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报告】2017年主产区玉米考察报告
一、考察背景
2017年大宗商品市场风起云涌,价格变幻莫测,供给侧改革成为推动黑色、有色价格大幅上涨的重要因素。而伴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化,农产品是否也蕴育着新的市场机会?
当前国内玉米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随着新季玉米即将上市,玉米市场化改革将进入新的时期。虽然包括陈粮库存在内等影响玉米市场的一些老因素依然存在,但市场更关注是玉米面积持续调减和玉米消费不断扩张对国内产消平衡产生的影响。新年度玉米产消拐点是否已经来到?玉米后期会否成为国内期货市场的“明星”合约?
种植面积调减、旱涝灾害频发对2017玉米产量的影响?环保生态背景下饲料养殖企业生存状况?产能扩张趋势下深加工企业竞争压力?针对这些问题,由大连商品交易所支持,中华粮网和国信期货联合举办的 “华北黄淮玉米考察”活动于2017年9月4日启动。而由中华粮网自行组织的“东北玉米考察”活动于2017年9月11日启动。为期两周的考察活动将分别聚焦田间地头、加工车间,与种粮农户、产业企业等市场主体沟通交流,了解真实产情,把握市场趋向,助力企业制订经营策略,寻找农产品投资机会。
二、考察路线
三、考察说明(暂略)
本次考察地区虽然涉及的省份包括了华北地区的河南、河北和山东,东北地区的吉林和黑龙江等省区。但由于时间有限,所考察地区样本数量较为有限。为了增加结论的代表性,我们在实地考察之外,也组织人员通过电话调查等其它方式对其它产区进行了生产、市场等方面的调研,以增加考察的全面性。另外,由于本次考察正值大部分玉米已经或即将进入灌浆时期,其单产水平仍将可能受到不利天气的影响而存在不确定性。
四、考察实录(粮网会员可联系市场人员。)
五、考察结论
1、主产区玉米长势总体较好
虽然由于不利天气因素,部分地区玉米生长受到影响,单产水平可能低于去年,但考察区域2017玉米长势大多好于上年,因此预计国内玉米平均单产水平将明显好于上年。
2、玉米播种面积继续减少
受种植结构调整及比较收益等因素影响,除考察区域部分种植面积与上年持平之外,大部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同比减少,减幅不一,部分地区减幅较大。因而预计2017年玉米种植面积同比将继续减少,预计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减少幅度或在2500-3000亩。
3、深加工开工率明显提升
受玉米价格回落等因素影响,从去年四季度以来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明显提高,但企业之间有较大差异。除受环保等因素影响之外,部分深加工企业产能利用率一度达到100%。
4、饲养企业继续承受环保压力
饲料养殖企业从去年四季度以来承受较大的环保压力。特别是中小饲料养殖企业产能下降明显。但规模企业投入产出比提高,并且在市场上显示出更明显的优势。
5、今年玉米开秤价格将高于去年
受2017年玉米播种面积继续下降影响,市场普遍预计2017年产玉米开秤价格将高于上年水平。一方面是受去年玉米价格上涨的影响;另一方面,需求的增加引发市场对后期玉米价格上涨的预期。
六、新年度玉米供需形势分析
1、国内玉米进入产不足消时期
随着国内玉米种植面积的调减及国内玉米消费的不断扩张,国内玉米供需关系正在发生变化。根据中华粮网数据,2017/18年度,国内玉米可能进入产不足消时期,即当季玉米产量难以满足当季玉米消费需求,国内玉米供需平衡需要通过投放结转库存来实现。在此背景下,未来几年国内玉米总库存总体将呈现减少趋势。
2、玉米库存规模依旧庞大
从2017年5月临储陈玉米开始投放市场以来,截止8月15日临储玉米累计成交约4560万吨。临储陈玉米库存也从高峰时期的2.36亿吨降至约1.9亿多吨,临储陈玉米库存规模依然庞大,去库存依然任重道远。另根据中华粮网数据,预计2016/17年度国内玉米期末库存约为2.6亿多吨,库存消费比超过120%。受国内产不足消关系变化的影响,预计2017/18年度国内玉米库存水平将继续回落,特别是临储陈玉米库存出会出现明显下降。后期库存仍将对国内玉米市场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
3、玉米进出口进入相对平衡期
随着国内玉米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国内玉米价格逐渐靠近国际市场,国内外玉米市场联系再度开始恢复。受此影响,国内玉米进口量呈现减少之势。根据海关统计,从去年10月截止今年7月份为止,2016/17年度累计进口玉米184万吨,同比减少130万吨。由于2016/17年度是国内玉米市场化改革的第一年,受国内供需及一些惯性因素的影响,玉米进出口贸易正常化也处于起步阶段。预计随着国内玉米价格形成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内玉米进出口贸易将进入正常时期。从2017/18年度来看,国内玉米出口可能逐渐恢复,而玉米进口有可能继续减少,国内玉米进出口进入相对平衡期。
4、玉米替代品进口进入常态期
继2015/16年度国内玉米替代品进口出现大幅度回落之后,2016/17年度包括高梁、大麦、木薯干、DDGS等在内的玉米替代品进口整体减少幅度有限。根据海关统计,从去年10月以来截止今年7月,国内累计进口高梁为455万吨,同比减少 255万吨; 累计进口大麦638万吨,同比增加182万吨;累计进口木薯干624万吨,同比减少20万吨; 累计进口DDGS73万吨,同比减少273万吨。可以看出,除DDGS和高梁出现较大幅度减少之外,木薯干进口同比基本持平,而大麦进口还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增加。除了DDGS因反补贴反倾销措施的影响出现大幅度降低外,其它替代品进口整体降幅不大。其原因一方面是2016/17年度这些替代品进口价格优势仍然存在; 另一方面可能与消费惯性有一定的关系。展望2017/18年度,受价格因素影响,预计2017/18年度替代品进口量会小幅减少,国内玉米替代品进口将进入常态期。其数量多少将取决于国内玉米价格与国际市场替代品价格的走向。
5、饲用玉米消费将有一定增幅
根据中华粮网玉米平衡数据显示,预计2016/17年度国内玉米饲用消费出现明显增幅,预计饲用玉米消费量将增加1300万吨至13300万吨。其增幅并非主要因畜禽存栏规模扩大导致,大部分是由于玉米价格下跌而导致的饲料中玉米用量增加的原因。从2017/18年度来看,由于环保因素的影响,预计新年度畜禽状殖规模虽会有所增加,但增幅将会受到限制,因而预计新年度饲用玉米消费量的增幅将会受到影响。初步预估2017/18年度国内饲用玉米消费量将较上年度增加500万吨至13800万吨。
6、工业玉米产能扩张势头明显
工业玉米消费的扩大成为2016/17年度国内玉米消费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中华粮网供需平衡数据,预计2016/17年度国内工业玉米消费增加900万吨至6200万吨。从2017/18年度来看,受产能扩大及其它因素影响,预计新年度国内深加工原有产能开工率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不大,工业玉米消费增幅将主要来自于新增产能的投产因素。综合各种因素分析,预计2017/18年度国内玉米工业玉米消费将较上年度增加700万吨至6900万吨。
七、后期走势预测
(一)关注因素
1、新季玉米减产幅度有多少?
与对2016产玉米产量减少幅度的争论一样,关于2017年玉米减产数据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这其实更多的是缘于对种植面积减少幅度的争论。从当前市场相关机构对2017年产量预估的数据来看,大部分机构预计2017年玉米总产量将减少,但减少幅度将明显低于2016年。原因主要是除了2016年面积出现较大幅幅减少之外,由于玉米产区受灾性性天气影响较大,玉米单产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在紧平衡供需形势下,当年玉米产量对市场的影响份量将明显增加,因而,2017年玉米产量实际情况需重点关注。当前我们初步预估2017年国内玉米总产量将减少800万吨。
2、政策性收购(类似一次性储备)是否还收购?
2016/17年度是玉米市场化改革的第一年,为了防止农户售粮难,国家鼓励国有粮食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在此背景下,中储粮总公司进行了玉米一次性储备的收购。由于2016年玉米供需关素的变化,后期的国内玉米市场走势验证了2000吨的收购量对市场产生了明显影响。2017年中储粮的政策性收购(一次性储备)是否还会继续将会对新年度的国内玉米市场产生明显的影响,需要关注。当前我们初步预计除非发生新的卖粮难现象,新年度继续这类政策性收购的可能性较小。原因一是当前国内玉米产消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二是市场化改革背景下,非特殊情况国家这类收购应该会非常谨慎。
3、东北加工企业补贴是否会变化?
2016/17年度除了玉米价格下跌的因素之外,东北饲料企业和深加工企业补贴对改善东北盈利状况,提高企业开工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显然这种补贴只能是特定背景下的产物,因为它与市场化改革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如果说东北临储收购背景下的加工企业补贴是抹平临储政策对东北企业成本提升的一种手段,那么2016/17年度的补贴我们只能理解为是因为市场化改革的第一年,为了扩大当地消费而采取的一种非常措施。因而,这种补贴不具有持续性。在产能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深加工企业补贴是否会有变化将会直接影响东北企业的开工水平。当前我们初步预计新年度东北加工企业的补贴有可能弱化或取消,至少补贴弱化的可能性较大。
4、深加工产能的投产比例?
随着国家对深加工产业政策的转变,玉米深加工产能扩张势头明显。根据市场调查,北方玉米主产区玉米深加工将进入扩大时期。据不完全统计,至2018年底预计将有约1500万吨的新增产能将完成。新增产能的增加无疑将扩张国内玉米工业消费数量,因而对新增产能的投产需密切关注。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深加工产能的大幅扩张,产能的消化可能会面临着新一波的问题。除了国内市场,如何推动产品向国际市场扩大将直接影响国内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否则伴随着产能的扩张,深加工行业开工率的整体下降将不可避免。另外,也不排除某些地区的所谓深加工产能的扩大存在“风声大雨点小”的可能,因而要关注实际落实情况。
5、玉米出口量会否明显增加?
历史上我国曾是传统上的玉米出口大国,出口一度成为调节国内玉米产销余缺的重要手段。伴随着国内玉米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完成,国内外玉米市场联动将进入正常的市场化轨道,国际贸易将可能再度成为调节国内玉米余缺的重要手段。当前陈玉米库存依然庞大,随着临储陈玉米市场化销售的实施,将打开陈玉米出口这个重要渠道。陈玉米出口有可能成为国内去玉米库存的又一重要手段。从新季玉米来看,如果价格合适,也将具备出口的可能性。因而预计2017/18年度有可能成为我国玉米批量出口的一个开始。
(二)后期预测
1、新季玉米价格底部将抬高
一方面2017/18年度国内玉米面积在继续调减,国内玉米总产量在继续下降。另一方面国内玉米消费预计将继续增加。虽然根据前文分析仍存在影响玉米市场价格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但新年度国内玉米供需将进入产不足消时期。受此影响,预计新产玉米市场价格底部同比将会抬高,从而对国内整体玉米市场价格走势提供支持。
2、临储陈玉米销售将继续影响市场
2016/17年度新产玉米上市后,为了避免临储陈玉米库存对国内玉米市场形成打压,国家在当季玉米上市后暂停了临储陈玉米的拍卖,直至2017年5月之后才开始投放临储陈玉米。预计2017产玉米上市之后,国家还有可能会阶段性暂停全部或部分临储陈玉米的投放,但暂停期限可能不会固定,暂停时期有可能会根据市场变化而动态确定。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新年度国内玉米供需已经发生了变化,新的市场环境下需要增加临储陈玉米投放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将临储陈玉米在年度后半期集中拍卖,给出库形成了较大的压力。但不管临储陈玉米投放方式或节奏如何变化,陈玉米库存仍将在年度国内玉米市场运行中发挥重要的影响。
3、把握国内玉米市场的结构性和阶段性机会
一方面是产不足消的年度玉米供需新格局;一方面是庞大陈玉米库存的压力。这就注定了新年度国内玉米市场面临着下有支持,上有打压的态势。在此格局下玉米结构性和阶段性机会出现的可能性会更大。从结构性来说,一是新陈玉米的价格及优劣玉米的价格差异; 二是不同区域玉米供需而导致价格的差异。从阶段性来说,一是指新季玉米上市后的不同时期价格的差异;二是新陈玉米不同对接方式可能形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