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道御膳还不够吃?只因这道老祖宗规矩,清朝孩子夭折率高
我们常常说“满汉全席,唯有皇上才能有机会享用!”
回顾上下五千年里,
清朝帝后饮食能称得上“中国宫廷之最”,
无论是食物的色、香、味还是饮食搭配,
都能达到历史上的巅峰。
据清代内务府档案中,
就记载皇帝每餐都得需要20多道菜肴,4种主食以及两种粥或汤,
就连当年慈禧太后一顿饭都得上百道菜,
而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回忆,
他6岁那年逊位前夕,
一顿早饭的菜品也有口蘑肥鸡、三鲜鸭子、五绺鸡丝、羊肉丝等数十品,死撑着帝王的面子。
然而,为什么这么丰盛的菜肴,皇帝却会营养不良呢?
不少历史爱好者都发现明朝皇帝画像个个都虎背熊腰,
而对比清朝皇帝画像却闲的瘦的多了。
尤其是清朝最后两位皇帝----
光绪和溥仪二人更是营养不良,骨瘦如柴。
对比民间吃不饱饭来说,
皇帝应该不愁吃穿,为何还会如此营养不良呢?
实际上,最根本问题还是用餐程实在太过于繁琐!
皇帝用餐都会有一套必须谨遵的程序,
饭菜从出炉开始,
经过一道一道工序最终摆在餐桌上,
这时间一长,美味和营养都有所丧失,
碰上大热天更无法保持原有的新鲜。
摆在餐桌上,皇帝也不能第一个动筷子。
还得需要太监现在每道菜上放一块银制的试毒牌,
以检验饭菜是否有毒或变质。
经过检验后,
太监再亲口将每道菜先尝一口,
确保无误后皇帝方可用餐。
多吃几口真的很难!
清朝饮食制度是一日两餐,
早餐是现在的6点-8点,而晚餐是下午的2点-4点,不吃中餐。
皇帝用膳时,
若遇到自己喜欢的菜色时,都无法连吃三口。
一旦过了三口,太监会毫不犹豫将菜都撤走,
并且十天半月之内这道菜都无法再次出现。
在皇帝的膳桌旁还要另设一个几案,以备赏赐。
皇帝用膳后,剩下的食品可以分赐给他人。
吃个饭都跟打仗似的,这胃能受得了吗?
清朝皇族的生活观点人认为,
与其吃饱撑着,不如“净饿”挨着,
这样反而会更有利于健康。
因此,满清皇室也就形成一个不成文规定:
小时候孩子不应吃太饱,甚至还需要可以“饿”着。
因此,皇帝在小时候饮食上常被严格要求,
饮食上没有得到应有的营养支持,
身体机能在发育时就受到局限,
进而影响后期的身体健康以及肠胃调理。
这也导致了为什么最后晚清的皇帝大多都身体虚弱,
而且也有严重肠胃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