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为什么行? ​

你对太极拳的印象是什么?

是《太极宗师》中的武功绝学,还是公园里大爷大妈缓缓出拳的广播操?又或是武侠小说中张三丰所创的功夫,还是电子游戏中的某个技能?

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我国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以下简称“送王船”)两个项目,经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套拳法,怎么就成了非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太极拳的故事。

时代变迁中的武术

在世界非遗入选标准中,有这样一个条件:入选项目应独一无二或至少是非常特别地代表了一种文化传统或是一种现存或已经灭绝的文明。

按此标准对照,太极拳代表的是什么样的文化传统呢?

这还要从明清时期说起。

17世纪中叶,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众家武术之长,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创编出太极拳。

此后,太极拳在陈家沟世代传承,又逐渐衍生出杨式、武式、和式、吴式、孙式等多家流派。

12月11日,太极拳爱好者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神仙居景区南天桥上表演太极拳。王华斌摄(来源:中经视觉)

今天的研究认为,太极拳的创编与时代的变迁关系密切:当热兵器在战场上愈加广泛地使用,武术逐渐退出战场。当人们不再急于练成保家护命的“杀人勾当”,而更加需要在练成防卫功夫的同时不伤害自己甚至益寿延年,太极拳被逐渐创造出来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因此,若从源头上说,太极拳是“中国武术自我否定的产物”:从“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转变为“四两拨千斤”。

从“武术秘籍”到“开枝散叶”

具体而言,各式太极拳的不同,其实也有着时代发展的烙印。

如早期的陈式太极拳,较为质朴刚劲。研究者认为,尤其二路炮锤,刚猛凌厉,“彪悍”程度不亚于任何外家拳术。

和今天人们修习的明显带有表演性质的太极拳相比,早期的陈式太极拳更具备技击攻防的特点。

不过,这种拳法最初只是作为陈氏家传武术,及至18-19世纪,其传人在进一步精炼归纳拳法的同时渐渐打破门规局限、开枝散叶。

因而有了今天我们所知的杨式、武式、和式、吴式、孙式等诸多不同流派。

以杨式太极拳为例,其就与早期的陈式太极拳风格迥异。

而武式太极拳则是将陈式新架与老架结合起来,又把杨露蝉“大动作”与陈式“小动作”结合起来,行拳时重视身法,强调开合虚实,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其动作简洁紧凑,舒缓平稳,架势虽小却不局促,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步法严格,虚实清楚,小巧灵活。

相比较来看,此类拳法更有点文质彬彬的特点。

8月7日,重庆市民在黔江区武陵水岸展示太极拳。杨敏摄(来源:中经视觉)

(0)

相关推荐

  • 从两首旧诗 看太极拳的陈、杨之争

    太极拳是中国流传最广,影响世界的武术拳种.唯其如此,太极拳也是争议最大的拳种. 譬如,太极拳究竟创自何人? 太极拳发源地究竟在哪? 太极拳的历史到底有多长? 太极拳是先有杨氏,还是先有陈氏?-- 太极 ...

  • 太极拳源流辨析(二)——截止目前国家的权威表态

    太极拳源流辨析(二) --截止目前国家的权威表态 国家对太极源流是什么态度?目前代表国家权威表态的无疑是<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中国武术百科全书>涵盖了中国武术的历史沿革.基本 ...

  • 别家太极拳之:反击唐豪之流

    文/李通国 唐豪是革命者还是恶的始作俑者? 他生活在那个激烈动荡的时代,新旧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碰撞,革命者积极支持和推动新文化运动,保守者力争恢复国学传统.而今天我们也已习以为常的诸多事情,都是新文化运 ...

  • 太极拳猫行步练法

    "猫步" 在太极拳的步法中有一种特殊的步法--猫步.顾名思义,也就是太极拳中所讲的"迈步如猫形". "猫步"不同于八卦掌中的"淌泥 ...

  • #太极拳#为什么行拳必须近身?近身行拳是...

    #太极拳#为什么行拳必须近身? 近身行拳是太极拳推手和散手的一个重要原则. 推手是一种徒手搏斗艺术,徒手搏斗如犬牙交错,如果行拳不近身,就无从发挥自己的攻守作用.拳谚说:"拳不近身是空招.& ...

  • 太极拳为什么行? ​看完心服口服!

    作为一种拳术,今天大多数人修习的太极拳已经不适用于实战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仍要修习它? 你对太极拳的印象是什么? 是<太极宗师>中的武功绝学,还是公园里大爷大妈缓缓出拳的广播操?又或是武侠 ...

  • 太极拳的行拳走架有要领,三个要点需牢记

    太极拳行拳走架是很讲究的,大到对整体的身法,小到对手指的动作,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些只有在学拳的过程中由师父边讲解边示范,学拳后由师父不断改错,最后才能逐渐达到要求. 下面小漾给各位拳友分享行拳走架中必 ...

  • [转载]太极拳猫行步练法浅谈 汪新华

    原文地址:太极拳猫行步练法浅谈 汪新华 原文作者:大器彪龙 太极拳猫行步练法浅谈 汪新华 有些太极拳的爱好者见拳书中有"迈步如猫行"一说,以为这是单纯的形容词,意思是练拳行步时好比 ...

  • 太极拳的行拳速度 ,真的越慢越好吗?

    问:"太极拳的行拳速度,真的越慢越好吗?" 答:"练拳要慢,然并非越慢越好,另外慢也不是绝对匀速的慢."     古今太极拳爱好者,很多人主张练太极拳时速度要慢 ...

  • 吴式太极拳提手上势行功技法(原载《精武》)

    吴式太极之提手上势是吴派拳法中充分体现龙形蛇身之闪展腾挪功夫的拳式.此式在传统快拳演练时,刚柔相济,节奏分明,蓄发有度.其静如山岳难摇,其动如灵蛇游龙:蓄势恰猿猴蹲身,发劲赛蛟龙升空.哼哈之间,内劲骤 ...

  • 太极拳为什么行?

    你对太极拳的印象是什么? 是<太极宗师>中的武功绝学,还是公园里大爷大妈缓缓出拳的广播操?又或是武侠小说中张三丰所创的功夫,还是电子游戏中的某个技能? 就在17日晚,太极拳这项在中国家喻户 ...

  • 拳规 | 陈式太极拳的行拳原则

    自己为自己打一套拳 你的生命将与众不同 01 太极起势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招式动图 陈式太极拳的行拳原则 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 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是陈式太极拳非常重要的运动方式,一举动,周身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