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在望」白洋淀的文人与文人笔下的白洋淀
白洋淀气候宜人,物阜景美,波光天色,四时竞奇。每当春光降临,白鸭浮水,芦牙吐翠;夏日炎炎,“蒲绿荷红”、“岸柳如烟”;时至金秋,则芦黄絮飘,稻香鱼肥;而隆冬时节,又素装银裹、广袤无垠。那曲曲折折的水村小巷,那四时不断的鸭鹅鸣叫,让你时时感受到这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胜境。
白洋淀历史悠久,上古时期曾是黄河故道。战国时期已有“燕南赵北”之说,“赵北”就是现今安新县的赵北口镇。白洋淀内,形成了碧水、荷田、村庄相互交错的独特景观。那大大小小淀的淀泊,每个名称后面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比如烧车淀,传说就是宋朝爱国将领杨六郎驻守雄关巧施火攻计,引燃小堤两岸芦苇大败进犯中原的北国韩昌而得名的。又如捞王淀则是清帝乾隆来白洋淀进行水上围猎活动,遇到狂风翻船落水,被青年渔民李登龙捞上船来而得名。这些优美的传说故事,既是村民们在船头岸边闲聊的谈资,又是文人笔端展开无边想象的基石。
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描写白洋淀景致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金元以后。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元好问(1190~1257)是金末元初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仿照《列子》而撰志怪短篇小说《续夷坚志》,其卷三曾录:
燕南安州白羊淀,南北四十里,东西七十里,旧为水所占。近甲午岁,忽干涸,淀中所有蛙黾,悉化黑鼠,啮茭草根尽。土脉虚松,不待耕垦,投麦种即成就。其居民不胜举,听客户收获,但取课而已。此地山草根胶固,不受耕,其因鼠化得麦,亦异事也。淀有石刻云:“天荒地乱,莫离此淀;有水食鱼,无水食面。”是则前此亦尝得麦乎?张侯德明说。
这是一则作者听来的异事,对我们了解白洋淀早期的环境与民俗很有益处。
清代时,白洋淀应该即已十分风景怡人,极适合文人于此生活、读书、交游。清代著名学者李塨所撰《恕谷后集》卷六《冯先生传》记:
冯先生名梦征,字绘升,安州人。以廪生选拔贡士,生而凝厚笃孝友。
继母赵氏待之厉,先生先其意所欲阴遂之,遂以底豫,后每有盛威,先生谕之立霁。当是时,大河北孙征君锺元宗王守仁,刁孝廉包宗朱熹讲学,各著书鸣世,先生亦守程朱说,然结庐白洋淀旁,僻巷自修,恬如也”。
内中写贡士冯梦征厚笃孝友、善待继母,他守持程朱之学,但结庐中白洋淀旁,怡然自得。又戴望撰《颜氏學記》卷十记:
郑知芳,字若洲,枣强人。与张瞻仰皆安溪李相公门人,后同来李先生里问学,为刊颜先生年谱。安溪巡抚直隶,尝扈跸白洋淀,荐先生知律吕,使其门人来召,先生不应。其徒忌之,先生安之若无事者,卒无事。
此文内写清朝著名清官、理学名臣李光地(1642-1718)随皇帝来白洋淀,曾荐举过枣强文人郑知芳,据之估计,郑当时应该是在白洋淀中或附近著书立说。
白洋淀靠近京师,清代常有皇帝和一些著名的文人墨客至此巡幸或游玩。据记载,康熙帝在位61年,来白洋淀40次,打水围29次,先后建行宫4处。 乾隆帝仿效先王之举,也曾5次率人亲至白洋。随处见到秀丽景致,他们常会诗兴大发,咏水诵情,如康熙十八年(1679年),康熙皇帝来白洋淀巡幸,曾撰《白洋湖》一首,内有诗句道:“遥看白洋淀,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又《御製詩二集》巻十六收乾隆皇帝《白洋淀水围》诗说:
远碧极空明,风恬镜影平。鸿絧排叶舫,齐止视虞旌。
水猎方山猎,欢声发棹声。合围徐俟际,五字适因成。
皇祖修春猎,端因重武功。继绳予悃切,踊跃众心同。
箭发鸥浮水,鎗鸣雁落空。停挠颁获罢,满意畅东风。
全诗既体现了白洋淀空明澄碧的景色,也反映出乾隆帝潇洒自若的帝王风姿。
清代著名诗人查慎行(1650~1727)是当代著名作家金庸的先祖。他是浙江海宁人,好游山水,曾至白洋淀,并写下《赵北口》一诗,原诗见收于《敬业堂诗集》卷十,诗内说:
燕南赵北际,地是古易州。两淀亘一堤,堤长若桥浮。
前年驱车过,泞淖没我辀。雨脚䬃䬃垂,心怀失足忧。
至今旅枕梦,涩缩不敢投。兹来喜春霁,日色和且柔。
晨餐具鲜鲫,门有晒网舟。飞沙隔岸来,风削堕浪头。
俯见夹岸柳,枝枝倒淸流。人生各有营,偶过难久留。
愧此千顷绿,一𩀱雪毛鸥。
全诗共十一句,应该是古诗中描写白洋淀景致较充分而细腻的一篇。诗内写及南北白洋、黑洋两淀,既有远眺,也有近观,既写了前年之事,也有眼前之思,既有岸柳之静,也现鸥鸟之动,有情有景,诗意盎然。
二
白洋淀真正地广有名声,始自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由著名作家孙犁先生所撰写的《荷花淀》小说及其所开创的文学流派——荷花淀派。
孙犁(1913~2002年7月11日)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他原名孙树勋,是河北省安平县人。1944年,他先后发表了著名的《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后又出版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等,并随之带动了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作家,形成了著名的荷花淀派。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与《芦花荡》是姊妹篇,选自《白洋淀纪事》,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品。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此作品中对白洋淀描写道: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著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除去孙犁的作品, 袁静、孔厥所创作的《新儿女英雄传》、徐光耀所创作的《小兵张嘎》等作品也均是直接以白洋淀为故事背景的著名文学作品,使白洋淀题材的故事内容与主题得到更广泛地拓展。
三
建国以后,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还形成了一个著名的白洋淀诗派。白洋淀地处河北保定,离北京较近,1969年以后,一批北京的中学生,先后到此“插队”,他们中有根子(岳重)、多多(栗士征)、芒克(姜世伟)、林莽(张建中)、宋海泉、方含(孙康)等。另外,还有一些在北京、山西等地青年,与他们关系密切,多次造访白洋淀渔村,交流看法和诗艺,如北岛(赵振开)、江河(于友泽)、严力、郑义、甘铁生、陈凯歌等。
这些“知青”原来大多就读北京有名的中学,出身于知识分子或“高级干部”家庭,有比较广阔的阅读范围。“文革”中,又虽不成系统、但涉猎当时属于“禁书”的中外文学、政治、哲学等方面书籍。他们这一时期的诗作,有对于现实社会秩序,对专制、暴力的批判的主题,也写下他们生命的受挫,表达足下的土地发生断裂、错动时的迷惑、孤独和痛苦的体验。在艺术方法上,虽然也从中国当代主流诗歌接受影响,但在较广泛的阅读中,也多方面地从中国现代诗歌和外国诗中寻找材料和方法。这在写作上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诗中使用的意象、描述的情景,许多来自他们读到的诗、小说,而与作者当时生活环境的关系并不是很密切;他们的感受和表达方式,大都与他们的阅读和“文化积累”有关。由于心理上和在实际生活上的普遍被放逐的感觉,使他们中的一些人,更倾向于俄国诗人(如普希金、叶赛宁、茨维塔耶娃等)的抒情方式。诗歌作品主要靠小圈子传看、传抄的阅读方式传播。对这一“诗群”的作品搜集和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一些诗选和研究论著,大体上将它看作是发生于“新时期”的“新诗潮”(或“朦胧诗”)的准备或源头。
进入到本世纪之后,尤其是在近十年,在河北省又出现了以散文家孟德明、焦喜俊、小说家蔡楠等为代表新荷花淀派创作群体,他们自觉追求孙犁所开创的荷花淀派创作风格,倡导清新、亮丽、诗意的表现手法。这些作者并非处于同一地域,同一人文背景。有的生长在北方小村,有的出生在华北水乡,有的沐浴着太行山的阳光,有的植根于华北平原的泥土。他们的创作风格、艺术情调也有着不小差异,呈现出各自的特色:有的怀着浓重的乡愁眷念养育自己的一方山水,有的则怀着对农业文化深层中蕴蓄的生命意志和自然感受力的憧憬,在土地与自然事物融为一体的描述中,表现自己的生之理想。但是他们都是把自己生长的一方水土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将浓厚的情感倾注其间,使故土成为精神家园,并努力去创作一种田园般情调与醇美的人文情怀,亦给当代文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