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六认真”解读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要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确保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过程中,认真落实好教学“六认真”是关键。
一、备课:
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对教师的备课要有严格的要求。
1、教师备课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或大纲)教材,掌握教材体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要依据《课程标准》(大纲)深入研究教材,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阅读有关的参考资料,遵循教学的规律,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做到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案,备课做到“四有五备”:脑中有课标(或大纲),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教法。备《课程标准》(或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2、认真组织教师的集体备课活动,发挥教师群体的作用。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学校每周至少组织一次由教研组或年级备课组组织的集体备课活动。主要内容:检查本周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或教师个人备课情况,研究教材的重、难点,研究教法和学法,研讨教学目标达成,作业量,教学进度等情况。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作用。
3、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备课时一定要先做一遍。理、化、生、自然、科学等学科应做的实验,备课时教师要做好必要的设备、器材准备,如实验仪器、教学挂图、实物、模型、电教器材、小黑板等,并亲自操作,以确保课堂教学及实验的成功。
4、认真撰写好教案教案的详略可根据教师的基本素质来决定,学校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作为新教师或年轻教师,学校必须要求书写详细规范的教案。教务处定期要对教案进行一次检查,查后应书写批语、注明检查人、日期并签章,不能以课本、资料上的评注、圈点来代替教案,也不能以教参或其它资料上的《教案选》来代替教师的教案。
二、上课: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做到:
1、教师必须按课表上课,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上课前教师要做好准备工作,如教材、资料、备课本、书写工具、演示仪器、教具等,教师必须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课堂上不得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教师一旦进入课堂,不允许中途出入,不允许在课中令学生出教室为教师提取教学用品。
2、举止文明,穿着大方,仪表端庄。不穿奇装异服,不留怪异发型,课前不喝酒,上课时不穿拖鞋和背心,不吸烟,不坐着上课,不讽刺、挖苦、打骂学生,不能以任何理由轰学生出课堂。有研究表明:在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教师的思想品质、教育热情、工作态度、教学作风、课堂教学管理能力、教学应变能力、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性格特征等非智力因素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常常是非智力因素成为课堂教学的严重障碍。因此提倡教师力求以慈祥的笑容面对学生,以和蔼的目光关注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
3、教师要端正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中应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积极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
4、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人际关系的过程,“教”与“学”在课堂上实际上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才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教学活动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注重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5、教学过程中要讲普通话,语言要准确、简洁、生动、形象,能准确表达教学内容、板书要工整,作图要准确、美观,演示操作要正确无误。
6、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全程自我反思,认真书写教学后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布置与批改作业布置与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必须注意:
1、按照课程标准(或大纲)、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练习。练习设计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二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三是拾级而上,有一定梯度。四是注意开放式作业的设计。课外作业份量要适度。坚决制止打题海战术和以作业惩罚学生的错误作法。
2、注意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的方法,严格要求学生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耐心辅导。
3、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讲求实效。课堂作业要及时批改、课外作业要根据年级和学生实际,以全收全改为主,适当采用互查互改,轮流抽改,集体订正等方法处理。对作业中的错误要及时纠正,对反映出的典型错误要作好记录,分析原因,及时讲评,查漏补缺。鼓励探索作业批改方法的改革研究。
四、辅导: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应该做到:
1、课外辅导工作要纳入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研组计划。辅导是培养学生才能,提高学困生成绩的有效措施。辅导要有的放矢的进行,反对不讲效果的加课。
2、课外辅导要及时、经常、有计划,不要等问题成堆再去解决,要确定对象,明确内容、方式、时间等。
3、辅导不仅要摸清学生的知识基础,而且要关注学生的身心状态,建立学生档案,注意因材施教。既满足优等生的特殊需要,又要使学困生的成绩不断提高。教师要通过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感,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辅导。辅导要讲究实效,注意总结经验,改进辅导方法。
4、指导好课外阅读。学校要办好图书室、阅览室,各班可组织图书角,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料。
五、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校必须重视。
1、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相辅相存,对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要有课外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安排,教师要有课外活动的辅导计划和活动方案。
2、课外活动的内容,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学校师资、物质条件和当地人文地理环境,结合校本资源的开发而确定。一般地要安排科技活动、社会、自然学科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课外阅读活动、调查、访问、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活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重在活动性、实践性、自主性,力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要加强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课外活动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可自愿组织多种科技小组、兴趣小组。另外还可以在学校和教研组的安排下组织课外集体活动,如:科学讲座、读书会、心得报告会、诗歌朗诵会,书画展、科学晚会等活动。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使学生的素质在课外活动中得到提高。
六、考试和考查考试和考查是课堂教学效果的体现,学校应该充分关注
1、检查学生的学业成绩,可采取考试、考查的办法进行,要重视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查(作业、课堂答问、实验实习等),抓好单元检测并及时反馈、设计好平行性测试、及时弥补。期末考试要有面方式和笔试内容,在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的基础上,采取等级评定的办法,给学生的学习水平一个公正的评价。
2、期末考试除参加区或开发区的调研考试之外,也可由学校命题,统一组织。考试命题要严格按照课标(或大纲)的要求,注重双基,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考试要严密组织,讲求信度,考后要做好试卷的评阅,分析和讲评工作。
3、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是一项严肃而又艰巨的工作,教师要积极探索科学的评价方式,不断改进学科学习质量评价的方法,每期写出一份学生学习质量分析报告,认真填写《素质发展报告书》,提倡建立学生学科学习成长袋(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