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暴利需求,有人靠此年赚百万,易复制!
翻看那些可以赚到钱的项目,小雪发现它们无非是属于两种情况:
一种是利润低,靠走量赚钱。比如矿泉水,利润小,但销量大。
一种是利润高,少量即可获取大利润。比如钻石,很昂贵,利润很大,但是销量不会很高。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当一个项目暴利的时候,必然会有无数人进场。于是这里面就涉及一个壁垒问题。
如果你建立不了壁垒,你就维持不了暴利,那么暴利项目也就变成微利项目了。
所以正常情况下,一个挣钱项目想要持续保持高利润一般有两种情况:要么你建立起你的壁垒,要么是从营销方面准备。
有了这些东西,消费者就能很轻易地在几个商家之间做出选择,他的利润自然会高。
今天小雪想分享的案例就与营销方式有关,我想分享两个我家门口附近店铺的营销方式,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和思考。
水果店靠“营销”
拓展生意版图
小雪之所以想让大家学习下营销模式,是因为同样的产品,有营销能力的人比一般人更懂消费者,更懂怎么包装自己的产品,更懂怎么让客户二次消费等等。
所以不管是什么生意,只要你做好了营销,甭管这个行业好不好,你都能比别人领先一步。
好了,说回正题。
随着线上获客成本水涨船高,不论是电商巨头还是机构投资者,都重新意识到实体店的价值,美其名曰“新零售”。就连毛细血管般分散在各个角落的那些杂货铺、夫妻店,也成了资本和风口追逐的猎物。
小雪所在的城区也不例外,因为附近出租房多、外来人口流动大,所以就聚集了各路商家前来,形成了一个小市场。
既然竞争这么激烈,那总是有做的好与做的不好的。
所以你会发现,这样一个容量有限的市场是很难容纳更多的商家的,永远看不见两家同样品类的商铺可以同时存在很久。
比如我下班回家需要经过的加盟品牌水果店,就已经换了好几个品牌,我记得有一次进去消费过,不但没有什么特色,老板还一直坐在收银口玩手机,我只买过一次西瓜后就再也没有去过了。
一个月后,我再次路过,那家店正在装修,寿命甚至没有超过三个月。
而另外一家水果店,同样是夫妻档,却长久地经营起来,归根结底就在于它们的营销模式上大有不同。
这家生意好的水果店虽说店小是缺点,但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优点,船小好调头,你价格变动,经营模式等会比那些大超市更灵活。
还有一点,我觉得这家水果店更能打动人的是它更具人情味,店老板没有生意的时候就会拿个小黑板,写上一些水果的功用、做法,以及季节更迭时的新季水果,让前来购买的客户感受到这份暖意,这点也是优势,很走心。
对比前面那家倒闭的水果店,明眼人都知道会选择哪一家。
由于前后100米处都有菜市场,所以水果店老板还会采用跨界合作,相互引流的模式。
跟周遭的肉店鱼店什么的彼此约定好,每在这家店消费满多少钱就能相应地在对应的店铺获得优惠。
至此,这家水果店老板不仅打败同类水果店,还在两家中型超市的夹缝中经营得很好。
水果店老板一年下来可以赚多少钱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当我再想去他家买水果的时候,他已经盘下了街上另外一家更大的店铺来开水果店了。
超市靠三招“营销”方式
开了一家分店
除了水果店营销模式给小雪引发思考之外,还有两个中型超市由于各自经营模式的不同而带来不同的结果。
这两家超市都是私人开的,同样都有生鲜板块,但是一家生意一直都很好,每天都是门庭若市。另外一家与前者相比就差远了,可以说是门前冷落。
同样都是超市,为什么一家能够持续经营,而另外一家总是一次次走向没落?
我们来看看生意好的超市是怎么干的:
流量思维:
你必须要懂一点消费心理学
相信大家也知道,在居民区,超市是属于很常见的,光是小雪住的周边就有好几家一样的店。那么,作为大家都司空见惯的超市,怎么样才能让顾客们前来消费呢?
这要从一个现象开始说起,我们在去外面消费的时候,总是会下意识地看哪里人多,然后我们就会去哪里,至少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做选择的。
甚至,我之前还听过一条这样的用餐经验:一定要去人多的地方吃饭,因为人多说明生意好,生意好就说明食材是新鲜的。这就是常见的“从众心理现象”。
所以,这家超市的老板也很聪明,每天都会有一个超级特价的商品,不是青菜特价就是前多少名送农家土鸡蛋。这样一来,很多上了年纪的大妈们为了占便宜,一定会去消费。
而且从它的名字开始就处处彰显着我很实惠的样子,对比生意不好的那家超市,它的名字叫“惠民批发超市”,一听批发是不是就感觉有种很“便宜”的感觉。
事实上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在他那买真的比较实惠,比如别人都卖15元一件的维他豆奶,它卖13.5元一件,两相比较,引流能力非常给力。
另外,惠民批发超市还打造了一个抽奖活动,只要你消费满30元就可以拿一张抽奖券,固定在每月20号开奖(平时会员价肯定也是有的),所以为了可以抽奖,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最低消费金额。
产品思维:
你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卖点
一直以来,生鲜行业在超市中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超市要想发展好,生鲜行业自然不能忽视。
如果你平时买过菜,或者进入过生鲜店,应该会发现大多数生鲜店其实都大同小异,都是一个简单的招牌,贴几个不痛不痒的广告语,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比如说很多生鲜店在门头上会打“新鲜”,但是新鲜这个概念未免太过于模糊了,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分辨一个肉类新不新鲜。
所以,这家超市的老板很聪明,为了强调自己的菜是新鲜的,打出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口号——“不卖隔夜菜,不留隔夜肉”。
这对于有卖生鲜的超市来说,算是一个不错的独特卖点。毕竟,对于买菜的人来说,新鲜会更加重要。
对比同样卖生鲜的超市而言,优势是不是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
当然了,商业上的成功不一定复制就能成功,只是在这里分享出来这个超市的做法,让大家多一点思路。
降价促销:
再一次强化自己的品牌理念
很多时候,消费者不会在意你说什么,毕竟你说你的商品新鲜就新鲜吗?那别人也可以这么说。
所以,这家超市为了符合自己平价定位,又做了一个正确的举动:每天晚上7点之后,都会实行“买猪肉送青菜”的降价措施。
我认为,这点就做的更好了。为什么呢?
这符合了它的宣传理念——“不卖隔夜菜,不留隔夜肉”。
毕竟,做这个降价措施,就等于告诉了消费者:我们宁愿降价,也不愿意明天再卖今天的菜,我们是一个良心品牌。
既促进了销量,又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但是我在另外一家生意惨淡的超市就看不到这些,还是停留在“有货就有客”的旧思维。
后面,验证了这些模式可行之后,据我所知,他的第二家分店已经紧锣密鼓地筹备了。
写在最后
很多老板都认为:所谓的营销活动就是打折、降价、或者去做广告等,需要花钱的,而且还要承担着风险。
因为无法确定这些营销的花费能否带来效果或者收益。所以,还不如省点广告费?毕竟省下来的都是利润啊。
人性对于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往往不会去了解它。
但你要知道做生意赚钱,产品质量很重要,但营销也同样重要。没有好的营销,再好的产品,顾客不知道、不买账,那也是没办法。
如果你认为营销需要花很多钱,或者等到没生意,撑不下去的时候才想起它来,那么你所考虑的营销可能就是需要花大钱的那种了。
今天就分享到此,码字不易,还望您能够给小雪点个赞和在看吧,顺手再分享转发一下,感激不尽!
觉得内容不错,请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