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7亿人的消费市场下,眼镜业“暴利”,却并不赚钱
虽然“暴利”
但“不赚钱”
据《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数据显示,若没有有效的政策干预,到2020年,中国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患病率将增长到51%左右,患病人口将达7亿。
高近视率,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使军工、高精职业没有合适人才履职。
在许多人看来,近视人群的必需品——眼镜,是一个“暴利”的行业,但其实,尽管是“暴利”,眼镜店却也“不赚钱”。
“不赚钱”
博士眼镜(300622)是A股唯一一个连锁眼镜店上市公司。从其财报中,能够窥见不少眼镜行业的经营现状。
据博士眼镜2018年报显示,2018年,博士眼镜实现营业收入5.66亿元,同比增加20.1%。可其扣非净利润仅有4838万元,虽然同比增加5.73%,但扣非净利润同营业收入比例仅为8.5%。
同时,相对于5.66亿元的营收来说,扣非净利润的绝对值也没有超过5000万元,远远谈不上暴利行业。
甚至可以说,博士眼镜“不赚钱”。
作为A股内唯一一家连锁眼镜店上市公司,博士眼镜在国内眼镜零售行业长期占据前三位置。而博士眼镜的营收状况可以说就是一个眼镜行业的缩影。身为业内的佼佼者之一的博士眼镜都不能实现高净利润,业内的其他企业,想必状况大多也是相似。
但实际上,说眼镜是暴利行业也是有其原因的。如果对眼镜行业有所了解的就知道,无论是镜片,还是镜架,它的采购成本、拿货价格往往相对于售价来说,都很低。甚至售价两三千元的眼镜,其实际的拿货成本可能连100元都不到。
“暴 利”
午茶君未查得2018年具体采购单价,但在博士眼镜的招股书中,眼镜的采购单价有明确提及。
在招股说明书中,博士眼镜展示了其2014至2016年三年的采购成本数据。
2016年,博士眼镜采购单价中,镜架平均89元/副,镜片平均29元/片。
而在2014年,镜架采购平均103元/副,镜片采购平均43.7/片。采购单价呈逐年降低的趋势。
采购成本低,并不意味着售价低。
据博士眼镜招股书显示,2016年,镜架销售单价为434.23元/副,而镜片为241.23元/片。以此来计算,一副眼镜配置下来,价格需要近1000元。
从100元进价,到1000元售价,加价率达10倍。
同时从博士眼镜2018年财报数据来看,2018年博士眼镜整体毛利率为74.12%,而镜架毛利率为74.12%,镜片毛利更是高达85.58%。
这么高的毛利率,可以说堪比茅台了(茅台毛利率约90%)。似乎,眼镜行业确实是一“暴利”行业。
“怪 圈”
以博士眼镜为典型来看,似乎眼镜零售业陷入了一个怪圈:毛利率高,加价率达10倍,堪称“暴利”,但企业的营业净利润率却不到10%,企业“不赚钱”。
实际上,虽然较于进价来说,售价的加价确实很高,卖得很贵,但确实也没有赚钱。
从博士眼镜2018年财报来看,博士眼镜销售费用达2.8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一半。
在2018年财报中,并没有2.88亿元销售费用的明细构成。但午茶君查到了博士眼镜招股书销售费用构成细则。这里,以招股书数据作参考。
据招股书数据显示,人力成本同房租成本占据销售费用的最大比重。2016年,两项占比分别达40.19%和50.67%。
同时,据博士眼镜2018年年报显示,2018年,博士眼镜共有直营店377家,其中新开直营店66家。
而近些年来,人力成本、房租等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可见,更多的是人力成本和租金造就了占营业收入一般的销售费用。
而且,不同于其他类别的店铺,同时眼镜行业有其特殊性,眼镜店铺的日均销售量很低。
2018年财报显示,博士眼镜华南地区204家直营店铺,全年总共实现34660.63万元,也就是说,可以估算出,即使是在经营较好的华南地区,博士眼镜单店一天的销售额约为4719元。如果以单副眼镜售价1000元计算,每天只能卖出4副眼镜。
因为需要陈列眼镜,所以铺面大;同时验光、配镜等服务使每个店需要四五个员工,这都致使店铺、人力成为大额费用。
同时,又因为眼镜商品的特殊性,使每天销售额不会太高,即使是业绩好的店铺,平均每天也仅售出约4副眼镜。
成本高,卖得少,在博弈过程中,自然的每件商品的加价率就高了。两者使眼镜零售出现了低成本,高加价率,商品毛利率高但是企业不赚钱的现象。
但实际上,午茶君以为,或许,这一行业,在未来也会因互联网、科技而产生颠覆。
网络 |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