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育中 ‖ 运城记忆(29~31)

那个把学问做到村里的人

孙建君,夏县水头镇大张村插队知青。自学成才,历尽艰辛,走上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巅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先后从师于著名民艺学家张道一、著名艺术教育家张汀、卓越艺术教育家、文艺理论家王朝闻。参与了《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的编撰,担任了中国最权威民间艺术刊物《民艺》的主编。他的研究涉猎刺绣、陶瓷、年画、剪纸、脸谱、图案艺术等多个领域。他也是一生中做了一件事,做到了极致。

夏县水头镇是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地方,拥有司马温公祠、堆云洞、薛嵩墓等名胜古迹,是山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968年底,30多名天津知青插队落户到了水头镇大张村。知青住在一个很大的院落,院里有一个古香古色的木阁楼,一排整整齐齐的窑洞式平房,还有满院的果树。七十年代末,知青陆续返城后,喧闹的院落寂落下来。房东是一个60岁的老人,知青走后,他一个人独自住在这里,院落仍保持了原貌,期待着有一天知青们能够回来。这一等就是30年。30年后,知青们回来了,把一束束鲜花捧到老人怀里。90多岁的老房东热泪盈眶,仿佛这就是他一生等待的那个时刻。大张村的知青决定把这个院落建成知青博物馆,把那个木阁楼取名“守望楼”。

这个知青博物馆的倡导人、操办人,就是孙建君。同时,他还把自己的工作室建到村里,挂上了“河东文化与民间美术研究工作室”的牌子,后来又建了图书馆,存有上万本藏书,成为当地民俗文化研究的基地。

201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之际,夏县决定举办大规模知青返乡活动,并决定扩建知青博物馆,纪念活动主会场也放在大张。孙建君重新对博物馆进行了规划,由一个院子,扩展到十几个院子,并向全县知青发出征集老物件、老照片的通知。孙建君的社会学术活动繁忙,但仍提前一个月回到村里,一个院落一个院落布展,一幅一幅老照片制作,一件一件老物件摆放。直到大会举办的头一天,筹展工作才全部落停。整个博物馆他个人先后投资几十万元。他提议,在村里建一个百亩知青林,并立一个知青纪念石。他又亲自赴采石地曲阳采购石料,并求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红立的大力支持,无偿损赠了一块巨石。纪念石上刻有“情系夏都”四个大字,表达了全县老知青的心声。

开馆的头一天,他陪着县领导和知青筹备组的人对十几个展馆逐一看了一遍,如数家珍地介绍了每一件藏品。他患有严重的腰病,仍柱着拐杖,一瘸一拐陪我们走完了全程。一个著名学者,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对知青博物馆如此钟情,如此尽心,深深感动着每一个人。

我和建君是50年前的朋友,水头大张那个小院我去过。我在二厂那个简陋的家,他也来过。我的小屋里挂了一幅我自己写的字:“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他大有感慨,读了一首白居易的诗。“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他的意思我明白,是说要检验是真玉还是假玉,要用火烧三天三夜,要辨别是橡木还是樟木,要等它长够七年。“试玉”、“辨才”须时间的考验,须实践的磨炼。那一代知青,正是有了“试玉”、“辨才”的追求,有了“烧三日”、“待七年”的磨炼,才有了平凡而又不寻常的人生。

那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作家

刘军,中国著名作家、篆刻家、收藏家、书法家。集多“家”于一身,被《环球精英》称为“功勋奇才艺术杂家”。被《中华儿女》称为“华夏文明传承的使者”。刘军和我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家属院的发小,后又成为师院附中的校友,又一起去夏县插队,成为“插友”。在我心中他一直是一个淘气的大男孩,谁料到几十年后,竟成了高产作家、收藏大伽、文化界名人。

1968年12月,刘军到山西夏县中条山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插队,一插就是7年。那时,山里没有电、没有灯,晚上看不了书。为了排解寂寞,他就背诗,包括《岳阳楼记》、《滕王阁序》、《阿房宫赋》,为后来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古文功底。

结束知青生活回到北京,他先是进了《工人日报》当记者,撰写了模范人物《罗建夫》,获得全国好新闻奖。后来,又当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创作室主任,开始了职业文学创作之路。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神秘大享》、《噩恋》、《审计风暴》、《黑色帝国》、《大收藏家张伯驹》等,总计900多万字。刘军早年就喜爱书法、篆刻,从师于“南陈北金”的金禹民先生,他的“左手反书”,“反字篆书”堪称一绝。后来,机缘巧合,结识了我国大收藏家张伯驹,张老对他十分赏识,又踏上了收藏之路。他的藏品上千件,以明代家具为主,价值连城的明代黄花梨官帽椅和黄花梨交椅就收藏了多把。他还以交椅的收藏故事为题写下长篇小说《十二把交椅》。

人生一世,刘军的感悟颇多。他说,以一个收藏家的身份说,要把收藏当作一种文化,一种与历史的对话;以一个作家的身份说,要感悟生活深刻的哲理;以篆刻家、书法家的身份说,要求真务实,厚积薄发。不能急功近利,唯有理性回归,身体力行。

当然,刘军还是诗人,著有多部诗集。编辑《夏都知青》时我邀他写一首诗,他欣然命笔,一挥而就。

《走过风雨》

——为赴山西夏县插队50周年而作

我们从风雨中走来,

谱写了斑驳的履历。

我们向高山走去,

高擎着丹柯的火炬。

脚踏着这块

古老而火热的沃土;

追寻着人生

神圣而崇高的叛逆。

远去了,

远去了啊,

那些激昂的口号,

那些血红的战旗。

远去了,

远去了啊,

那些躬耕的陇亩,

那些雪夜的记忆。

当无畏的年轻,

化作鬓边的白发;

当旺盛的追求,

融化在昨天的梦里。

当沉浊的风雨,

铸造了钢铁的筋骨,

当春天的号角,

又一次在耳边响起。

啊,

难忘的中条山,

你想让我们这一代

永远地牢记!

我们从泥泞中走来,

我们向太阳走去。

是江,

是海,

是风,

是雨,

是共和国那面

永远不倒的战旗。

是我们这一代人

史诗般的壮丽!

刘军事业上的成功,有他先天的禀赋,也有他后天的努力,更得益于在夏县祁家河大山中呆了7年。和他一个村的还有一个知青叫连绍铭,也是我的校友,也是中央工艺美院家属院的发小。后来成为我国著名古文字研究专家,听说去了国外,几十年未曾谋面。真希望哪天这些发小聚在一起,重温童真童趣,重叙插友情意,一定别有一番感慨。

那个带着农民干大事的人

在天安门广场西侧,有一个雄浑壮观的椭圆形建筑——国家大剧院。这是世界级设计大师保罗·安德鲁的鼎级力作。音乐大厅内金壁辉煌,庄重典雅,整个1300平米吊顶,材料要求之精美,技术要求之精湛,施工难度之艰巨。而且吊顶设计还有音乐厅特定要求。很难想象,承担这一工程的是一支来自山西运城临猗的农民工团队。带领这个团队的是曾在这里插队的北京知青、雕塑艺术家张宝贵。

张宝贵,中国著名雕塑艺术家,中国雕塑企业工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低碳雕塑企业工作委员会主任。被业内誉为中国“低碳雕塑第一人”。从1996年在中国美术馆首次举办个人作品展至今,他的大型作品有上百件,入驻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历史博物馆、首都机场、国家大剧院、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他设计、制作的城市雕塑遍布全国各个城市。

万事开头难。1987年,张宝贵从山西回到北京,到了昌平一个叫奤夿屯的地方,开始研究怎么用水泥做石头。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是为了搞什么艺术,也不是为了搞企业,我就是为了活。干好了手艺,有人买我的东西,老婆孩子就有饭吃。”他带领几个农村妇女点灯熬油,马不停蹄,先是用水泥加石粉,模仿石材质感,然后刷肥皂,拿铁爪子挠,用纱布擦。擦到十个手指头都出了血泡。一个月时间,张宝贵带着农民工做了200个仿石雕塑,风尘仆仆进了北京城,进了中国美术馆,专家们大吃一惊,用水泥做出的雕塑竟和石雕一模一样。张宝贵在雕塑事业上迈出了第一步,找到了“饭辙”,也打出了名气。

张宝贵做了十几年雕塑之后,又开始尝试作混凝土轻型板的装饰墙板。这种墙板艺术表现力更丰富,结实耐用,体量轻,市场需求量大。关键是石材没有这么大体量,大型雕塑没有可用石材,从此,张宝贵的低碳材料不仅仅应用在雕塑上,又运用在建筑领域,又向前迈了一大步。他的低碳材料还获得日内瓦发明博览会金奖。这几年,他又在北京开办了低碳雕塑艺术园,在生态、环保、绿色之路上探索出一条新路。

张宝贵事业上的成功,得益于他的百姓情结,得益于和他朝夕相伴的农民工团队,他说“匠人的精神存在于很多人身上,用自己的血汗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他们是这个社会真正的脊梁。他们出卖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哪怕看似微不足道,但这些劳动和智慧是有价值的。”

宝贵的人生,是一种社会现象,可称为“宝贵现象”。他的人生有两部曲,一是在运城插队的知青人生,一是从事雕塑事业的艺术人生。是知青人生奠定了他的艺术人生,是艺术人生升华了他的知青人生,从而构成了这一代人奋斗的一生、追求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有价值的一生。

阅读链接:

安育中 ‖ 运城记忆(26~28)

安育中 ‖ 运城记忆(23~25)

安育中 ‖ 运城记忆(20~22)

安育中 ‖ 运城记忆(17~19)

安育中‖ 运城记忆(14~16)

安育中‖ 运城记忆(11~13)

安育中‖ 运城记忆(8~10)

安育中‖ 运城记忆(5~7)

安育中‖胡卜馍  老屋  篮球队 宣传队——运城记忆四題

(0)

相关推荐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运城夏县文庙大成殿

    运城夏县文庙大成殿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瑶峰镇南关村解放南路80号.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运城夏县薛嵩墓

    运城夏县薛嵩墓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水头镇大张村北300米.距夏县司马光墓西北9.4公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薛嵩墓坐北朝南,占地832平方米.由墓室.甬道.天井.过洞.壁龛.墓道组成.墓冢封 ...

  • 冬游山西 | 麟角虎翅

    因盐运之城得名,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后稷稼穑,嫘祖养蚕,在此开启了华夏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一代圣君虞舜在盐湖之畔手抚五弦琴,唱吟中国最古老的歌谣<南风歌>在此率领 ...

  • 山西运城夏县余庆禅寺

    运城夏县余庆禅寺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水头镇小晁村司马光墓园内. 夏县余庆禅寺为司马光祖坟的香火院,始建于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是司马光奏请守护祖茔而建的.元丰元年(1078年)敕牒建香火寺余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56~58)

    那次难忘的第二故乡行 ‍ 201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到来之际,全国各地知识青年都纷纷举办了返乡活动.夏县知青也萌发了回夏县的想法,于是,一封给夏县县委.县政府的函,从北京传到夏县.没想到,五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53~55)

    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在运城插队的知青有二万多人,每个人家庭背景不一样,插队的环境不一样,个人的选择不一样,结果也不尽相同.有不少值得回忆.怀念的事,也有不少让人辛酸.不堪回首的往事. 2008年,上山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50~52)

    那支夏县知青宣传队 1969年,知青插队的第二个年头,"九大"召开了.为了庆祝"九大",县知青办决定挑选知青中有文艺特长的知青,组成一支知青宣传队.在村里干了小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44~46)

    那些村里的孩子 这些年,和村里的感情一直割舍不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在村里当了两年老师,有40多个我教过的孩子.这么多年来,我还记得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一直牵挂着他们的后来.史庄学校有一至五年级5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41~43)

    那些有趣的夏县方言 刚进村时,老乡们说的话一句也听不懂,叽里咕噜的,和日本人说话差不多.后来慢慢习惯了,听懂了,也会说上几句.再后来,发现夏县方言很有意思,有规律,也有特色,很有品头. 分析夏县方言,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35~37)

    那个稻花飘香的季节 夏县,是全国重点粮棉产区,从未种过水稻,老百姓也不会种水稻,吃大米只能靠买.是泗交公社窑头大队的知青改变了夏县没有水稻的历史,让这古老的禹都稻花飘香. 1968年底,泗交公社窑头大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32~34)

    那个扎白羊肚手巾的知青 在夏县,来自北京.天津和返乡知青有1300多人,走在熙熙攘攘县城的大街上很好辨认.或是一身褪了色的"国防绿",或是一身崭新的"北京蓝",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20~22)

    那些遗憾的事 从1968年到山西插队,至1982年离开,在山西整整生活了十五年.这期间,有许多回忆起来幸福满满难忘的事,也有许多深感遗憾的事,在对待孩子感情上就颇为遗憾.在那个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两个 ...

  • 安育中 ‖ 运城记忆(17~19)

    那些盐化的掌门人 在盐化,我接触过的局.厂领导有若干人.过去,盐化局规格高,和地.市平级.一把手要么是有资历的老干部,要么是有背景的"空降兵".由普通干部熬到局长的的确不多,张文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