?党的好政策如何能生根开花?

第二:扶贫工作队是如何在贫困战场上“作战”?如何开展帮扶?如何成为这场攻坚战的胜利者、凯旋者?

第三:基层贫困县、乡、村的干部群众,尤其是被确定的贫困户,是如何响应号召、主动参战、为拔掉穷根、改变贫困而努力的?脱贫成果如何巩固?又是怎样由脱贫走向乡村振兴?

有疑问就有兴趣,有追求就有心劲。这些年,我平时就很关注党和国家的大事,关注全国脱贫攻坚动态,并有了许多深切感受。读了苏风屏的《民情日志》,就感觉更直接、典型化、形象化和具象化。这本书没一句大话、空话和概念话,全是事实,且梳理归纳系统,由感性升华为理性,让人信服、佩服。读的过程中,我好像也置身于这场脱贫攻坚战斗中,沉浸在脱贫的苦与乐、长与短、高与低的氛围中。我与作者感同身受,我被书中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而感动和感染,思绪万千,启示、启迪还真不少。

感动:打赢了一场惊天动地的“人民战争”。

说是“战争”,也不夸张。这场在中华神州大地上展开的“向贫困宣战”、对全人类有着非凡影响的脱贫攻坚战,声势浩大,波澜壮阔,与在我国建国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三大战役”(辽沈、平津、淮海)比,一点也不逊色。“三大战役”主要与国内外忘我之敌斗,是生死存亡问题;脱贫攻坚是与贫困决战,是为实现中国梦、实现我党的初心与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问题。两者时间背景不同、目标任务不同,但规模、影响和战果是相同的,或者说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更难打,虽不动枪炮,也没有消烟,但其艰巨性、长远性和广泛性,更难攻坚取胜。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国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已70多年,而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民群众,特别是艰苦的老、少、边远地区,还长期处于贫困线以下。当年为我们共产党人谋生存、求解放的革命老区人民还没有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改革开放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我们怎能心安理得!因此,在党的十九大上,“向贫困宣战”的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吹响了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的伟大号角,是千真万确的英明伟大,是深得民心之举。

平陆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县东大片地方,虽是革命老区,但长期处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落后状态,影响经济发展,群众苦不堪言。碾道村是平陆最偏远的贫困村之一,精准扶贫以来,党的脱贫攻坚曙光照耀着这里的沟沟梁梁,浸润着近500口村民、尤其是200多贫困人口的心灵!群众看到了希望,有了寄托!

既然是一场“战役”,就有宏伟的战略部署,有长远规划,又有近期目标;有过硬的要求,又有精准措施;工作有考核,就有验收。一场有准备、有谋略的脱贫攻坚战在这里打响,所有的贫困村都是分战场,部署、动作、实施一切行为,都与全县、全市、全省和全国同频共振,步步为赢,胜利捷报频传。

感动:一支特别能战斗的扶贫攻坚先锋队

由市文联党组派出的畅民、苏风屏、张保国、朱永齐、董鹏飞、樊建军等,分别任队长、第一书记和队员,苏风屏还是两次上战场。这是一支“特别能战斗”、能克难攻坚的扶贫攻坚小分队,在他们身上体现出许多与众不同的特长、特色和绝招。

一是他们都是党中央派出的光荣使者,肩负着党的初心和光荣使命,自觉提升政治站位,把握政策方向,立下军令状,把出色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贯穿到自觉行动中。春夏秋冬,雨雪风霜,碾道村的沟沟梁梁和贫困户家中,留下了他们数不清的身影和脚印。

二是他们把自已与贫困村、贫困户的命运紧紧连系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同呼吸共命运。为帮助群众拔掉穷根,他们把这场脱贫攻坚任务当作战争来参与,把自已当作一名坚强的战斗员来看待,舍小我为大我,舍小家为大家,苦与累、血与汗交织于一起,演绎出许多感人的故事。

三是他们的作风真正发扬了我党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真正与帮扶村干部群众融在了一起,真正实现了“五同”,与老百姓是真正的“鱼水情”。难怪苏风屏不管在哪里,都是说“我村”“我们碾道”“咱村”,张口就是“X叔”“X婶”“X姨”,村民称小朱为“我的秘书”,称建军为“我外甥”,可见他们与群众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这不是战争年代八路军、解放军优良作风的再现吗?!正是这种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奠定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

四是文联党组和领导班子、机关党员干部及下属各文艺团体是他们的坚强后盾。团队的力量,使帮扶工作中许多疑难问题迎刃而解。难怪群众发自肺腑地说“我们的事就是文联的事”“帮扶人就是我家亲戚”!

五是由物质扶贫走向思想扶贫、精神扶贫、政策扶贫和文化扶贫。为美化村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由副主畅民提议给贫困户编写的嵌名联、给帮扶村撰写的标志性楹联在村里悬挂时,小山村变得靓丽起来!为了提振脱贫信心,市音协主席宁国红把苏风屏创作的歌词谱成曲在小山村表演,台上台下演员、驻村工作队与当地干部群众同声高歌的场景,多么令人振奋豪迈!为了发展脱贫产业,第二任第一书记张保国组织全省摄影家来村里“爱心认领”脱贫树,每一个爱心人士都成了荣誉村民,让小村人自豪无比!在苏风屏和工作队的鼓励指导下,爱好文艺的村民创作了快板诗,登上了舞台,自信心油然而生!当坐在边远小山村就能零距离地与响誉全国的文艺、文化界名家接触,坐在家门口就能看戏、看节目,群众是愜意、自豪的,开心、幸福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扶贫先扶志,扶智卓有成效。文化扶贫,把文联职能发挥到了极致!

六是在这场战斗中,文联扶贫人贡献了自己的满腔心血和智慧,同时也遇到了各种阻力,也有磨擦和矛盾。但他们经受了历炼,增长了才干,有了难得的成长平台,给他们的人生增添了丰富的阅历。

看到:一个休戚与共、敢于追求幸福、改变命运的民生和人权的利益共同体

脱贫攻坚战场上,贫困县、乡、村和贫困户,是主体,是对象,是难点。而碾道村的扶贫工作,最大的特色和成绩,就是经过艰苦卓越的工作,长期磨炼,自然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命运共同体。这里的干部群众,特别是贫困户,不管在村在外,都把自已的梦想和寄托融入这场战役,融入这个共同体,把自己的力量和智慧都贡献给这个集体。苏风屏的《民情日记》中,大量篇幅和着笔是写这一点的。她的语言丰富饱满,很有穿透力,特别人性化、形象化,且毫不粉饰夸张,很入味,很上口,耐人咀嚼。这本书集中反映了这个利益共同体三个方面的诉求:一是改变当下贫困的愿望和努力,二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和向往,三是对党中央的感怀和感恩。其中典型的人和事枚不胜举,随手拈来。扶贫政策激励下,这里的干部群众都有“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雄心壮志,有一股改变贫困面貌、迈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在聚集,在潜移黙化地起着作用。

看到:一幅崭新绚丽的小康图画镶嵌在平陆县东沟梁梁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节节胜利,这里的山川面貌和人的精神状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仅是国家级贫困县、乡、村和户脱贫摘帽,退出贫困行列,而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碾道村的一切都在变。

一是交通状况和环境面貌大大改观,制约生产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吃水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出门畅通啦,便利啦,舒心啦,乡村振兴、群众致富有奔头啦!

二是主导产业形成了气候,致富门路不断拓宽,基本生活有了坚实保障。

三是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充实了,良好的村风民风步入正轨,一代新型农民和新乡贤正在成长,新农村建设队伍正在形成。

四是由脱贫摘帽转向乡村振兴有了新设想,革命老区遗迹、民俗老物件、稀有古树有了保护利用的部署打算,开发乡村旅游,正在策划实施。

民俗风情,人文历史……《民情日志》里的故事有很多,品读的过程中我一次次感动,并从中找到了答案。站在碾道小山村的沟梁梁上,我们看到的是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看到的是全国300多万名驻村干部攻坚克难的缩影,看到巩固脱贫成果、乡村振兴还在路上,看到美丽乡村、美好生活、高质量的发展正在招手……

(9月15日草于晓月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