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小儿家长必学"三关“察病法和药王孙思邈侯痫法;值得收藏!

现在很多家长,都不会观察孩子是否发热,心想没有体温表怎么知道发热?其实当过家长的都有自己的体验!比如有的家长说:小男孩睾丸皮肤松弛就是发热了;比如嘴唇发红就是发热了;其实还有一种专业知识,大家都可以学习,就是儿科望三关的专业知识!今天我就科普一下!

望指纹是儿科诊断的特殊方法,常用于3岁以内的幼儿。因幼儿脉部短小,诊病时又每多哭闹,易使切脉失其真象,此时可望诊指纹。

  纹指络脉(浅表静脉)在虎口至食指上中下三节,近虎口处第一节为“风关”(又名寅关),第二节为“气关”(又名卯关),第三节为“命关”(又名辰关)。


纹见下节风关者为轻病,纹见中节气关者为重病,纹见上节命关者为危证,直透过三关者为最危之症。

有歌曰:初起风关病未秧,气关纹现急须防,
           将临命关呈危急,射甲通关病势猖。

若脉络浮,则病在表;脉络沉,则病在里。应该注意的是,在验指纹时,须用大指侧面,轻轻地推小儿食指三关,宜从命关推向风关,切不可从风关推向命关。

  正常指纹,多是淡红隐隐,不超过风关。

  

指纹辨证,中医多概括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带分虚实,三关定轻重”句话。

所谓浮沉分表里,是指纹升浮显露,相当于浮脉,为表证;

若指纹沉浮隐现,则相当于沉脉,为里证。通过辨颜色和淡滞,可诊断病证的寒热虚实:

如指纹色淡,多为虚证、寒证,可见于脾胃虚弱、营养不良的病孩。

如鲜红浮露,多为外感风寒,可见于伴有发热、恶寒、咳嗽、流涕的感染性疾病初起时。

指纹紫红沉隐,多为里热,可见于高热、咳喘的支气管肺炎等病。

  

青紫纹可见于惊风抽搐的热极动风证。

指纹淡青,多见于虚风证,可兼有呕泄失水、久吐久泄、暴吐暴泄、脾虚引致肝风、手足抽筋等病状。

颜色淡紫,则多属虚热,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若指纹紫滞,推之不畅,回流较慢,多见于痰湿、食滞、郁热、病重时;

在热性病过程中,如肺炎、脑炎,或暴吐暴泄、心肺功能衰竭、郁血、缺氧时,可指纹暗滞,唇舌紫绀。

在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药王孙思邈,就有观察孩子是否要抽风,或者发热抽风之前征兆的描述;今天一并说给大家看看。

孙思邈那个时代,不叫抽风,叫痫;在汉代张仲景时候记载叫“热痫”。这是典型一脉相承;孙思邈叫做候痫法,白话意思是观察孩子手足抽搐这些疾病的办法!

孙思邈曰:手白肉鱼际脉黑者,是痫候;鱼际脉赤者,热;脉青大者,寒;脉青细为平也。

那么鱼际可观察这些吗?孩子皮肤薄,鱼际处血管比较多,颜色反应变化跟观察“三关”道理一样。其实在《灵枢》当中已经有详细描述了;比如:经脉第十记载。。。。。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

鼻口干燥不润,大便或者便秘或者拉稀,泡沫;小便或者少或者多,是痫候。

眼看不清楚,喜欢上视,喜欢看明亮地方,是痫候。

耳朵后,完骨上有青黑色静脉络比较粗大,卧不安静,哭闹,是痫候,

小儿发逆上啼笑面暗,色不变,是痫候。

鼻口青时小惊吓,是痫候。

目闭青时小惊,是痫候。

身热头常汗出,是痫候。

身热吐 ,而喘,是痫候。

身热目时直视,是痫候。

喜欠就是打哈欠,目上视,是痫候。

身热,目视不精,是痫候。

目瞳子就是瞳孔,突然大黑于平常,是痫候。

好了大家看到没有,在唐代我们药王孙思邈就发明了各种观察小孩的办法,当妈妈一定记住咯!宝宝健康全指望带孩子的留意观察!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