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新视野》ll辽宁分部·散文专刊ll总第511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大型文学双月刊《作家新视野》同时拥有国际、国内正规双刊号、邮发代号、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刊物级别:省级期刊

国际刊号:ISSN:2079—3111

国内刊号:CN:32—0034

邮发代号:27—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20000414007

【本期作者】林志霞、范学凯、姚诗雨、孟璐瑶。(排名不分先后)

辽宁分部

投稿邮箱:

Haodh11@126.com

聆听雨声
文/林志霞(辽宁)

清晨的风雨声吵进我的梦。半梦半醒之间,雨来了,雨又大了。

终于,淅淅沥沥的雨声推开了我的门,赶走了我的梦。连同昨夜黏在周身的闷热之感,也随着细雨的到来悄然而去。

拉开被一股凉风撩起来的粉色窗帘,窗台上被雨淋湿的海棠花开得正艳,想必它经过了高温的蒸烤盼极了这杯凉饮。凭窗远望,眼前的万物似乎正畅快地接受雨的润泽。

盼雨,是众生的心愿。

雨,是有感情的。尤其在十年九旱的辽西,广袤的大地如同一位“慈祥的母亲”,地像裸露的黄色皮肤,山如不顶重发的头颅,河似水波闪动的明眸,沟壑恍然舒展开来的肢体,万物则好似他们五颜六色的衣服。雨,如他们的孩子一般,时常在大地母亲怀里尽情地撒娇。包罗万象的大地,用她博大的胸怀容纳了无数子女。雨原是一缕缕气体,聆听着母亲的教诲,带着美好的梦想,然后不断升腾,直到高空……于是,盼归,是这个大地母亲的心中渴望。但是雨呢,却总是很忙罢。春天,她经常在人们期盼的目光中悄悄地回来,洒落几滴清泪,恋恋不舍地离去。母亲好想好想见她一面,可又不忍心去打扰她的孩子,恐怕耽误孩子公务似的,任由无尽的思恋在心中翻腾,一直仰望天空,心中满满期盼……

雨也是多情的。火热的夏季,她忽然变得情感丰富。一个午后,一个傍晚,甚至是一个清晨,她都会不约而至。如同空中仙女,驾着片片云彩,翩翩而来。一声闷雷,一道闪电,成为她出场的前奏和灯光;随即,展现她优美的身姿,或翩然而至,或径直而落,到可亲可敬的大地母亲怀里打滚撒娇。于是,大地母亲欣慰地笑了,笑得山含情,水含笑,笑得花儿香,树儿茂。然而,有段时间里,雨忽然不按规律出场,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缺少雨水的滋润,地面张开一张张干渴的嘴,花草树木垂下了头。人们仿佛听到了大地母亲的疼痛呻吟,保护大地母亲的警钟旋即在心中响起。人们真切懂得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始像呵护孩子似的保护大地母亲。在母亲荒凉的头上及沟沟坡坡接上了“小树头发”。保护大地上每一条小河不被破坏,人们用各种方式还给大地母亲绿色、自然的美……终于,雨被感动,开始不断闪亮登场,欢喜而至。

雨亦是长情的。经过了春天的辛勤耕耘、夏天的勤奋劳作,秋天,她终于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漫山遍野硕果累累,是她送给大地母亲的最好礼物。但是,她的脚步缓了,她的声音小了……然而,她的目光变得更加成熟。无论经历了多少时光沧桑,她依旧依恋母亲,她永远眷恋着大地,因为她铭记着母亲的教导,心中蕴藏高远的志向!“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大地母亲爱得深沉”!远古至今,世世代代,她永远是大地的最爱!

品茗,听雨,沉思。《圣经》里曾说,雨也有父亲吗?其实,雨也是有母亲的。雨声萧萧,不折不扣。

伫立窗前,看着她在大地的怀抱里撒娇、嬉戏,倾听着她们的“母女私语”,犹如一支动听的乐曲,入耳,入心。

【作者简介】林志霞,现工作于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教育局。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朝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迄今,有百余篇作品发表在今日朝阳网,数篇作品在《朝阳日报》等报刊发表。散文《天路》获得朝阳市“华彩70年,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征文”大赛三等奖。钟爱文学,喜欢畅游于“诗词”之海,欣赏品味,受益匪浅;喜欢徜徉在文学天地,观光赏美,博采众长……愿在这充满诗意的人生里,激扬文字,飞花逐梦!

送别
文/范学凯(辽宁)

昨天下午,匆忙回家住了一宿的女儿回去上班了,我和妻子把她送到汽车站。看着女儿上了车,我们就回来了。我边开车边听着音乐:“久别的人盼重逢,重逢就怕日匆匆……”听着听着,心里便产生了一些失落感。回到家里,妻子倒在床上休息,我知道她也是和我一样,因为舍不得女儿离开,心里有些不悦,就没去打扰她。独自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心里却总想着女儿……

女儿今年22岁,大学刚毕业,通过校园招聘顺利地考入中国银行工作。虽说离家不远,休班时总回来,有时我们也去看她,单位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也都很好,住宿条件也不错,可不知为什么,心里却总是挂念;特别是每次回家后临行时,不管怎么忙,我都要亲自把她送上车。虽然每次送别都让我心里很难受,但还是一定要去送,从上大学开始一直到现在,从不间断;而每次送别,也有着不同的感受……

记得2012年女儿上大学时,我和妻子亲自把她送到大学校园,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我和妻子准备离开时,我心里开始担心:一会儿离开时女儿会不会哭,会不会不让我们走?出乎我的意料,女儿很懂事,怕我们不放心,表面上装得若无其事,对于我们的叮嘱,她总是说“没事的,放心吧,不用惦记”。我们没让女儿下楼,妻子在前面,我在后面。妻子下定决心,头也没回地走下了楼——她害怕女儿看见她流泪。我在为女儿关上宿舍门的一刹那,心如刀绞:从未离开我们的女儿,我要把她一个人“扔在”千里之外,无论如何我都舍不得。那时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撕心裂肺,什么是泪如泉涌……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下五楼的,到了楼下,回头望着那扇窗户,女儿微笑着和我们挥手。我擦着怎么也抹不干的眼泪,和妻子一步一回头地向校园的大门走去。窗户里的那个身影越来越小,渐渐地变成了一个模糊的小黑点儿;窗户也越来越小,渐渐地,宿舍楼也不见了……

坐在通往火车站的公交车上,我心乱如麻,当初怎么没报一个离家近点的学校呢?孩子会洗衣服吗?天气变化知道增减衣服吗?回家的时候知道在哪里坐车吗?能不能坐错车……从女儿的学校到家要坐上近二十几个小时的车,一路上,我们几乎没怎么吃东西,妻子也没怎么说话。到家后,给女儿电话报个平安,女儿知道我们担心,总是说“挺好的,不用挂念”……但我还是听到了一点点哽咽的声音,长这么大,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儿行千里的滋味儿。

在女儿以后读大学的四年里,每次回学校,我都会亲自送女儿。虽然车站在两百公里以外,离家有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多数也都是在晚上,有时工作也很忙,有时也答应女儿自己走;可每到启程时,总是提前把工作安排好,亲自开车,把女儿送到火车站,亲自把她送上车,直到列车远去,消失在夜幕中,我才会依依不舍地转身,强忍着眼睛里的泪水,开车向家的方向驶去。一次,两次……四年始终如此。

回想着离开家的女儿,也勾起了我当年求学时,父母送我离开家的情景……

那是1988年夏季,我考入了辽宁省铁岭农业机械化学校。在那个年代,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能够考上一所这样的中专学校,那就是平步青云。开始的几天,我和父母一样,甭提有多高兴了,可随着开学时间的临近,我又有些舍不得离开家。因为那时家里很困难,我是长子,弟弟们又小,母亲身体又不好,就连我的学费都是家里巨大的负担,所以很是担心。可书又不能不念,因为这不但是我十几年的奋斗,也是父母多年的愿望。就在这纠结之中,开学的日期也到了。

9月3日这天,父母一大早就起来,特意包了满满一大盖帘的饺子。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饺子的。吃完饭,母亲又给我端上一碗晾得不凉不热的饺子汤,怕我路上渴,然后,母亲又把剩下的饺子给我装了满满的一饭盒,让我带着路上吃。母亲依依不舍地,却又催促着我上路,总怕误了火车。一边催促,一边叮嘱我不知叮嘱了多少遍的那些话,总怕忘记什么,一边还检查着我的行囊——其实已经检查了不知多少遍了。

时钟指向九点,我和老爸上路了。老爸推出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几天前,老爸已经把自行车修理好了:该上油的地方上了油,该换的零件也换好了,车胎也打满了气。我推着自行车在前边走,老爸背着我的行李、提着包裹跟在我的后边,母亲和弟弟们在后边送我;左邻右舍知道我今天去上学,也都过来送我。当我快要拐过村西头那个弯的时候,回头望了望,母亲还在那里站着……出了村,我骑上自行车,带着老爸,向十公里外的车站奔去。

到了车站,离开车的时间还早,由于是夏季,天气很热,我催促着老爸回去,可他就是不肯:“没事,家里也不忙,我一会儿就到家了,陪你待会。”由于是山村小站,坐车的人也不多,我和父亲坐在候车室的凳子上,父亲是一个本本分分的农民,不善言谈,时不时地嘱咐我一句:“好好念书,不用惦记家里,照顾好自己。没钱的时候早点给家里写信,别舍不得吃,一定要吃饱……”父亲不但叮嘱我,还和我唠了许多家里事。那次谈话,是父亲平生第一次和我唠家里的事,让我真正感觉到,我在父亲的心目中长大了,父亲真的很疼爱我们,只是他不像母亲那样善于表达,而是把这种爱深深地埋在心底。

父亲把我送上车,列车慢慢驶出车站,我透过车窗,远远地看见父亲静静地站在站台上望着徐徐开动的列车,直到我看不见。

在以后的三年时间里,每到开学走的那一天,全家一定会坐在一起吃一顿饺子,我也会吃完饺子喝上一大碗饺子汤。老妈一定会站在路边,目送着我的身影消失在远处,老爸也一定用自行车给我送到车站,看见载着我的列车消失在火车道的尽头……

毕业后,我留在县城工作,每到周末,总是毫不犹豫地回家:帮父母干些农活,闲暇时陪父母唠唠嗑,辅导一下弟弟们的功课。结婚以后有了小家,工作也比以前忙了,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其实这都是给自己不回家找的客观理由。近几年,父母年岁大了,女儿也毕业工作了,我回家的次数又多了起来。可无论几天回一次家,无论在家待多长时间,一提到走,老妈就会恋恋不舍,也一定会把我送出院外,目送着我的车子远去,直到拐过村西头的那道弯,看不见为止。

我每次离开家时,父母总会目送我的背影远去,我知道他们开始在盼望我下次回家的日期;我每次把女儿送上车,也开始期待女儿的下一次回家。正是这一次次的盼望,我们的日子才变得越来越好;正是这一次次的送别,儿女们才渐渐地长大,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地幸福!

【作者简介】范学凯,男,47岁,大专学历。1991年毕业于辽宁省铁岭农业机械化学校,1999年—2012年在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进修,现工作于朝阳市喀左飞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负责财务工作。作品多以散文为主,散见于《辽宁职工报》《喀左县报》,曾多次在县、市征文中获奖。

爬山的启示
文/姚诗雨(辽宁)

十月一日放假,爸爸妈妈带我去爬山。

刚开始我还觉得爬山很好玩,根本不像同学们说得那么累。可是爬着爬着,我的这个想法就被打消了。我的两条腿越来越沉重,强烈的阳光直晒着我的后背,脸上的汗珠开始往下淌,每爬一步都得大口喘气。我抬头看看爸爸妈妈,只见他们的头上满是汗水,正在吃力地往上爬。我心想:爬山这么累呀,也不好玩啊!不就是顺着山上的台阶一步步往上走吗?再说了,山顶有什么呀?难道有金矿,值得这么费劲地往上爬?想到这儿,我就跟爸爸妈妈说:“我不想爬了,一点意思都没有,太累了。”他们听了之后都停了下来,然后拉着我的胳膊,注视着我,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们已经爬了一多半了,再坚持一会儿就到达山顶了。如果我们现在下去的话,山顶上的风景就什么都看不到了,那岂不是半途而废了吗?”

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有点惭愧,于是下决心继续努力往上爬。过了一会儿,我转身往下看了看,再抬头往上看,啊!我们就要到达山顶了。这时,我也顾不得汗水往下淌,腿有多么累,心里美滋滋的,一鼓作气爬到山顶。

当我站在山顶往下看时,远处山峦起伏,重重叠叠,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天空的白云笼罩着绿树,映入眼帘的景色是最美的。

下山的路上我在想:如果我今天没有坚持到底,就不会看到这么美好的风景。爬山不能半途而废,那么,平时我们做事情就像爬山一样,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而是要克服困难坚持到底,才能达到目的,实现自己的目标,欣赏到最美的风景。

【作者简介】姚诗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迎宾小学六年级学生。性格乐观、开朗,积极热心社会公益活动。喜欢画画、朗诵。先后获得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艺术节辽宁赛区朗诵金奖。

我把幸福告诉你
文/孟璐瑶(辽宁)

我的奶奶是一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身体健康的老人。我喜欢她,喜欢她慈祥的话语;喜欢她熟悉的面庞;喜欢她温暖的怀抱。不论我多大,她都把我当作“宝”。

有一天,我因为学习,很晚才上床睡觉,本来挨了一顿训,心里不服气,但是一想到我和奶奶约定好了,“晚上一定要等我一起睡觉”,就立刻高兴起来。可我一推门,惊喜的眼神渐渐暗了下去:唉,黑漆漆的屋子里并没有我所期盼的熟悉的身影,等待我的只有黑暗。我生气地上了床,令我意外的是被子里是暖的,我惊喜得差点叫出声来。我的心一热,泪水夺眶而出。奶奶惊醒了,笑呵呵地望着我,我一头扎进奶奶的怀里,温暖传遍了全身。

“冷吗?我知道你生气了,可是,你看被窝里是不是很暖?”我一抬头“咯咯”地笑了:“奶奶最懂我了。”一会儿,我就在奶奶的怀里睡着了。温暖传遍了整个小屋,在奶奶的怀里充满爱的味道,那夜我睡得好香,好香,忘记了一切的不快乐,收获了满满的爱。

奶奶是一位老园丁,虽然年纪大了,可还是爱着花,爱着草,爱着我。那种伟大的爱永不褪色,永远被我珍藏。

【作者简介】孟璐瑶,朝阳市胜利小学六年三班的学生。阳光,乐观,积极向上,兴趣广泛。从小就喜爱读书,书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个好伙伴。曾有《春天里的小草》《奇怪的口哨》等10余篇文章发表于《燕都晨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