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干货】肖春宏老师

​【诊脉干货】寸,关,尺三部脉,迟则俱迟,数则俱数,怎么确定分部主病?比如“寸迟必是上焦寒”,又比如“寸数咽喉口生疮”

谁知道怎么确定寸迟,寸数?

留段思考时间,我晚上讲此问题。

仅寸部脉数,而关与尺部脉不数,不存在这种情况。可是还要确定只寸脉数,中医有智慧![强]

诊脉,著书的人不少,没一个人讲此诊脉真经的,也许他不想讲,也许他根本就不会。

迟脉与紧脉都主寒,有何不同?

这个一定要区分开,有重要临床价值。

伸手一摸脉,张三是沉迟脉,李四是沉紧脉。

迟为虚寒,张三是脾阳虚或肾阳虚。

紧为实寒,李四是吃冷的饮食或寒邪中少阴肾。

张三要温补,李四要温通,不太一样的。

既然存在虚寒与实寒之分,诊脉就有鉴别之法,否则怎么施治,是吧。

不要急于去治病,要急于练四诊功夫。四诊工夫不过硬,辨不准证,能治好病嘛!学什么派都白废。[呲牙]

紧脉左右弹,是在大拇指与小拇指方向来回动吗?

不是,脉在这个方向上来回动,弹击不到指腹,根本不对。

脉只有在上下(即天与地方向)方向来回动,脉才能弹击指腹,人可以清晰感觉到。那么,左右作如何解?脉这次升上来,弹击靠左一点的指腹,脉下次再升上来,弹击靠右边一点的指腹,两次弹击指腹不在一个位置,而是左右两个位置,弦脉总是弹击指腹一个位置,固定不移。这是紧与弦之区别。

让绳子在指下转动,保证不了只在指腹一个位置转动,它总是跑的,是吧。

当按脉力大了,由于脉受压,则无左右弹现象,只有劲急感。

实寒证并不少见,寒邪犯肺而咳喘的肺实寒证,寒邪客于肝经而少腹疼的寒滞肝脉证,寒邪入胃而腹痛的胃实寒证,寒邪犯表而身痛的表实寒证……。紧脉是辨证的有力依据。

【切脉干货】

李时珍的爸爸是当时歧黄界大名鼎鼎的铃医,身怀绝技,治病枪响鸟落!他的绝技已经真传于我们,可惜我们视为草介,没有好好去学习,捧着金饭碗去要饭。例如《濒湖脉学》中数脉篇的主病诗说“尺属滋阴降火汤”,这告诉我们的清清楚楚,只要我们照葫芦画瓢,治病就能药入即效!然而有一个问题,就是左脉数,右脉必数,不存在只左脉数而右脉不数之事。尺部脉数,寸部脉与关部脉必数,也不存在只尺部数,而寸部脉与关部脉不数之事。李时珍说“尺属滋阴降火汤”,只有确定仅尺部脉数时,用滋阴降火汤,否则就是瞎乱用。可是不存在仅尺部脉数的情况,这怎么办?不用愁,中医非常有智慧!虽然寸关尺三部脉都数,但是寸关尺三部脉存在有力与无力之分,浮与沉之别,大与小之异。若某部脉独无力,则确定此部脉数。比如伸手一摸脉数,并且唯独尺部脉无力,确定尺部脉数,用滋阴降火汤,枪响鸟落![玫瑰]关于诊脉,经典《内经》说“独处藏奸”,我们用此经文确定尺部的肾病变把三部脉弄数了。此为“仅尺脉数也”。

昨天,我诊一人,摸完脉,我告诉他说“你血压高,口腔溃疡”,他回答:是口腔溃疡,血压不高。我又进一步说:准确说血压的高压高,他不信。我把电子血压计给他,让他自己测。测完他呵呵地笑了。

诊脉,我只用了“寸数咽喉口舌疮”一句话。[呲牙]

诊脉准,除了经典中的脉法之外,再就是《濒湖脉学》与《三指禅》。

《内经》说“独大者病,独小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一共七独,现在清楚何谓独迟,独疾了。

我再换个方式讲

病位+病性=证

数脉仅能确定病性为热,连虛热与实热都没分开,更不用说确定病位了,是吧。

怎么确定病位,用寸关尺分部诊法,只有尺无力,确定病位在肾。数+尺=肾热。

@上海–肖春宏,肖老师,如一患者出现左右寸弱,左右关尺细数,是否为心肺气虚,阴虚内热呢?[抱拳]

刚才讲过了,六部皆数,不存在某部不数

六部脉,数则俱数,迟则俱迟。

六部脉,皆为一气而动,不会存在某个不数。

李时珍之脉法,是这个[强][强][强],但是只靠背不行,用时靠有智慧。

背熟+智慧=脉神!

不动脑想,哪来的智慧,动脑想则人人有智慧!

数脉不都主火,也主虚寒。诀曰“实宜凉泻虚温补”,其中“虚温补”,讲的明确。但是温补谁呀?看寸关尺谁独异。

我诊脉刚开始两年,只一部脉数的病人,一个也没见到过,数脉寸关尺三部主病用不上。觉得不对路,开始琢磨,并试探用,发现今晚讲的诀窍,诊脉水平一下子跃上几个台阶。[呲牙]

第一次用来治病,是一个舌苔奇厚的病例,诊脉数,并且右关独异,诊断为胃实热,用牛黄清胃丸,一盒病愈。

觉得寸关尺主病诗有用,开始背。之前怎么背也记不住,这次一背即记牢,是心态问题。[呲牙]

脉数无力为虚。

【弱脉】此脉象非常容易识别,伸手一摸脉沉并且细钦,在沉脉中唯独弱脉细软,见脉沉并且细软就是弱脉了,弱脉主寒热,即发热恶寒。浮以候阳,弱脉浮取不见,所以主阳衰,阳衰则卫阳不固而自汗,恶寒;沉以候阴,弱脉沉取细,所以主阴伤,阴伤则阳外越,身热,因此弱脉者症见恶寒发热。

虽然弱脉阳虚阴衰,但是偏于阳虚。而濡脉,脉象与弱脉相反,位置在浮位。主病也相反,偏阴虚。

阳虚了,脉向沉方向跑。阴虚了,脉向浮方向跑。

明此脉理了,那濡脉主什么?这不言自明。主阴伤血虚呗。

虚脉是这样,但是实脉不是。

摸脉知道是弱脉,还是濡脉,这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要知道阴与阳之情况,而后调之。

达此最终目的,我们施治就可以在阴阳两极上立法![胜利]

虽然阴阳两亏,但是阴亏与阳亏是不等量的,偏向谁,我们要知道。本来偏向阴虚,施治偏向补阳,弄反盆了,是吧。[呲牙]

辨明阴与阳,一切都好办,其余都是浮云也。

切脉辨证诊断之套路依然是:病位+病性=证。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沉脉相兼脉确定里的病性,分述于下:

1,脉沉而有力: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脉有力主邪气盛,邪气盛是实,确定里的病性是实,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实证。

2,脉沉而无力: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脉无力主正气虚,正气虚是虚,确定里的病性是虚。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虚证。

3,沉数脉: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数脉主热,确定里的病性是热,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热证。

4,沉迟脉: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迟脉主阳虚,阳虚是虚寒,确定里的病性是虚寒,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虚寒证。

5,沉紧脉: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紧脉主寒邪,寒邪是实寒,确定里的病性是实寒,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实寒证。

6,沉滑脉:根据沉脉主里。再根据滑脉主痰,痰是实,确定里的病性是痰实,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痰实证。

7,沉牢脉: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牢脉主阴寒凝聚,阴寒凝聚,确定里的病性是阴寒凝聚。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阴寒凝聚证。

8,沉弱脉: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弱脉主阳弱阴衰,确定里的病性是阴阳两虚。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阴阳两虚证。

这仅是诊脉辨八纲,辨个大其概,定个方向![呲牙]

反复运用“病位+病性=证”进行辨证,层层缩范围。

比如里,里的范围大了,有五脏六腑,谁有问题?再继续确定病位。又比如病性热,热有多种,虚热,实热,郁热,伏热。再继续确定病性。

会用脉定位与定性,会看舌定位与定性,会用症状定位与定性,这些是基本功,之后掌握特技,即绝活!一脉定,一舌,一症定乾坤!

最后是玩治病战略,没计方案,治大病。

当中医,既要当士兵,又要当统帅。

中医界不乏战术高手,缺战略家!

这样来认识脉,异常脉之成因,与所要治之疾病的成因是一个,于是我们清楚异常脉成因,也就知道疾病之成因,此为见瓶水之冰而天下之寒,将异常脉之成因消除,疾病自然而愈。而异常脉之成因,圣人以及前贤均研究清楚了,将“科研成果”交给我们,不用我们研究,只需拿来用即可。如此正确理解异常脉,才会重视脉诊,用活脉诊。

例如,清楚牢脉之成因,那么治血管硬化,岂不是枯拉朽!不掌握牢脉,甚至不知牢脉主病,当然不会治血管硬化。

仅需掌握一个牢脉,则许多慢性肾炎,血管硬化,疝痛等等……,全拿下![强]

伸手一摸脉沉并且实大而弦长,就是牢脉,这没什么难的,十几岁小孩也能干。

管他是肾炎,还是血管硬化干什么,不用管的,只管是不是牢脉![呲牙][憨笑]

牢脉主寒凝坚积,即寒邪疑聚有形物质而成坚积之状,这就是血管硬化之机理。

通过切脉知是牢脉,有寒邪,又涉血管,什么证?不是血痹证,就是脉痹证,好弄的。

再例如,某人腹痛,右关脉迟。迟脉之成因是阳虚,而腹痛之成因也是阳虚,并且又用右关精准定位是脾阳虚。

我们干啥了?啥都没干,只确定是不是右关迟。其余之高难研究都是圣人以及前贤干的。

中医越向前发展越简单,而西医越向前发展越繁,仅病名,据统计有30万个,一辈子只记病名也记不完。[呲牙][呲牙][呲牙]

东方圆圈思维,使项尖大师都成圣人了,成仙了,如老子。而西方直线思维,使顶尖大师都疯了,自杀了。因为学说达到极点时,学说自我否定,无解。

血管硬化,中医早研究清楚了——牢脉,放在那里尘封已久,自己不去取,这谁也没办法。[呲牙][呲牙]

又比如老年便秘,没有突出症状,问了半天徒劳,分析不出来病因与病机,不好辨证。但是呢,他是弱脉,我们对弱之成因了如指掌,阴阳俱不足,并且偏阳虚。于是他的便秘之成因,我们知道了,是阴阳两亏,并且偏阳虚。便秘原因:一是无水,二是推力不足,这与弱脉吻合。

阴一补有水了,再一补气有推力了,治病完活啦。[呲牙]

肖老师,分步走。大约补阴需要几剂?很想知道,您的经验。

不能照搬,凭脉而定。

如果是濡脉呢,正好相反。

大约五六剂就可以了。

脉之成因,即是病之成因。否则,诊脉有何用也!(极少特别情况,不在此论中)

动脉硬化,按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奇经八脉辨证问诊,经常问不出来什么。诊脉是牢脉,哈哈……,诊断完活了。

四诊,必须都要下功夫学。

治病问大师,都不如问自己的指下之脉。

“寸弦头痛膈多痰”,这没讲是左寸,还是右寸。李时珍分部主病,是寸对应上焦,关对应中焦,尺对应下焦。分部主病,多数是三焦辩证。

寸,确定病位在上焦,弦确定病性是痰。病位与病性结合是上焦痰饮证。病情呈现在眼前了。

“寸弱阳虚病可知”,病位在上焦,病性阳虚,病位与病性结合是上焦阳虚证。不是心阳虚,就是肺阳虚,再就是心肺同阳虚,问一下,咳稀痰,是肺阳虚。

这个“弱”是什么弱?是弱脉之弱。仅寸部呈弱脉。

把《濒湖脉学》掌握好,就可以成为一位优秀中医师,好中医师![玫瑰]

不用诊脉太厉害,知道沉就行,沉脉中细的就是弱脉。

“营气不行则不仁,卫气不行则不用。诊脉见他血亏,病在上,手必麻。”

这是诊断三大原理之一,即司外揣内。

当诊脉确定是里证之后,再用一次“病位+病性=证”,即分別诊寸,关,尺三部,进行三焦辨证。假如确定在下焦,这范围比里的范围小多了,是吧。下焦是肝肾,继续用“病位+病性=证”,最后用脏腑辨证,精准辨证。

看中医诊断方法似乎是大其概,不精准,这是误解。中医的逻辑思维极其严密,诊断模糊而精准![强][强][强]

诊脉先八纲辨证,再三焦辨证,继之脏腑辨证,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天衣无缝。

《濒湖脉学》说“汗雨夜来蒸入骨”,这既有专业,又有诗韵。在诗情画意中将病辨证完活。这是什么病?骨蒸潮热。当中医多好,融中医与诗韵一体,美!

濡为亡血阴虚病,

髓海丹田暗已亏。

汗雨夜来蒸入骨,

血山崩倒湿侵脾。

濡脉,浮之轻者。牢脉,沉之重者。两者体象正好完全相反,为一对阴阳脉,这是以胃之缓脉(正常脉)为标准参照脉而确定的。

练习诊脉功夫,先练习诊缓脉,达到心中了了,之后诊病脉,则指下易明。

《复习·常见之异常脉主病》

我们不知患者疾病之成因,而平时学习知道异常脉之成因。由于异常脉之成因,即是疾病之成因,所以我们见异常脉则知道疾病之成因,此为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否则,诊脉有何用也!

一,【基础知识】

何谓实证,又何谓虚证呢?《素问》回答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夺是“失”的意思。

二,【沉脉主病】

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沉脉的相兼脉确定里的病性。病位+病性=证。沉脉主病详述于下:

1,脉沉而有力: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脉有力主邪气盛,确定里的病性是实,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实证。

2,脉沉而无力: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脉无力主正气虚,确定里的病性是虚。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虚证。

3,沉数脉: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数脉主热,确定里的病性是热,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热证。

4,沉迟脉: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迟脉主虚寒(即是阳虚),确定里的病性是虚寒,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虚寒证。

5,沉紧脉: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紧脉主寒邪(即是实寒),确定里的病性是实寒,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实寒证。

6,沉滑脉:根据沉脉主里。再根据滑脉主痰,确定里的病性是痰实,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痰证。

7,沉牢脉: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牢脉主阴寒凝聚,确定里的病性是阴寒凝聚。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阴寒凝聚证。

8,沉弱脉: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弱脉主阳弱阴衰,确定里的病性是阴阳两虚。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阴阳两虚证。

9,沉涩脉: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涩脉主血少精伤,确定里的病性是血少精伤。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血少精伤证。

三,【浮脉主病】

根据浮脉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浮脉相兼脉确定表的病性。病位+病性=证。浮脉主病详述于下:

1,脉浮而有力:根据浮脉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脉有力主邪气盛,确定表的病性是实。病位与病性结合是表实证,所以脉浮而有力主表实证。

2,脉浮而无力:根据浮脉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脉无力主正气虚,确定表的病性是虛。病位与病性结合是表虚证,所以脉浮而无力主表虚证。

3,浮数脉:根据浮脉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数脉主热邪,确定表的病性是热。病位与病性结合是表热证,所以浮数脉主表热证。

4,浮紧脉:根据浮脉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紧脉主寒邪,确定表的病性是寒。病位与病性结合是表寒证,所以浮紧脉主表寒证。

5,浮虚脉:根据浮脉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虚脉主暑邪,确定表的病性是暑,病位与病性结合是伤暑表证,所以浮虚脉主伤暑表证。

6,浮缓脉:根据浮脉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缓脉主风邪,确定表的病性是风。病位与病性结合是中风表证,所以浮缓脉主中风表证。

7,浮迟脉:根据浮脉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迟脉主湿,确定表的病性为湿邪。病位与病性结合是表湿证,所以浮迟脉主表湿证。

注意:李时珍《濒湖脉学》中的浮脉篇说“迟风数热紧寒拘”,其中“风”是指风湿,以湿为主,因为周学霆《三指弹》说“浮迟伤湿”,所以浮迟脉主表受风湿之邪。由于湿性粘滞,表受湿邪了,脉应该迟,所以浮迟脉主表湿证,而不是主中风表证。

异常脉主病,咱们先掌握一般规律,后掌握特殊情况。

问诊辨证难度大的病,如果掌握异常脉之成因,则立刻容易了,比如伏脉,既主火郁于内,又主伤寒夹阴。

1【洪脉与伏脉阴阳对脉】

浮之最者为洪脉,沉之最者为伏脉。洪脉主阳盛阴血虚。伏脉主火邪内郁,或主夹阴伤寒。寒邪伏于肾又外感风寒,叫做夹阴伤寒。

2【濡脉与牢脉阴阳对脉】

浮之轻者为濡脉,沉之重者为牢脉。濡脉主血虚,或主伤湿。牢脉主阴寒凝聚。

3【弦脉与弱脉阴阳对脉】

弦脉,脉之有力者也,雄姿猛态,可以举百钧。弱脉,脉之无力者也,纤质柔弱,不能举一羽毛。弦脉主肝,或主水饮。弱脉主阳衰阴弱。

未完待继……

【诊脉干货】左升,右降。常见病变是左不升,右不降,咱们都会用诊脉判断了。那么,左升太过,右降不及,用诊脉怎么判断?左寸洪弦,升气太过也。右寸洪弦,降气不及也。咱们现在已经会识别洪脉了,并知是最浮者。现在诊脉判断左升太过与右降不及,是小菜一碟啦![呲牙]

玩气之“升降出入”集大成者是周学海。《内经》“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出入废则神机化灭”,此经文通过历代名家探索,到周学海集大成了。以前我讲过“神机气立学说”,但只是讲解了经文,并未展开讲。因为不掌握脉诊判断升降,用不上。

用葛根汤治项痛,有时不但没治好,还治重了。[呲牙]这是为什么?没有掌握出入呗。外感是出入的问题。内伤是升降的问题。

​《总复习·常见异常脉主病》

我们不知道患者疾病之成因,而平时学习知道异常脉之成因。由于异常脉之成因,即是疾病之成因,所以我们见异常脉则知道疾病之成因,此为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否则,诊脉有何用也!

一,【基础知识】

何谓实证,又何谓虚证呢?《素问》回答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夺是“失”的意思。

二,【浮脉主病】

根据浮脉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浮脉相兼脉确定表的病性。病位+病性=证。浮脉主病详述于下:

1,脉浮而有力:根据浮脉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脉有力主邪气盛,确定表的病性是实。病位与病性结合是表实证,所以脉浮而有力主表实证。

2,脉浮而无力:根据浮脉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脉无力主正气虚,确定表的病性是虛。病位与病性结合是表虚证,所以脉浮而无力主表虚证。

3,浮数脉:根据浮脉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数脉主热邪,确定表的病性是热。病位与病性结合是表热证,所以浮数脉主表热证。

4,浮紧脉:根据浮脉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紧脉主寒邪,确定表的病性是寒。病位与病性结合是表寒证,所以浮紧脉主表寒证。

5,浮虚脉:根据浮脉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虚脉主暑邪,确定表的病性是暑,病位与病性结合是伤暑表证,所以浮虚脉主伤暑表证。

6,浮缓脉:根据浮脉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缓脉主风邪,确定表的病性是风。病位与病性结合是中风表证,所以浮缓脉主中风表证。

7,浮迟脉:根据浮脉主表,确定病位在表。再根据迟脉主湿,确定表的病性为湿邪。病位与病性结合是表湿证,所以浮迟脉主表湿证。

注意:李时珍《濒湖脉学》中的浮脉篇说“迟风数热紧寒拘”,其中“风”是指风湿,以湿为主,因为周学霆《三指禅》说“浮迟伤湿”,所以浮迟脉主表受风湿之邪。由于湿性粘滞,表受湿邪了,脉应该迟,所以浮迟脉主表湿证,而不是主中风表证。

三,【沉脉主病】

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沉脉相兼脉确定里的病性。病位+病性=证。沉脉主病详述于下:

1,脉沉而有力: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脉有力主邪气盛,确定里的病性是实,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实证。

2,脉沉而无力: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脉无力主正气虚,确定里的病性是虚。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虚证。

3,沉数脉: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数脉主热,确定里的病性是热,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热证。

4,沉迟脉: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迟脉主虚寒(即是阳虚),确定里的病性是虚寒,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虚寒证。

5,沉紧脉: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紧脉主寒邪(即是实寒),确定里的病性是实寒,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实寒证。

6,沉滑脉:根据沉脉主里。再根据滑脉主痰,确定里的病性是痰实,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痰证。

7,沉牢脉: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牢脉主阴寒凝聚,确定里的病性是阴寒凝聚。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阴寒凝聚证。

8,沉弱脉: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弱脉主阳弱阴衰,确定里的病性是阴阳两虚。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阴阳两虚证。

9,沉涩脉:根据沉脉主里,确定病位在里。再根据涩脉主血少精伤,确定里的病性是血少精伤。病位与病性结合是里血少精伤证。

这是诊脉基本常识,咱们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气囗九道脉”,李时珍说泄千古秘藏脉法,这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大实话,但是李时珍不会轻易让世人得到,送给有志者!

由于气口九道脉法没用过,不知准不准?心里没底,这不是难题,可以用三部九候遍诊法当场验证,奇经八脉辨与十二正经相连的嘛,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只要用遍诊法验证一两次,足以证实!

诊脉,独取寸口,是诊脉史上的一次飞跃,非常了不起之事![强]由在头手足遍诊十二经飞跃到独取寸口。随此飞跃,在头手足遍诊十二经法提升为气囗九道脉法,并多了个诊奇经八脉。

一个额痛病,问了半天,最后辨出一个自己都不敢叫板的证,而用遍诊法,去头上切诊天,地,人三部,心里底气十足。

简单了解一下脉诊源流,有助于理解气口九道脉法。

十二经遍诊法分上,中,下三处,每处又分天,地,人三部,三三见九,故曰三部九候遍诊法。在何处诊?头,手,足三处之动脉,这都在外边,诊脉方便。

浓缩到寸口,并多个诊奇经八脉,即为气口九道脉法。脉诊奇经八脉,只有李时珍会。

诊脉部讲的不好,比如上部的天,是诊察太阳到头维一线。如果在太阳没取到脉动怎么办?

两额之动脉,在太阳到头维一线。与取穴是一个点不一样。

再比如上部的地,诊察两颊之动脉,在人迎到地仓,巨髎一线。

诊察部位不是“一点”,而是“一带“。这样就接临床地气了,学会了。

学中医一定要接临床地气,别脱离人体。[抱拳]

寸口脉还有反关脉呢,何况十二经动脉了,不一定在“一点”处。在“一点”没取到,不等于没有。

如果前额部位生痤疮,诊察两额之动脉,有问题,要考虑到太阳,用卫气营血辨证法,治卫分病。如果没问题,考虑心,用脏腑辨证法。

用熟了之后,不用去诊察两额了,看舌,是阳维舌,这圈定了病位在阳经,病人前额有问题,不是心了。

辨证,三层是死的,七层是分析。四诊方法贫乏,用什么来分析呢,是吧。

我用过柴胡桂枝汤治前额痛,枪响鸟落。只看一眼舌,什么都没问,但是心里有底气!

前额痛与前痤疮,原理一样的。

《补充三部九候遍诊法之诊察部位》

上部的天:诊察部位在两额之动,太阳到头维一线。

上部的地:诊察部位在两颊之动脉,人迎到地仓,巨髎一线。

上部的人:诊察部位在耳前的动脉,听会,听宫到目锐眦一线。

中部的天:诊察部位在寸口桡动脉经渠。

中部的地:诊察部位在大指次指间桡动脉合谷。

中部的人:诊察部位在掌后锐骨尺动脉神门。

下部的天:诊察部位在大腿内侧,毛际外,羊矢下一寸半陷中,五里之分。女子取太冲,足大指本节后二寸陷中。

下部的地:诊察部位在内踝后跟骨旁动脉太溪。

下部的人:诊察部位在大腿内侧前上方,鱼腹上越间,直五里下,箕冂之分。

遍诊法建议看王冰原注。

诊察时操作手法:循,按,切。

判断:一,形与脉不应病,形壮则脉强,形瘦则脉弱。二,脉象异常病,正常一息四~五至。

三部九候遍诊法,是《内经》唯一列出的专篇,讲的好,切脉部位,主病,辨病,意义,比较全。

宁可会而不用,不可用而不会。

无双手的人,怎么用现在诊脉法?但是可用遍诊法

无双手的哑巴,怎么诊断?这要看是谁了,是大人物,会有人来开宝马请您了!

没有足的人,怎么诊太冲?大腿内侧一样的。要理解遍诊法,才会用好。

遍诊法,强调的是“遍”,只要是这条经上的脉动处都可以,不必非得去诊他指定的“一点”,可根据病人情况而定,没有足了,怎么诊下部的天地人三个点。

不就是要诊察某经的情况嘛,察清楚是目的,在何处察无所谓。

【练习题】

1,如果脉沉滑而数,此人什么病?沉主里,滑之痰,数主热,因此是里有热痰,要清热化痰。

2,如果脉细滑而数,这人什么病?细脉主阴虚,滑主痰,数主热,因此是阴虚生热痰,要滋阴清热化痰。

3,如果细弦而数,这是什么病?弦主肝,细主阴虚,数主热,肝阴虛阳亢呗。[呲牙]

洪数脉主阳明里热,为什么?您自己想哦。

诊脉滑,不但知道有痰,而且知道成痰之因,全写在脉上了。练熟诊痰则会治疑难病,因为怪病痰作崇嘛。

问一天,不如诊一分钟脉。

指下摸出三个脉相兼,基本辨出证了,这又是一种常用方法。

数脉主热,可实可虚,但洪脉必为实证。表证多浮,枢证多弦,故洪数脉应为里部实热,即阳明病。以经络学说来讲,阳明经多血多热,心主血脉,洪为心之主脉,故也主阳明经热。临床诊断时,应有舌红苔黄、口渴烦燥等佐证。

洪乃阳盛阴虚,数主热,阳与热都是阳,因而是阳明里热。

脉诊不但神奇,还很有意思。破解脉象的意义不次于福尔摩斯推理断案。尤其是单你用脉象推翻其它三诊时,那种成就感很强烈。

李东垣说:血虚发热的症状与白虎汤证非常像,但是患者服白虎汤必死。唯一的鉴别方法是脉象的不同。

现在很多吃降压药后脉数

血压升高了,脉就不数了

李时珍没有遇到过吃降压药的[得意]

我说的是这个时候不能清热,得强心,否则很容易把人治坏了。本来心脏的力量就被降压药抑制了,只能靠提高心跳频率来保证总供血量。这时候如果再清热,抑制心脏跳动,那就真要出事了。

举个牢脉案例,一是通具体病例理解牢脉之成因阴寒凝聚,二是通过牢脉案例,明白会诊牢脉,有时治疑难病是小菜一碟。

您看过许多治病案例,其中有牢脉案例吗?我敢断言没有,如果我讲话不把弓拉满,留点佘地说,牢脉案例稀少。难道临床上真稀少吗?不是。

【牢脉之病例】某男,32岁,自述几次经医院检查为慢性胃肠炎,诊其脉均认为中运不健之大虚证,均按虚投药,但愈后复发。刻诊:牢脉,急问其因,病系两年前,多食所剩凉肉厚味急性菌痢住院。之后数日,便以两次为常,后带白冻,两年均在八月间发菌痢,肢弱易疲,左少腹似有积物,用力推按随肠鸣渐散,舌淡苔微腻。据脉症辨证为浊积久滞,中运失权。治法:先下久存浊积之实邪,后养致虚之脏腑。遵《金匮》“下利己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以病不尽故也,宜大承气汤”之法。先用大承气汤加减,降出浊积,继用养脏汤加减,病愈!

【按】1,通过此病例,我们来领悟牢脉主阴寒凝聚。2,脉之成因即是病之成因,由于我们已经知道脉之成因,所以诊脉则知道病之成因。3,会摸牢脉,有时治疑难病是小莱一碟。

另外,此病定时发作,每到八月就犯病,用时脏辨证法,闻而知之。八月是秋,对应肺大肠,肺无任何症状而大肠有,显然病位在大肠。

中医有这么多神技,怎么就不用呢,悲哀!

注意凉肉之“凉”,这是实实在在之寒邪,随肉入体内,直中于里,有害的,而肉无害,没问题。

寒邪直中于里,当时就住院了,从中认识寒邪之性质,领悟寒邪致病“急暴”特点。

此案例用大承气汤,是通因通用,此乃王道治疗法则。看案例不在于多,在于学的透彻,从各方面研习,收获大!

《六经茶馆独家诊脉绝活》

《濒湖脉学》中的数脉主病诗说“寸数咽喉口舌疮,吐红咳嗽肺生疡”,只要我们诊患者的脉只有寸部脉数,就可以判断患者咽喉红肿、口舌溃烂、吐血咳嗽。可是左手脉数,右手脉也数,不存在只左手脉数而右手脉不数的情况。寸部脉数,关部脉与尺部脉也数,不存在只寸部脉数而关部脉与尺部脉不数的情况。即:数则俱数,迟则俱迟。怎么确定只寸部脉数呢?这不是难题,中医有智慧,虽然寸部脉数,关部脉与尺部脉也数,但是寸,关,尺三部脉存在大与小之分,有力与无力之异,偏浮与偏沉之殊。我们诊寸部脉,看除了数之外的特征,即看寸部脉的大与小,有力与无力,偏浮与偏沉。如果在寸、关、尺三部脉中,只有寸部有力,就可以确定只寸部脉数。也就是说,脉数并且只有寸部脉有力,就可以确定为只寸部脉数。总之,寸部脉无论是大,还是偏沉,或者是有力,只要存在与关部脉,尺部脉不同的特征,即可以确定为只寸部脉数。同理,确定只关部脉数和只尺部脉数之方法与此相同。比如某人患痔疮,诊其脉数并且只有左关部脉大,可以确定为只左关部脉数。左关部脉主肝,确定病位在肝,数脉主火,确定病性是火,病位与病性结合是肝火旺证,用龙胆泻肝丸泻肝火。那么,如何确定只寸部脉尺,或只关部脉迟,或只尺部脉迟呢?还是这样确定。

泻火可有学问了,寒凉泻火之有余,不能泻火之不足。

(0)

相关推荐

  • 1195李时珍脉象学习图谱总图

    第一章新型脉象图模型设计 一.单脉象图模型 二.相兼脉象图模型 三.怪脉图模型 附:寸口持脉图与三部九候定位法 第二章 27种脉象图与所主病证 1.浮脉(阳) 2.沉脉(阴) 3.迟脉(阴) 4.数脉 ...

  • 《六经茶馆诊脉之绝技》肖春宏老师

    一,脾胃居于中焦,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胃是气升降之枢.如果脾胃升降病变,那么摸脉如何诊断呢?详述于下: 1,右寸脉大,即是胃气不下降.右寸脉主肺,诊右寸脉为什么能判断出胃气不下降呢?这是因为胃降则心 ...

  • 舌诊篇(肖春宏老师讲课笔记)

    ​一,舌质颜色 1,[红舌] 在是外感病前的提下,病因是热(火)邪或暑邪:在是内伤病的前提下,病因是虚热(阴虚)或湿热. 2,[淡白舌] 在是外感病的前提下,病因是寒邪或暑邪.在是内伤病的前提下,病因 ...

  • 【腹诊中医之“风”】肖春宏老师

    [腹诊中医之"风"]您一看腹诊风,肯定会说"你是在讲天方夜谭吧?" 这样想,您太高看我了,我还没学会讲天方夜谭呢.[呲牙] 风邪为病,使人强直,抽蓄等,还有一个 ...

  • 【干货·红斑狼疮】肖春宏老师

    ​[干货·红斑狼疮] 1,病因病机:肝肾阴虚是根本,热毒伏于营分是关键,经脉瘀阻是邪毒留滞之所,风湿是发病之诱因. 2,分步论治:初期风湿活动而发病,掌握了痹证,诊治疗此期不难.盛期气营两燔,治以清营 ...

  • 【治颈椎病干货】肖春宏老师

    [治颈椎病干货] 西医治脊椎病没有好办法,中医不负众望,以雄厚的技术实力治颈椎病,无坚不催! 1,西医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型. 2,颈椎病属于中医痹证,病因是风寒湿三者混 ...

  • 【干货】表解里自和,里和表自解(肖春宏老师)

    ​[干货]表解里自和,里和表自解,讲此问题之目的是学会治合病,少干合好几个方子之事,结束治病机枪扫射. 1,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此条文首先明确说太阴病,既然是太阴病,那么腹满, ...

  • 【干货】六经传变无一定顺序,但是有规律可循(肖春宏老师)

    ​[干货]六经传变无一定顺序,但是有规律可循, ​即:津伤从热化,阳伤从寒化. ​ ​比如,太阳病发汗不当,胃中津液伤,证从热化,则生虚烦与结胸两大变证,分别用桅子豉汤,大小陷胸汤. ​​又比如:太阳 ...

  • 《复习·治妇科病干货》肖春宏老师

    ​<复习·治妇科病干货> 妇科疾病有自己的特点,与众不同,形成独立的学科,与众不同体现在经,带,孕,胎,产,乳等方面.治疗妇科疾病主要调理肝,脾,肾三者. 一,[名词解释] 天癸:是一种具 ...

  • 【干货】《内经》曰“三阳结谓之隔”。(肖春宏老师)

    ​如何处理内伤与外感的关系?用神机气立学说.神机是人体内之气的升降系统.气立是气出入人体内外的系统.<内经>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外感表证破坏了气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