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当快药CEO王立成:做医药健康新零售, 从到店、到家多场景引领极致健康服务
从2014年开始,医药O2O概念持续火爆,入局者众多,既有传统的医药企业,也有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
但在发展过程中,医药O2O逐渐遇到需求低频、成本高昂、盈利困难等诸多问题。
尤其是去年,药给力资金链断裂的消息给医药O2O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一时间,大家都在思考医药O2O该何去何从?
叮当快药,作为医药O2O领域的第一批玩家,逐渐明晰了自己的打法,并打算将其分享出来,“赋能”医药零售,共享互联网+医药的红利。
日前,动脉网与叮当快药CEO王立成作了深入交流,了解了他对医药O2O的看法,以及叮当快药的最新畅想。
叮当快药CEO 王立成
一半火焰,一半冰
王立成毕业于山东大学金融专业,1998年参加工作,先后就职于百安居和家得宝,拥有十年线下零售经验。2008年,他离开零售行业涉足电商,先自己创业,后加入天猫,做了十年电商人。
回顾过往的工作经历,王立成总结为“十年线下,十年线上”。零售经历让王立成更注重线下业务基础,电商经历让其明晰如何运用流量及使用互联网营销传播手段,拼接起来就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零售”。
如今,王立成履职叮当快药已届半年,在注重线下与线上结合的医药O2O领域,王立成的过往职业生涯为其提供了决策基础。
如何看医药行业,王立成认为是“一半火,一半冰”。
火的一部分是医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增速超过了同期的经济增速,并且不会随着经济周期大幅变动,是一个恒久的朝阳行业;
冰的一部分是医药政策还不够开放,掣肘很多,同时线下药店租金成本非常高,加上医药本身是个低频的传统行业,跟互联网的距离还较远,新思想要进来并不容易。
“传统的玩家都把医药当成生意在做,而没有当成乐趣。在原有利益不受到动摇的情况下,行业的老玩家们不愿意尝试新东西。”
从北京的实际情况也可看出,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以医药零售来说,其市场化及连锁化率并不高,街边很多夫妻药店,本应被市场淘汰,或者进行连锁整合。
但囿于开店距离限制和整合成本,其能够保持微利经营而长期存在。可以说,医药零售新玩法和老传统在这个市场并存,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现象。
整合营销新玩法
履职叮当快药之后,王立成对叮当快药的打法也进行了思考。他说,叮当快药将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给药企和零售药店赋能。
其一是联手药企打造“C2B2M”模式供应链模式,其二是赋能线下药店,让其扩大服务半径,实现覆盖范围500米到3公里的跨越,并通过智慧药房系统2.0,重构传统药店的价值。
C2B2M的基础是叮当快药在2015年提出的“FSC药企联盟”,当时的构想是整合行业资源,联盟药企成员集中采购原料药、包装材料、辅料等,从产业链上游降低药品成本,减轻价格负担。
升级版的C2B2M在FSC基础上增加了线上线下的整合营销内容,叮当快药将利用医药O2O标杆品牌,发挥生态圈联动作用。规划伊始,叮当快药就与中美史克、西安杨森、汤臣倍健、同仁堂、阿斯利康等460余家中外药企达成了战略合作,并签订过亿的销售合作协议。
叮当快药与中美史克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整合营销,是叮当快药与药企合作的突破,既让叮当快药有了大品牌药厂的背书,又让互联网营销有了药企的身影,可谓多赢。
药店方面,叮当快药从2016年初开始推对零售药店的“智慧化升级”,即引入在线问诊、健康体检、极速送药等服务。经过一年推广,叮当快药智慧药店模式已基本成型,在今年初又推出了智慧药房2.0模式。
在此前的基础上,2.0模式的服务更细化、更清晰。以快速问诊为例,叮当快药通过与互联网医疗平台合作,在药店配置远程诊疗设备,用户通过此终端快捷问诊,并能凭电子处方直接购药。
叮当智慧药房全面接入互联网医院
叮当快药还与叮当中医合作,提供中医问诊、拍方抓药、饮片配送等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智慧药房的医疗服务能力。
叮当中医入驻叮当智慧药房
智慧药房2.0还帮助药店提升配送能力,承接线上订单之后,沙盘系统将订单地址与电子围栏结合,灵活调配运力,保证送达时效。智能调度中心将进一步优化配送资源,提升配送效率。
叮当快药将自身定位为O2O开放平台,整合上下游资源,无疑带来了非常好的联动效应。
把握用户“三维”数据
王立成提到,医药O2O实际上也可以进行“用户画像”。以叮当快药的用户数据为例,使用O2O服务的多为80、90后,年龄在27岁-38岁之间,其中又以女性为主,尤其是刚刚生完孩子的家庭妇女。
而购买的药品上,除了常见的感冒、胃病、个人防护之外,儿童药品也是热销药品。一些年轻妈妈在孩子生病之后要照顾孩子,无暇买药,送药上门是最方便的选择。尤其夜间送药,顾客的口碑非常好。
利用这些数据,就可以逆向对药品采购、仓储进行规划,全面满足订单需求。从供应链上来说,类似药品在叮当快药上卖得比较好,那么就拥有了对药企的议价能力,能够充分的挖掘价值空间。
王立成认为数据有三个维度,长宽深。长度指的是用户量的多寡,宽度指的是用户使用的场景,深度指的是特定场景下服务能够拓展的深度,这些数据的积淀和积累,是医药新零售的“灵魂”。而叮当快药将持续在这三个维度上进行拓展,丰富数据的价值。
另外是营销上的打法,针对的是80、90后用户,那么在营销方式上则可以尝试更“新潮”的方式,比如社交传播、话题营销等。叮当快药制作了针对年轻妈妈用户的专题广告,以及在地铁、APP上投放广告等,无疑不是出于对目标用户的精确判断。
叮当快药公交站牌广告
叮当快药还入驻了当下流行的外卖、生鲜O2O平台,比如百度外卖、京东到家、美团、饿了么等,紧跟年轻用户的习惯,也获取了稳定的流量来源。
“O2O是一种很新潮的生活方式,医药O2O也一样,我们的发展策略要符合这种趋势,始终抓住年轻用户。”王立成说。
赋能传统药店,是叮当快药另外一项非常重要的打法。如何赋能,就是对其进行改造,比如统一品牌标识、增加诊疗服务,配置检测硬件,信息化改造等。
叮当智慧药房门头
叮当快药主推的“智慧药房”,是赋能传统药店的一个缩影。动脉网在东城区灯市口叮当智慧药房体验发现,在该药店可以进行远程诊疗,诊疗服务由微医的乌镇互联网医院提供;还能进行一些基础检测,如体重血糖血脂血压等;该药店还能满足中医诊疗,代煎药等服务。
“既有到店的服务,也有到家的服务。O2O本来就是线上和线上结合的做法,智慧药房能够服务于不同需求的用户,更多层次的利用药店的资源,提高药店的坪效。”
坪效,是王立成考量智慧药店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他看来,O2O不是缺盈利模式,而是应该利用现有的资源把服务做到最佳,把坪效的产出做到最高,这样就解决了盈利点的问题。
用户到店或者到家次数多了之后,就能更好地了解用户的消费习惯,或者多元化经营,或者定制化开发产品,医药O2O的商业模式有多种可能性。
实际上,叮当快药已经根据女性用户的消费特点,与仁和集团合作开发了“蓝羽快燕”即食冰糖燕窝饮料,在叮当快药上进行售卖,月销量过万。
医药O2O如何破局
叮当快药在2014年由仁和集团在内部孵化,之后开始引入产业资本,2016年年末获得由同道资本领投的3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从融资规模上看,叮当快药的融资体量在医药O2O领域处于领先位置,在整个互联网+医药产业内也可排至前列。
从门店规模上看,到今年6月,叮当快药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郑州七个城市布局了超过200家门店,用户数超1000万,日订单超3万。
而从整个行业来看,医药O2O玩家正在受到各类公司的追逐,比如九州通旗下的好药师大药房,部分药店也能提供配送服务;平台类的企业则更多,如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等,均可接受药店入驻,让其承接线上订单;阿里健康成立了O2O先锋联盟,同样为传统药店提供了O2O的入口。
政策方面,监管层对医药O2O也多有鼓励。“药品流通十三五规划”就提到,支持药品流通企业与医疗机构、医保部门、电子商务企业合作开展医药电商服务,向患者提供非处方药的“网订(药)店取”、“网订(药)店送”等便捷服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此政策一出,业界即认为医药O2O迎来了春天。
但是在利好消息之下,医药O2O依然面临配送成本高昂,需求低频等不利因素。王立成也部分同意这种观点。不过,他认为这些不利因素不会阻碍医药O2O的发展,行业潜力仍在,关键在于如何应对。
对此,王立成举了一个例子佐证。他说叮当快药初期晚间的订单非常少,完全不能覆盖工作人员的成本,但还是坚持24小时送药。
叮当快药为什么要做,就是要让用户建立对叮当快药的信任。建立了品牌效应之后,用户会多次使用,使用次数增多之后,自然更够找到价值点。
28分钟极速送达,夯实到家服务基础
王立成多次强调“消费场景”的概念,他说,到家是消费场景,到店也是一个消费场景,在这两个场景中,叮当快药通过对服务的升级,对传统药店的改造,为这两个消费场景提供了更多消费模式,消费模式增加之后,能够更加了解用户,为其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换句话说,只要拥有了足够多的用户及较高的用户黏性,商业模式自然水到渠成。
采访最后,王立成对动脉网表示,叮当快药的目标和愿景是“引领极致的健康服务”。
拆解来看,“引领”指的是叮当快药将持续创新,拓展更多互联网+医药的玩法,引领潮流;“极致”指的是叮当快药不做浅尝辄止的尝试,要真正解决医药零售的痛点,全面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健康服务”指的是叮当快药的定位不是一个单一的医药销售公司,而是为用户提供大健康产品及输送大健康服务。
从药品配送到提供大健康产品,再顺势延伸到健康服务上,叮当快药的模式越来越多元化,对医药O2O玩法也更有参考价值。
文|高康平
微信|changyoudashijie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tg@vcbeat.net
点击进入动脉网知识库,创投趋势报告一网打尽
近期阅读
★ 国务院宣布试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支付和控费市场要火?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