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马原年(1998年4月3日)
原年老兄: 您好!3月10日大札早于16日敬奉,迟复为歉. 文翰先生关于"传道"的意见,我认为很好. 当然,有不同意见提出来商榷并不错. 现在误导性的东西太多了. 有的已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红楼梦>上有一句话,叫"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五花八门的新拳种,新式太极拳,新功法,如雨后杂草,泛滥成灾的洪水. 不少人急于功名, 加上对传统理\法\史\技\功的误传,误解,真知道传统东西的人已越来越少了. 您种种努力的原意是好的,但恐怕很难奏效. 例如,您对李名花的那篇文章.如果站在赵堡架或陈式太极拳的立场上看,李的做法并不错. 但站在杨,吴等式立场看,用那些技法是犯规的.无规矩不成方圆. 太极拳由于各个流派的指导思想不一样, 练法上已有极大的不同.推手作为杨吴二式仅为练习听劲的方法,是练习的一种方式,而在陈,赵二式却是当作技击的.这个原因,只有从太极拳的发展史的角度去讲才能讲清楚. 而太极拳史的真面目由于杨澄甫在著作中提出了创始人为"张三丰"而变得扑朔迷离,至今没有人真正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去作全面的,实事求是地分析. 尽管唐豪,徐震,顾留馨等前贤曾作过可贵的努力,但没能最终形成共识, 加上少数窃据领导职务的人不顾事实,从个人利益出发, 于是唐顾等去世后,又死灰复燃,把唐豪等早在三十年代就批过得东西又拾了起来. 我上次提到的那篇"未发"的拙文,是在看了您驳李名花的大作后又看了<中华武术>上有人谈陈式推手的文章才写的.主要是站在太极拳史的立场上,分析主要流派对"推手"的认识,目的,方法. 指出 各派因指导思想不同, 其目的,方法便有异. 杨式太极拳起源于陈长兴所传的陈家拳法. 陈家拳法早期称炮捶,当源于长拳.其拳法取之<纪效新书>之<拳经捷要>,其理法参用<心意六合拳谱>. 所谓陈长兴<十大要论>,<战斗篇>,<用武要言>等等,实质是摘用心意拳谱.___陈家究竟如何得到"心意六合拳谱",目前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因为陈氏祖先与姬氏祖先均有"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 的说法.唐豪30 年代初去陈家沟考察时曾发现陈鑫所藏<心意六合拳谱>.陈鑫1929年去世. 其后人仅让唐豪抄了目录, 未让他通读全文.这个事实足以证明陈家拳法之由长拳(炮捶)演化为内家拳,在理法上确是吸取了心意拳的部分内容的.我在六十年代中期(文革中)接触宋门(蚌埠心意六合拳,系卢嵩高师弟宋国滨所传)时便觉得与吴式某些架子相似,发劲方法也有相同或相似处. 历史上被称为"杨无敌"的主要是指杨露禅和杨班侯.传至杨澄甫时,他将拳架改为以缓慢为主的健身练法.其兄杨少侯是反对的.杨少侯说过,要传就传我们杨家祖传的拳. 事实上,清末民初,杨家已不对外传"祖传的拳".汪永泉是杨澄甫在京时的弟子.他说过,杨家祖传的散手是不对外传的. 杨澄甫改拳架,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换句话说,是为了谋生的需要. 沈家桢讲过,当他用杨式太极拳与人交手不能赢而请杨澄甫单独教习时,其发劲方法与陈式无异. 从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中不难看出,他的技法动作没有完全脱离陈家拳法与外家拳的打法.从其步法为大弓步,手法上大开大合久足以证明. 而武式的小弓步,到吴式的川字步则与心意拳的步法是一致的;吴式身法上的斜中寓正也是心意拳的痕迹. 同时,可以看出, 杨澄甫得到的是陈家拳法与武家拳理. 未得到陈传拳谱中有似心意技击的理法.也就是说, 杨澄甫练的是内家功, 打的是"外家拳"___即有明显外家拳痕迹的"内家拳".也证明了太极拳仍在(由外家拳向内家拳)过渡时期. 远没有形成" 理取于医, 法取于易, 技寓于势,功成于修"的比较完整的现代太极拳体系. 因为内家拳除了有其特殊的练内功, 发内劲的方法, 其技法上应体现"近身短打" ,"手足齐上",和中根节击人为主的特点.特别是身法上要体现以身助力的特点. 拳谱上说, "夫发手击敌,全赖身法之助".<精武>96年第一期封面上王选杰的动作突出地表现了"近身短打","进身发人"的特征.它与我打的"野马分鬃"相似. 而<使用法>第二十七式"野马分鬃"是梢节打人,很难发人.事实上,至今为止,除了有文章回忆杨澄甫推手的功夫高超外,并无其实战例子披露.向愷然曾说,杨澄甫实战功夫到底如何,"少人知道".我相信这是实话. 因为"使用法"中对打的照片与少林拳对打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我和练内家拳的一些同道看后都吃惊地说"怎么会是这样的?!" 只差没说这是少林拳对打. 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 我们承认历史的史实, 同时更相信历史是发展的. 太极拳创自民间, 起始于陈家拳法. 它的名称出现得比拳架要迟;而且杨澄甫,吴鉴泉后来传得慢架与早期家传拳架也不相同.上海金仁霖先生曾在<武魂>上发表陈家沟何时有太极拳名称的文章.说得很有道理. 但还不够确切地让人信服. 从郝和藏本影印件(这是唯一公开的可视性原始资料)和其它史料分析, 武禹襄在世时,还未正式定名"太极拳"; 李亦畲抄本中仅封面和后面"小序"中有"太极拳"的提法. " 小序"说" 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 这一句系 "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所改定. 为什么改呢? 说明此时李氏内心的犹豫. 从影印件看, 所抄武氏习拳心得(实为推手心得)中均未有"太极" 一词. 也未提王宗岳. 按传统的写拳谱程序,方法讲,是不合要求的. 说明武氏在世时尚未写拳谱.李氏手抄郝藏本仅封面有"王宗岳",既无籍贯,墓葬地,子嗣,传人等记载, 也无其创承之记载. 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历史上是否有其人.事实上,无论是跟杨露禅,还是跟陈青苹萍, 武禹襄学的时间都极短. 又没有正式拜师入门, 不可能得拳谱.无非靠文人的聪明才智,写一点体会, 或想自己创立门派,又不便写"谱", 经后人 (李亦畲) 抄写后加上"太极"二字,同时编一个盐店得拳谱的故事. 在当时的经济现状,文化科学均十分落后的时代, 确是可以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 但细研起来,特别是现在的社会发展,文化科技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的情况来看,除从写法上讲不合传统写谱方法;从内容上看,"太极拳谱"也只是未成体系的练习推手的体会. 另外,"太极“一词的出现,据说出自翁同和观看杨露禅与人比试后写的对联和说的话。 杨露禅1873年逝世,葬回老家。李亦畲给郝和的本子是1881年,即武禹襄去世后一年抄的。 虽然我们不能用简单的推论来作结。 因为太武断。但在没有新的确切的史料证明这一观点错误前, 不妨先作一个”大胆设想“,以待日后”小心求证“。 太极拳不能得到正确的继承与发展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原因),是它与张三丰的关系。 <太极拳使用法>是三十年代出版的. 其原序说:" 太极拳传自张真人.真人,辽东懿州人.道号 张三丰,生宋末."云云. 杨澄甫的拳是从祖传的拳架演变的.其祖\父二代无人称"传自张真人", 只说学自陈家沟陈长兴.而陈家拳历代均无称"传自张真人"的, 而陈家拳的打法与杨露禅,杨班侯,健侯一脉. 杨澄甫又如何会"传自张真人"的呢?无非此拳当时未称"太极拳",为了创拳的需要, 由杨澄甫们加上去的. 向慨然对当时创拳者的心态作过明白的剖析: " 我国人习性多善崇拜古人,鄙薄今人.因之,对于武艺虽富有创造能力之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亦不敢自承, 皆记之古人秘传或梦中所受.......张三丰传宋远桥, 张松溪等七人, 并无传祥,记其手法.黄百家之内家拳法中所载:敬\劲\勤\紧\切五字诀,尊我斋主人所著<少林拳术秘诀>中亦引为要诀.而现正流行之太极拳,反无此五字诀传授." 徐震原来也相信太极拳创自张三丰. 后来看了郝和珍藏的李亦畲手抄"拳谱", 才否定了张三丰与太极拳的关系. 事实上,太极拳是谁创造的,是怎样与张三丰"结缘"的, 已不重要. 就像阿拉伯数字到底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还是印度人发明的(都不影响人们学数学). 一样.对一个学练太极拳的人来说, 主要是通过学习它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应当肯定,太极拳由早期以技击为主发展为阴健身为主,是历史的进步. 它的理\法\功\技是逐步形成并完善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不断完善,它还将有进一步的发展. 而且,必须看到, 现代太极拳的水平并不比过去差.并且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从某种意义上讲, 已大大超过了古人. 其它拳种也是如此. 有的人练得差一点, 主要是未得真传,或者虽是真传却没有真下功夫去练. 这是继承上的问题. 我之所以提倡继承发扬传统太极拳的主要原因即在于此. 传统太极拳经过一百多年的改进,发展,已经形成起独特的理论体系.虽有流派不同,却诚如书法,有欧\柳\颜\赵诸家一样,各具特色. 只要分清"书法"与美术字,仿宋字之类的区别,以及现代派书法的区别.,就可以了. ____我一直是将"国标"竞赛套路比作美术字的.而且只练传统"书法",不练"美术字". 不是有成见, 各人志趣不同罢. 于志均的文章我也看了. 但他提倡的"传统" 是要以他为核心,以他为准.他连吴鉴泉宗师都敢否定,本事可能不小,.可惜没有真功夫.前些年游玄德向他"请教", 他竟以"年事已高"推托.竟至未让世人一睹"耄耋御众"之风采. 他否定吴鉴泉的川字步与斜中寓正的身法,是他不懂吴式技理和历史演变.我一直是将他归入"得真传而未真练,未得真功" 一类文人的. 您在<武林>二期中拆拳大作拜读后,受益匪浅.可谓为太极拳苑锦上添花之作.不多写.此信观点仅一孔之见,错误之处诚望斧正. 谨 祝 春安! 浦汉健 1998.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