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十大骗局之十——认牛为父
我国古代小说中的好和尚真的不是很多。《西游记》中的唐三藏虽道心虔诚,意志坚定,终究过于懦弱,常常好坏不分,在妖魔面前束手无策。《水浒传》中的鲁智深虽善恶分明、济困扶危,却始终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僧人,他的出家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几乎没有哪一天他认真遵守过佛家的清规戒律。至于《红楼梦》中的癞头和尚则太过神秘、《白娘子永镇雷锋塔》中的法海则过于狠毒薄情。
然而,古代小说中的坏和尚则不少见。《水浒传》第四十五回中曾这样写道:“那时古人评论到此去处,说这和尚们真个利害。因此苏东坡学士道:‘不秃不毒,不毒不秃;转秃转毒,转毒转秃。’和尚们还有四名言语,道是: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此是针对与杨雄妻子潘巧云通奸的海和尚而评的,该和尚风流好色,可怜地惨死在石秀的刀下。
《儒林外史》中写了个贪财的和尚,他为了占取他人的财货,竟不惜“认牛为父”。此故事见叙于第二十四回,作品写牛布衣妻子千里寻夫,哭闹着将假冒其夫的牛浦郎告到县衙。当日,知县审理的案件共三个,其中第一个“活杀父命事”即为“认牛为父”的骗局。书内说:这和尚因在山中拾柴,看见人家放的许多牛,内中有一条牛见这和尚,把两只眼圆睁睁地只望着他。和尚觉得心动,走到那牛跟前,那牛就两眼不断线地淌下泪来。和尚慌到牛跟前跪下,牛伸出舌头来舔他的头,舔着舔着,那眼泪越发多了。和尚方才知道那牛是他的父亲转世。便向那人家哭着求告,请把牛施舍在庵里供养。不想,后来这牛被庵里邻居牵去杀了。所以,这僧人便带着施牛的人一起来告状。
那被告的邻居辩解说:“小的三四日前,是这和尚牵了这个牛来卖与小的,小的买到手就杀了。和尚昨日又来向小的说,这牛是他父亲变的,要多卖几两银子,前日银子卖少了,要来找价。小的不肯,他就同小的吵起来。”从此话可见,完全是和尚在耍赖,他先是把牛牵来卖给了邻居;第二天,却又再找邻居,说是卖贱了,要加价,而牛却已被邻居杀掉。
如果事仅至此,可能还只是一件很普通的买卖纠纷;关键是和尚耍赖的借口是如此的不堪而无耻,几乎穿透了人的道德底线。他不是告邻居少给或未给牛钱,而是告邻居“活杀父命”,即邻居所杀不是头牛,而是个人,且是僧人的父亲;这样就将一个经济纠纷,变成人命官司;将一个“杀畜案”,变成了“杀人案”。当然,和尚也没有傻到毫无借口地来认牛做父亲,而是借用佛家的因果轮回之说,说那牛是其父的转世,且牛一见他就目不转睛,并以牛舌舔头,更泪落如雨。
真的会如此神奇吗?不会,全部是和尚骗人的鬼话。那邻居还揭发说:“小的听见人说,这牛并不是他父亲变的,这和尚积年剃了光头,把盐搽在头上,走到放牛所在,见那极肥的牛,他就跪在牛跟前,哄出牛舌头来舔他的头。牛但凡舔着盐,就要淌出眼水来。他就说是他父亲,到那人家哭着求施舍,施舍了来,就卖钱用,不是一遭了。这回又拿这事告小的,求老爷做主!”原来是和尚在光头上搽盐以骗牛来舔,从而令牛促使落泪,以达到骗钱的目的。为了骗钱,真是不择手段。
无独有偶,西晋王朝的妃子们为了争得宠幸,也曾使用过类似的办法。据史籍载,西晋灭吴统一中国后的第二年(公元281年),司马炎就迫不及待地下命令把东吴皇帝孙皓的后宫5000女人纳入他的后宫,这些人再加上魏国曹氏宫廷收留的、自己亲自从民间掳掠的等,他的后宫宾妃已达万人之多。这么多如花似玉的美女,令皇帝应接不暇。他常坐上羊车,行到哪个宫门口停下,晚上就临幸该宫的女人。为吸引羊把皇帝拉到自己的门前停下,那些久处幽宫的女子,常把盐撒在自己门前的草叶或路上。
和尚本该清心寡欲,一意修行;但他们却有不少人没有真正做到,因此便成为文学作品所讽刺的对象。本个故事,虽不是作品的主故事,且文字也不是很多;但对于认识宗教的虚伪及人性之恶,却具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