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无法上映的“酷儿电影”
提起《春光乍泄》、《断背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卡罗尔》、《阿黛尔的生活》、《月光男孩》这些在奥斯卡和戛纳屡次获奖的影片,大家一定都不陌生。
而这些影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讲述的都是同性恋群体的故事。
所以,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作为"酷儿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同性恋电影。
(《春光乍泄》剧照)
“酷儿”一词源于英文“Queer”的音译,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作是对同性恋的贬损,后来少数性群体便用此词来作为群体的名称,试图通过强化自己身上被污名化的标签以积极的姿态对抗占主导地位的异性恋对少属性群体的压制和歧视。
“酷儿”群体主要包括双性恋、变性者、跨性别者、虐恋者、异装者等少数人群,同性恋电影属于酷儿电影的一个分支,在创作数量及受众面上看是酷儿电影中的一个最为主要的类型。
酷儿电影在1992年-1997年势如破竹地以一些质量上乘的同性恋电影进入大众视野,酷儿电影在各大影展屡获大奖,世界各大电影节如戛纳、柏林、威尼斯电影节也专为酷儿题材的电影设立特别奖项。
(瑟琳·席安玛执导的《燃烧女子的肖像》获得了今年戛纳电影节酷儿棕榈奖(Queer Palm))
即便现如今同性恋电影及有同性恋者形象出现的影片在世界影坛上大放异彩,一些华语影片中如《春光乍泄》、《霸王别姬》等影片的成功给华语酷儿电影极大的动力,但审查制度和社会文化的不同所存在的差别始终是酷儿电影发展的阻碍。
在华语影片中,香港和台湾地区的酷儿电影及同性恋电影发展较大陆更为成熟,题材和内容方面也更为多样,对于同性恋群体的生活状况和情感世界展现的更为深刻。
(《霸王别姬》剧照)
香港导演王家卫1997年的作品《春光乍泄》,及2004年陈映蓉导演的作品《十七岁的天空》等在内的同性恋题材电影中,整部影片主要展现男性同性恋群体的情感与生活经验,且在影片整体格调中并非突出角色之间的性别而更多地是以冷静的态度讲述一对恋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但在大陆电影中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屈指可数,虽然在90年代末到千禧年之初有一批如娄烨《春风沉醉的夜晚》、张元《东宫西宫》等内容性和艺术性皆质量上乘的同性恋题材影片,但这些电影多为国外投资或独立制作的“地下电影”,无法在大银幕上放映。
(《春光沉醉的夜晚》剧照)
在酷儿电影及同性恋电影的发展中,很多大陆电影还停留在剖析同性恋者身份被建构的成因、同性恋者因其性取向受到的排挤与贬低、同性恋者生活处境的艰难之上,而并没有能够平等且尊重的看待他们。
近几年随着大陆受到酷儿理论、平权思想及国外优秀的同性恋题材电影的影响,我们开始能够在大银幕上的主流电影中看到同性恋者角色的身影。
(《非诚勿扰》中的酷儿形象"艾莉莉")
但几乎所有的影片中他们的形象都是含糊不清,甚至是在剧情中是充当商业元素的笑料,是被贬低被丑化和戏谑的形象而出现的,“同性恋者”只是作为一种身份符号处于暗语之中,角色形象较为单薄且并不积极健康,远没有破禁的程度。
这无疑是国产同性恋电影仍发展不成熟,大众对于同性恋群体的接受程度尚低的表现。
(《烈日灼心》中的同性恋形象)
对比酷儿电影在国内外的遭遇反差如此之大,究其原因不仅是其无法从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中获得认同,其自身在艺术上存在的局限性也成为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一些导演为了增加影片话题性利用“同性恋”特殊的性别身份做文章,始终将其视为被边缘化的“异类”或利用观众的猎奇心理窥探这个群体的情感生活,在一些网络电影中甚至利用同性关系打色情的擦边球,内容低俗下流。
不仅不利于同性恋电影的发展,更是对酷儿群体的一种污名化。
(《小时代》中的同性恋形象)
在艺术风格上,酷儿群体的艰难处境成为营造影片哀伤风格的情绪化表现,无法做到客观冷静地讲述他们的故事。
而审查制度的限制使同性恋群体之间的正常感情必须作为“不正当”的性关系来表述,也使电影创作者陷入两难的困境。中国大陆是否能够制作出客观且健康的同性恋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今中国大陆的大众媒体作为呈现酷儿形象的主要途径,仍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制约。
当代媒体中对于酷儿群体的呈现有很大的偏差,仍将其视为负面的、不正常的、偏离社会道德的形象出现,而并非让大众客观且科学地了解这一群体。
(《上瘾》中的同性恋形象)
加之许多人心中对酷儿群体根深蒂固的偏见,社会对酷儿群体的贬低和排斥始终存在,甚至一些为酷儿群体发声的学者也常遭到谩骂。造成这种偏见的不仅在于个人,也包括组成社会传播的大众媒体和影视产业。
酷儿电影发展至今,中国大陆的观众始终没能在大银幕上看到一部不带偏见地描述同性恋群体生活和其个人情感状态的影片。
这不仅关乎着影视创作者个人的立场和意识,更关乎宏大的文化环境。
----
原创:安然(感谢)
编辑校正:慢慢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