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民间故事集综述

鄂州,地处长江中游位于武汉黄石之间,它以久远的历史,瑰丽的山水,丰腴的资源,发达的交通而著称。尤其是三中全会以来,她一改旧貌雄姿焕发,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长江经济带上,在中部崛起的战略计划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八十一公里长的江岸线,左控肥庐、右连襄汉。城区,江、城、湖、山四位一体;农村,河湖港汊,星罗棋布。构成鄂东地区一个特殊的地理风貌。丰富的铁矿、非金属矿、煤矿、水产等资源,使鄂州成为长江中游冶金走廊、机械走廊、建材走廊、鱼米之乡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今,她正沿着加快长江中游沿岸地区的开发宏伟目标开拓前进。

  鄂州。历史悠久,在遥远的古代就有樊国、鄂都、鄂国、鄂邑、鄂郡、鄂县之名,可谓是悠悠鄂史四千年,大浪淘沙任评说。三国时,吴王孙权为兴东吴霸业,曾经在这里建都(公元221年),称帝(公元229年)改鄂县为武昌,并设武昌郡。从此,武昌之称,世代沿用竟达一千六百九十余年,故史称楚东门户吴晋重镇。应该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古老的鄂州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一是西周--扬越的经济中心(见张证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年);一是三国--吴王孙权称帝建都之地,这两个时期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后来鄂州的文明和进步奠定了基础。正如高尔基所指出的:人民不仅是创造一切物质价值的力量,人民也是精神价值的唯一永不酤竭的源泉,无论旧时间就美还是就创作天才来说,人民是第一个哲学家和诗人。长期以来鄂州民间早就流传着这样的美谈:一贤、二仙、三阁老,四峰、五王、白雉山,长港、花马、鸭儿湖,鏊鱼眨眼沉高塘,金银铜铁五宝俱全,外找一棵八宝锦树。这些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传说,虽不足以概括鄂州的精华所在,但就其人文景观和地下宝藏而言,其形象性、立体感无疑凸出画面跃然纸上了。本书所选编的二百六十余篇故事,是从六十余万字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中拮取出来的。这些用田螺、贝壳、山花、小草编织起来的神话传说和故事,大都质朴优美,想象丰富饶有风趣,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给人以民间艺术美的享受。

  鄂州的民间故事,神话偏少而以传说故事、生活故事居多。

  传说是历代劳动人民,围绕一定的历史人物、事件和地方名胜、自然风貌以及社会习俗等构成的故事,按类可分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地方风物、民间工艺、土特产、花鸟虫鱼、宗教习俗等。其中,地方风物和历史的人和事的传说尤为丰富覆盖面也大。我们把它划为两大色彩区,第一大色彩区由西山名胜、三国故事、文化名人组成,如吴王试剑石、石门开、孙权种瓜、葛洪炼丹、张裕钊的传说等;第二大色彩区由湖光山色、田园景观、传奇人物组成,如沉高塘的故事、卷尾巴龙看娘、三山的传说、血染红莲池、三刀砍不死汪国源、张裕钊的传说、陈中孚的传说、吹吹打打迎闯王等,这两大色彩区组成的近百篇故事,自然是五光十色,绚丽多姿而且内容十分丰富。

  山水的情趣。鄂州的山山水水是富有诗情画意的。以著名旅游胜地西山风景区为例,,她融山石园林、寺庙建筑、吴王胜迹、名人字画以及经典史实、宗教文化等名胜古迹三十余处,与长江古城、南湖连成四位一体,有雄、奇、旷、幽、秀、险自然景观之美,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之为王畿、帝里、绝幽胜处,人间仙境,借景抒情,情动于中。反映了历代劳动人民,对于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故乡热土的眷恋之情。他们抓住这些自然物的某些形貌与特证,通过联想和夸张、虚构的手段,与现实生活紧密联起来,成为优美动听的佳传。如风景秀丽的梁子岛,犹如海市蜃楼那样在云雾缭绕之中若隐若现;不让小姑山独秀的观音阁屹立在烟波浩淼之中,因鳌鱼之神托,能随随水涨随水落;就连一汪山泉因夜佛生光而取名菩萨泉,此泉色白味甘凛,四时不枯阔,可用来制饼煮茗,且茶满而不溢,还可浮镍币。鄂城区东行三十里,有一麻羊垴,传说太平天国的一捎人马,被清兵追杀到麻羊垴而躲入寺内,眼看无处可逃,忽然天降漫天大雾,整个麻羊垴被笼罩得若隐若现,追杀的清兵因不识路境竟连人带马摔死在山沟里,所以后来那座麻羊寺又叫云盖寺,那条埋清兵的沟叫埋马沟。可见这些解释地名的传说故事,往往是抓住一刹间的自然现象进行大胆的联想,巧妙的粘合与胶着,从而增强了山水风物的自然美,激发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起义军的足迹。明清时期,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农民运动席卷全国。从公元1637至1852年,以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杨秀清为主的农民起义军,曾两次攻克湖北省武昌(今武昌),一路之上,途经鄂城、左岭、葛店、庙岭、卸甲、樊口、华容金牛、保安等地,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与支持,因而留下了义军辗转的足迹。如上屋锣(罗)、杨喇叭湾、卸甲嘴、下马嘴、失马港等遗址。吹吹打打迎闯王记载了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义军首领张献忠挥师攻克武昌(今武昌)途经鄂城(今鄂州)受到人民群众敲锣打鼓夹道欢迎的故事;血染红莲湖,叙述了太平军在庙岭红莲湖与清军浴血死战的故事。对义军英勇奋战不幸惨遭杀戮作了真实的反映,给予极大的同情,鲜血染红了湖水,染红了荷杆、菏花,连结的莲子也是红的,富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英雄人物的诗篇。鄂州属滨湖之区,外有滚滚长江,内有星罗棋布的河湖港汊。每遇江水上涨山洪爆发,樊湖人民深受其害。据史料记载,仅前清两个世纪,(公元1646--1875)特大的洪水发生了43次,较大的旱灾24次,水涨时,江湖汇而为一,船行城上,大旱时则颗粒无收······民食菱茨殆尽,逃亡过半。若有朝廷官员查巡,则老壮诉于舟,童稚呼于水,妇女拜于岸,号哭之声震动山谷,湖波皆沸。为了根治水患,鄂州人民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斗争。一些水灾传说的故事,如沉高塘、长港的来历、落气丘、七县搭一州,十年九不收、驮着草鞋告状、三刀砍不死汪国源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客观存在,同时也歌颂了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英雄人物。汪国源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曾帮助私塾先生烧火做饭,因痛恨朝廷官府不顾水灾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以大无畏的精神,非凡的组织能力,敢当出头鸟,组织樊湖人民修筑樊口大堤,同水害官害作斗争,屡遭官兵追捕,虽几次脱逃,最终被官兵杀害于黄州府。但是,由于樊湖人民长期坚持斗争,西太后最后才被迫改变旨意,派员督修樊口大堤。一百多年来,七县搭一州(指鄂城、武昌、大冶、咸宁、通山、阳新、黄冈、兴国洲)人民的宿愿得以实现可以说,以治水英雄汪国源为中心的一组故事,记载了西太后向人民让步的这一真实历史,至今广为流传。

  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在一些反映历代的大型水利工程和兴建古城池、宫殿的故事中,如修吴王城、武昌宫,江心修观音阁、高山建寺庙以及开河凿港等。这些工程的完成,有些故事最后虽归结人神合一,但人民的力量是主要的。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人民群众要完成这些工程是相当不容易的。于是他们幻想神仙精灵的帮助,如鸡鸣阙成、长港的来历等,这些故事就是把天随人意神解人急的幻想,与人民的意志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工程的完成出现超人的奇迹,这是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战胜困难的一种自信心的艺术表现。

  三国的故事。《三国演义》的故事家喻户晓世代相传,它以广阔的历史背景,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史诗般的艺术魅力而赢得世界人民的热爱。然而,这部惊世的文学巨著,是在千千万万个民间故事的基石上建树起来的,而这些民间的三国故事似乎世代相传生生不息,《三国外传》的出版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本书所选编的一组三国的故事从不同的侧面,对孙权这个帝王的形象进行描绘和塑造,如孙传种瓜、最多给你一块石头、拆迁武昌宫、孙传种麻、不能小看一兵一卒、鸡鸣阙成等,尽管故事内容褒多贬少,有歌功颂的的一面,但有些故事的雏形是与史料记载是相符的。如大胆启用年轻人为将帅,赤壁大战之后,尚能体血民众以及注意发展农桑,以充国库之虚等方面,人民群众是肯定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孙权称帝建都于武昌,大修城池宫殿,带来千户移民,使武昌迅速发展成为长江中游的经济中心;另一方面,武昌当时不是主要战场,人民少受战乱之苦,加之又注意发展农桑,人民多少得到一些好处,所以鄂州城乡至今还保留二十几处孙吴遗迹。可见人民群众尊吴的倾向性十分明显。当然,他们不可能象历史学家那样,对历史和历史人物进行全面的的考证和评定,而是从历史的一个侧面,从人物的一个闪光点,凭借自己的感情和愿望,进行虚构、取舍、幻想、夸张等艺术手段,来反映人民群众朴素的历史观。

  传统的习俗。这种类型的故事比重不大。一些故事题材也是全国通用型的,如灶王爷的故事,土地菩萨的传说,以及其他一些民俗节日的故事。但由于不同地区的人民群众在思想观念、心理状况、文化素养以及信仰崇拜上的异同,因此同一风俗习惯,也要随乡入俗而不断发生变化,以致派生出种类繁多的传说故事来。如灶王奶奶、信你的话没缸灶住、土地庙为什么只那么高?等。建国前,华容区有四个乡镇群众,每年的三月二十五、七月二十四这两个日期,都要举行盛大的张菩萨会,以纪念唐安史之乱中死守雎阳城的张巡。尤其是七月二十四日,这种盛会的规模、文化氛围、娱乐作用,可说是盖过当地所有的民间传统节日,甚至比年节、元宵节还要热闹。据初步考察,这种民俗盛会史实,源于一千多年前的河南商丘,而鄂州却是演变成这种民俗节日的传承要地。可见。人民群众对于识别忠奸、崇敬贤臣勇将的心理愿望是相通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