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的成功之路(六十八)制度,取经团队建立规则之五,要解决挑担负重问题
取经团队在观音的帮助下,将小白龙吸纳进取经队伍,变成白龙马,解决了唐僧的交通工具之后,另外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到底是什么问题呢?就是挑担负重问题!
应该来说,这个问题是由唐僧凡人的特点,以及如来的严格要求,共同决定的!
在第六十六讲的“平凡的唐僧”中,我们已经分析过唐僧的特点,没有法力、没有神通,腾不得云、驾不得雾,不只是会累,经常还会饿,然而,还要按照如来的要求,必须“苦历千山,远经万水”,才能取得真经。
根据唐僧的凡人特点和如来的要求,取经需要化费很长时间。本人大概估算了一下,按照观音所说,西天取经的路程为108000里;我们凡人长期行走,日均约50里,两者相除,大约需要6年,才能到达西天,再加上回程,共需12年。这还不算中途过险山、历恶水,打妖怪所耽误的时间,所以说,西行取经的时间很长,很长!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在唐僧回到东土大唐,向太宗皇帝交旨,报告取经的经过时,告诉了他们所耗费的时间,在回程为腾云的情况下,还“经过了一十四遍寒暑”。
如此长的取经时间,必要的行李还是要带的,否则,怎么能解决取经队伍,特别是唐僧的生活问题呢?
不过,可能有人会说,做为一个游方僧团,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食则托钵,衣则粪扫,无需带什么行李,所谓行李,也是累赘,碍于修行,难成佛果,所以,才有“放下”之说。
本人对这种观点,也十分赞同,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托钵僧人,让人心生佩服。但是,在西游世界中,取经团队不带行李,则万万不能。要知道,他们可是“苦历千山、远经万水”,漫漫长途,荒芜人烟,怎么托钵?怎能粪扫?所以,必要的行李还是要带的!即使历史上的玄奘大师,在过莫贺延渍时,还带了一壶水呢!
既然取经团队要带行李,那么他们要带哪些东西呢?
首先,要带干粮食品。女儿国国王要与唐僧成亲,打发悟空他们几个徒弟自行取经时,给他们“御米三升,在路权为一饭”,“八戒听说个饭字,便就接了,捎在包袱之间”,说明他们的行李中,经常带着别人施舍的干粮食品,以备不时之需;
其次,要带换洗衣服。在五庄观,悟空要去寻找医活人参果树的方子时,交待镇元大仙,“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这句话说明,他们肯定带着换洗衣服呢,要不然,浆洗衣服时,他们还不光着身子?
再次,要带经书。在乌鸡国的宝林寺,唐僧在“灯下念一会《梁皇水忏》,看一会《孔雀真经》,只坐到三更时候,却才把经本包在囊里”,这段情景描述,表明他们的行李中也还着经卷,时不时的要拿出来温习一番。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东西,比如钵盂、锡杖等。但是,这些行李到底有多重呢?书中没有明说,只是有这样一段描述。
他们在流沙河收了沙僧之后,八戒曾向悟空进行报怨,“身挑着重担,老大难挨也”,然后,他又对行李进行了具体描述,“四片黄藤蔑,长短八条绳。又要防阴雨,毡包三四层。匾担还愁滑,两头钉上钉。铜镶铁打九环杖,篾丝藤缠大斗篷”,最后,他还加了一句,“似这般许多行李”,来再次强调行李很重!
即使说八戒偷懒不想干活,不过,行李必然不轻,否则取经团队中体形最大的他,根本不需要抱怨什么行李太重了。
俗话说,“远路不捎书”,也就是说,即使很轻的一本书,路程远了,带着也是一个累赘,更何况是这么重的一担行李,并且要走十万八千里的路程,对于取经团队来说,这确实是第二个要解决的难题。
当然,在取经团队出发时,李世民就已经给唐僧选了两名“长行的从者”,其中就有负责行囊的任务。与前文所说的马匹一样,两名长行的从者,同样也是凡人,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完成将那么重的行李挑十万八千里的任务,况且,还没走出大唐地界,就在两界山前,就被三个妖怪虎精寅将军、熊精熊山君、牛精特处士吃掉了。
这就需要一个力气大,能力强,至少不能被妖怪吃掉的一个人,来承担起挑担负重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