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古方,治心胃气痛、脾痛,如探囊取物,信手拈走!

《是斋百一选方》,是宋朝王璆于1196年撰写的医方著作。共二十卷。现北京图书馆存有抄本。

王璆,南宋医家。字孟玉,号是斋,山阴(今属浙江)人,历任淮南幕官、汉阳太守。公余之暇留心医药,崇尚实践,但凡行之有效的单、验方,均作记录,辑集成书,名曰《是斋百一选方》,共选方1000首,分为31门,概括了男、妇、小儿各科病证。

古代钻研医学的文人非常多,王璆属于颇有成就的,不仅利益时人,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财富。就算成就不大的,将所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既是对自身健康的负责,也是对家人身体的爱护。

经典方剂:手拈散

出自《百一》卷八

组成:草果、玄胡索、五灵脂、没药各等分。

主治:心胃气痛,脾痛。

心胃气痛,就是气滞血淤下的心胃疼痛,这一点大家很好理解。那么脾痛又是咋回事?

我们知道,食物从口腔到肛门,是多个系统的协调配合完成的。脾主运化,参与了这整个过程,所以中医的脾不是某个器官,是一个消化功能的综合概念。比如有些慢性肝炎,面色萎黄、食欲差、肚子胀、舌苦腻、大便溏稀,一般是脾虚,用健脾药就好。甚至很多肝硬化、肝癌,中医都从脾来治。

如果一看西医化验检查是肝的问题,就认为是中医的肝病,用治肝的中药,往往会效果不好。这就是丢掉了中医思维。

所以补土(脾胃)派名医李东垣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这也是为什么它的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非常有名的原因。

那么心胃气痛和脾痛又有什么关系呢?

“思考”是心主神志功能的体现,但是中医认为,“思出于心,而脾应之”,思与脾的关系也很密切。如果思虑过度、所思不成,导致脾胃呆滞,运化失常,出现胃部不舒服或是上腹部疼痛等症状,这就是“思则气结,忧思伤脾”的表现。

同样,我们熟悉的那句话:气大伤肝,是不是这个气已经先到脾胃那里去报了道,然后再来对肝下手呢?

故脾痛,涵盖的不仅是消化部位的疼痛,还包括其它部位如心肝的疼痛等。

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包括了胀痛、隐痛、灼痛、坠痛、串痛、刺痛等。

气畅血行,通则不通,痛则不通,所以治疗疼痛,行气化淤药是少不了的。

玄胡索这个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妙品,勇猛上阵。

又名延胡索,辛散、苦泄、温通,活跃于心、脾、肝、肺经,将手拈散对付的范围:心胃脾痛都包括,既能行血中之气,又能行气中之血,被李时珍推崇为“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无论何种痛证, 均可配伍应用。

血行不运,还一定要治心。这是由于心主血脉,只有心脏功能强大了,搏动有力了,全身的血脉才会通畅。

没药,很多人对它的最大印象便是治心脏类疼痛,这是手拈散采用它的第一原因。其二,它同样活跃于心、肝、脾经。辛散走窜,能带动气的运行,气行血亦行,以至散瘀定痛。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妇科腹痛等病症的治疗。

延胡索和没药全面撒网活血行气,散淤止痛之后,还需有帮手来重点出击。由此,一个问题浮上台面:

既治疗脾痛,就要给脾以欢喜,那脾最喜欢什么呢?

脾喜燥不喜湿,不是至理名言么?

草果,辛温燥烈,善除寒湿而温燥中宫,故为脾胃寒湿主药。尤其善涤湿痰,而振脾阳。是除寒,燥湿,开郁等的妙品。故《仁斋直指方》有载,治脾痛胀满:草果仁二个。酒煎服之。

脾的问题解决了,那么谁来对付心腹之痛呢?

五灵脂,补益温通,对于心腹疼痛的治疗,那是相当拿手,广泛用于心腹淤血作痛,产后淤血腹痛等。很多此部位的疼痛方剂,它都是不能缺席的嘉宾。

对于五灵脂的归经,有说是肝脾经,有说是心肝经,无论哪种,均与肝经相关,这可从侧面解释为什么前述说肝病从脾治。所以医家选用五灵脂入此方,不是没有考量。

没药是地丁树的树脂,和五灵脂一样均如凝脂,凝脂一个特色就是润滑。车的链条生锈了,擦点润滑液可以让它跑起来。皮肤裂口生痛,擦点润滑液,可以让它愈合止痛。所以五灵脂与没药,搭档脂润,行气止痛。

脾气大到引起疼痛的人,正如前述,忧思伤脾,是为不乐。《普济方》载:治脾本虚,令人不乐。以草果延胡索,五苓脂,并没药等分为末,酒调三两钱,如探囊取物,信手拈走。这是平稳药,有此疾者。宜服。

运用本方之后,通闭解结、手到病除,治疗效果迅速,故名“手拈散”。

一个问题,此方如何制作与服用?

上药捣烂为细末。每服3钱,温酒调下。

一个提醒:本文意在分享,中医讲究辨证施治,用药请咨询医生哦。

Hello,伙伴们

(0)

相关推荐

  • 沿着神农氏的足迹之莪术

    蓬莪术感夏末秋初之气,而得土金之味,故其味苦辛,其气温而无毒.阳中阴,降也.入足厥阴肝经气分,能破气中之血.入气药发诸香.主积聚诸气,为最要之药.与京三棱同用之良.心腹痛者,非血气不得调和,即是邪客中 ...

  • 脾好,命就好;脾虚,命就虚!千年古方如何养脾救命?

    何为命?命者,生也,运也. 紧接着,我们看三味药,这就是白芍.桂枝和甘草.白芍,味酸,能够养阴合营,滋补肝血.桂枝,性味辛温,可以行阳化气.甘草,补中益气,味甘.这三味药,构成一个铁三角:甘草和桂枝搭 ...

  • 一个古方:活血定痛丸

    无论何种疾病,时间长了都会动到根本,也就是先天之本肾.故中医有久病及肾之说. 风湿这种邪气在体内时间长了,不仅影响气血运行,令血脉凝滞,还会最终进入肾中作乱,令肾生病. 由于肾主骨,腰为肾的家,故此病 ...

  • 一个食疗古方,补脾健脾醒脾,全面恢复脾胃功能,男女老少都适合

    谈及养生,药王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提到: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养生也.谈及治病,孙老先生再次提到,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一言以蔽之,药食同源之物,是上上之品. 山药就是这样的上上之品,食物跟 ...

  • 思邈今古方:长期肩痛别忽视乱治 找准几种常见病因

    肩痛,是骨科里面非常常见的一个疾病,但也是非常不好治疗的一个疾病.很多患者病情容易反反复复,好好坏坏. 作为肩痛门诊的主诊医生张有磊主任,对于运动医学和肩关节疾病有着十几年的经验,在他看来,有些肩痛患 ...

  • 治疗脾痛验方

    治疗脾痛验方    1.脾痛的治疗便方.用荔枝核为末,每服二钱,醋送下.数服即愈. 2.治脾痛胀满.用豆蔻仁二个,酒煎服. 3.心脾痛.用田螺壳在松柴火为烧过,研为末,以乌沉汤.宽散之类调服二钱,此方 ...

  • 一张古方,留住“脾精”,化解肠子总响,早晨拉稀【一点资讯】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中药学> 你好,我是中医 ...

  • 四味中药,心痛肝痛胃痛脾痛,全部除掉

    <是斋百一选方>,是宋朝王璆于1196年撰写的医方著作.共二十卷.现北京图书馆存有抄本. 王璆,南宋医家.字孟玉,号是斋,山阴(今属浙江)人,历任淮南幕官.汉阳太守.公余之暇留心医药,崇尚 ...

  • 古方清上蠲痛汤治疗各型头痛总结

    古方清上蠲痛汤治疗各型头痛总结 首席医学网 2007年09月17日 12:02:52 Monday 696 头痛的原因很多,祖国医学认为,头为"清阳之府"."诸阳之会&q ...

  • 神效验方“红枣膏”治心胃气痛

    南林巧用红枣膏     录自<陕西名老中医经验选> 业师南林,行医三十余年,一贯主张准确辨证,周密立法,严格选方,谨慎投药:反对大方重剂,杂乱无章.这里仅举一例,即可说明南老师治病能知常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