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远在中东的教堂,里面竟然有来自中国的圣母像,而且形似妈祖

又是一年圣诞节。

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的圣诞就相当于我们的春节,是一年当中难得阖家团圆、尽情狂欢的盛大节日。大红大绿的圣诞树、背着礼物的圣诞老人……你几乎找不到哪个节日,能像圣诞节一样可爱又活泼,充满了各种讨人喜欢的元素。
但其实,圣诞节本是一个宗教节日。众所周知,圣诞节是为了庆祝耶稣的出生而设立的。

到今天,圣诞节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外来节日,倒更像是情侣间表达爱意的契机、朋友间互送礼物的借口,亲人间团聚吃大餐的理由。当然,如果你们想感受最浓厚、最纯正的圣诞氛围,那我还是推荐你们去一些教堂。

每逢圣诞期间,教堂里都会有很多的祷告、唱诗活动。即使你不信仰宗教,也能从中感受到一份虔诚与心安。

今天我就带你们去一个以色列的天主教堂——天使报喜堂。

关于以色列这个国家,作家云也退写过一本书——《自由与爱之地:入以色列记》。在他的笔下,以色列充满了矛盾,贫瘠,富裕;安全,冲突;保守,开放……你根本想象不到,这些反义词竟然能同时形容一个地方。

以色列是世界主要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就在以色列北部,有个不起眼的小城——拿撒勒。
拿撒勒有多不起眼呢?就连《旧约》,以及一些中东史书都未记载,甚至在古代犹太地区声名狼藉。但这座小城却因耶稣基督的缘故而声名鹊起,成为不少基督徒心目中的圣地。
传说,拿撒勒是约瑟和圣母玛利亚的故乡,耶稣在拿撒勒附近的萨福利亚村,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

拿撒勒最瞩目的建筑,也是中东最大的天主教堂——天使报喜堂。

乍一听到这个名字,你们可能会觉得奇怪。

其实背后是有典故的。因为玛利亚在拿撒勒的报喜岩洞,接到了天使告知:她将因圣灵怀孕,所生的是救世主耶稣。于是天主教徒就在岩洞上建造了天使报喜堂,以致纪念。

现在我们看到的教堂建于1966年,是在同一地点上建立的第五座教堂。是的,你没有看错,第五座。
站在天使报喜堂的面前,抬头仰望。以色列湛蓝的天空之下,一座圣洁的教堂傲然矗立。仔细看你会发现,墙体的形制和砖石的颜色都有细微的差别,这就是之前几座教堂留下的痕迹。
即使岁月已远、风尘掩掩,这座凝集了人文之光的伟大建筑,还是用自己的方式,记载了过去的故事。
再看一眼地基深处的遗址,那是耶稣生活的年代,拿撒勒民居的遗址。

走入天使报喜堂,一瞬间的明暗交替让人极为震撼。内部分为两层,上层是1966年重建的教堂;下层则是不同时期的教堂遗迹,包括报喜岩洞。

先从下层开始慢慢看。

你真的不敢相信,外表那么雄伟壮丽的教堂,内里竟然是如此朴素的风格。灰白的水泥,充满了难得的真实感,这些都是历史留下的重重痕迹。

灯光并不耀眼,却也足够让人看清墙上的耶稣受难像。雕塑不大,色彩柔和得就像是刚刚从欧洲大画家笔下诞生一样。
表情、头发细节,每一处都让人叹为观止。

还有这样的雕塑,仿佛是金属的材质,从顶上悬挂而下,远远看着有几分像是耶稣受难像的样子,但细细看来又不是。

一座圣母玛利亚塑像被围栏隔开,一位牧师手捧书本静静地读着。

既然是教堂,窗户一定是格外好看的。红色的玻璃透出红色的光,正中则是一幅画。

下层还有报喜岩洞。

这里,是圣母玛利亚与约瑟订婚时的居处,也是天使向玛利亚报喜她怀孕的地方。而天使报喜堂,就是在此岩洞上修建的。

恍惚间你会觉得,宗教竟然也可以如此真实。

缓步走过教堂的旋转楼梯,墙上的彩色玻璃就像一幅幅精致的艺术画。踏着一级一级台阶,抬手轻触墙上的砖,你只觉内心都安静了下来。

楼梯尽头,屋顶就像是璀璨的星河一般。旁边的花窗透出红色的光,又像是旭日初升。
上层是后来修建的,看着非常豪华。
据说下层装饰简朴,象征耶稣作为人的谦卑;上层宏伟华丽,象征耶稣作为神的高贵。

绚丽的穹顶像万花筒一样在头顶张开,又像是树叶上细细的脉络。一圈彩色玻璃窗,将室外温暖和曦的阳光送进来。

一排排座椅排列整齐,尽头是宛如金字塔一样堆叠起来的花窗。随手拍一张照片,简直美到了极致。

看到这幅色彩绚丽的圣母像了吗,据说是美国赠送的,用阿波罗号的材料制作。
当然,最让我觉得惊奇的,还要数教堂四周的回廊。
回廊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只是墙壁上镶嵌着世界各国教会捐献的圣母像,富有不同国家的乡土气息,也体现了各自对神学思想的诠释。
你看,这一幅还是中国台湾赠送的圣母像,被描绘成中国渔民崇拜的妈祖形象。想不到,一个远在中东地区的教堂,竟然还能看到中国的圣母像。
也许各地的宗教所信奉的教义、信仰的神灵都不同,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都是源于人内心深处的力量。也正是这些精神力量,才能让人类无论在什么样的磨难面前,始终不屈吧。
这便是我在天使报喜堂所感受到的,最后也祝大家圣诞快乐!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