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银杏
六合银杏
作者:凌云山樵
镇叫都京镇,地名都京坝,这是丝二厂的地址,我不想称旧址,因为它确确实实还在。此镇是以厂为镇的,除了丝二厂,此镇基本上什么都不是,至少在过去是这样。六合是丝二厂的历史上被命名的一个名字。
它位于南充市高坪区下游,隔一个山头,公共汽车绕山路才能到,现在开了隧道,大大地缩短了路程,穿洞而进,果然别有洞天,有一种是南充大都市门前的小花园的感觉。
国画:钓云叟
来到这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一排排高大的银杏树,当你心里装有丝二厂过去的历史,那令人肃然起敬的历史 ,你就感到这银杏树都是不一般的,感觉那铜皮铁枝上,全是岁月的沉淀,深邃而坚毅,金黄的叶子翩翩起舞,通透而豁达,它们站成方阵,是要展示什么吗,要表达什么吗,轻风拂过,哗哗作响,是要诉说什么吗,是在吟唱什么吗。它们美丽了这片土地,美丽了这方天空,美丽了这方嘉陵江的流域,还美丽了这方土地的历史。
我抬头仰望,在高高的蓝天上,我看到那隽永的剪影。我走在那高大的枝叶下,摸摸沧桑的树干,闻闻清香的树叶,总要想知道些什么,总要想寻觅点什么,谁能告诉我,这轰轰烈烈的过往,究竟是怎么样的情形呢?在新时代的洪流中,怎么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在庭院,在江边,我从这个角落走到另一个角落,经常不由自主又回到这一个一个角落,风自轻拂,鸟自清鸣,江自去去,鹤自遥遥。
一切都还在,选茧机,煮茧机,坐缫机,立缫机,自动缫丝机,手摇检尺机,复摇机,纤度机,黑板机等等都还在,还有那些我没找到名的。它们斑驳陆离,满身沧桑,李主席低声说都还可以用的。原始的厂房还在,宿舍还在,库房还在,锅炉还在,抽水房还在,小火车及其轨道还在,码头还在,生产线的脉络历历在目。电影院还在,医院还在,运动场也还在,张澜先生们修的六合院还在,甚至墙上文化大革命时的标语还在,但是一切都空荡荡的了,只剩下些许游人和他们的感叹。
建厂之初,张澜先生亲手植下一棵桑树,也还在园内,有两围合抱之粗,仍枝繁叶茂。现被命名为“南充十大古树”之一。在树前,我仿佛看到那个大胡子长布衫目光坚毅的人挥锄的情形。
为了供游人参观,也弄了很少的宣传栏,有一些放大了的黑白照片在上面,还有复原的厂门,缫丝机的雕塑。已经未用的鼓井,深不见底。也可以管窥一下过去的情形。
我寻思,当时那是怎样的世界?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干?他们是自愿还是被迫?他们是幸福还是痛苦?他们是为自己还是为大众?他们一定是怀了为国家为民族解放才那样干的,一定是忍了泪,呐喊在胸中响起,只管埋头奋斗去才这样干的。
我读中学时,随父母来到南充,那时南充人提到丝二厂,无不感到骄傲,有说不完的故事,于是心生要去看一下的念头,恰班上有丝二厂的同学,他听我如此说,便带我去参观了一回。当时不知道丝二厂的历史,就是去看了下热闹,只感到一个小小的镇,却具有城市所具有的功能,而且人们生活当时就很富裕,最是丝绸仙女们生气勃勃地穿梭在厂区间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丝二厂的发展并且带动了整个镇的发展,看看厂门前的集市就知道了。怎么再来就成了参观遗址呢,银杏呀银杏,你究竟看到了什么?
当时张澜办厂思想也是很先进的,派人出去考察,与人找差距,派人出去留学,搞高产品质量,购置先进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办蚕种场,提高原料质量,办蚕桑校,搞学习科研,以利产品后期制作,提高产品效益,并培养人才,以利企业长远发展。现南充还有很多这方面的遗迹,比如桑园坝,茧市街,蚕种场,蚕桑校……后来果然产生巨大效果,1915年,南充缫制的蚕丝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头等奖,1924年,丝厂缫制的“金鹿牌”生丝获得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等等就能说明一切。
国画:凌云山樵
丝二厂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和国运的兴衰也经历几经濒临倒闭的状态,特别是国民党败退台湾之时,阴谋关闭撤消企业,并谋划炸毁厂房,并已经开始实施计划,当时工人们和我地下党殊死保卫,流血牺牲,终于使厂得以保存下来。
这一百年风云变幻的历史真是太快了,这一切真的是梦,是谜,他意义真的能像鸟儿自由地飞翔在蓝天?能昭示人心?能启迪未来?江流是愁,风声带恨,你看这江水,时间像它们流过来又流走了,我望着那些银杏树,它们还坚定在这里,还在坚守什么吗,还在盼望什么吗?
如果没有他们,我高坪绝不是现在的高坪,南充不是现在的南充。这是一粒文明的种子,这是一粒智慧的种子,这是一粒奋斗的种子,六合的魂还在,精神还在,能否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自我更新,自我完善,最终把她曾经为我南充赢得的“绸都”美名继续理直气壮地叫下去,把都京镇曾被国家授予的“中国丝绸第一镇”的美名继续理直气壮地叫下去。
后来听说还有一个小小的车间在生产,不知在哪里。
对于这个地方,我以前并没有了解到这些历史,今天在阳馆长的带领下,在留守的工会李主席的讲解下,才又了解了这许多故事。最后李主席还带领我们参观了他自制的土法缫丝的土灶和木制手摇缫丝车,工艺很是精良。但是,在现代化大工业机械化面前,这应该不算什么吧,我分明看到的是李主席那心中的不解情结,这情结深深地感动着我,甚至有一种刺痛的感觉,我仿佛又看到张澜那一代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作别时,我回首那一排排银杏,清风正好,阳光正好,小孩子们在下面嬉笑游戏,奔跑穿梭,情侣们在拍着婚纱照,摄影家们在各个角度拍摄人像,他们都快乐着和幸福着,银杏都作了背景。银杏树都挺直而坚定,是的,它们一定还有期待着什么。只是,人们读懂了它们吗。
国画:凌云山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