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冯志亮解析宋姓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宋

  宋姓是中国第二十四位姓氏,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两省。当今宋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7%,总人口大约有932万。

  宋姓始祖微子启,子姓,名启,世称微子、微子启(“微”是国号,“子”是尊称),商朝王族后裔。商朝传至帝乙时已走向衰败,帝乙长子启,是商纣王帝辛庶兄,最初封在微(在今安阳殷墟附近),故称微子启。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启于商丘,以奉汤王之祭,建立宋国。宋国遗民子孙便以国名为氏,称为宋氏,尊微子启为得姓始祖。

  一、姓氏意义与原始图腾

  宋字,从宀从木。宀字的本义为交覆深屋,是古代的一种房子。在甲骨文中,宋字为以术为梁柱,架设在地上的居室之形。表示屋内有木制床几等家庭什物,其本义是居室。

  支撑屋顶的木柱当为直木,在北方地区松木乃是先民们最容易找到的树种。松、宋同音,在林中谓之“松”,而在室内谓之“宋”,这也是北方先民视松树为神树的缘由之一。随着先民在居室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宋字作为居室的本义逐渐消失。后来,宋字多用作人名和地名,也多因为宋的本义而取之。宋氏族自然是崇拜居室阁腾和从事建筑居室的一群人、宋氏族的族徽图形逐渐发展变化成“宋”字,宋人所在地方称宋地,建立的城堡称宋邑,最终成为国名和姓。

二、姓氏起源与发展传承

  第一支源于子姓,出自西周初期周武王封殷商王帝乙长子微子启于宋地,公爵侯国,是黄帝高辛氏之后代。另有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帝子昭(商高宗,公元前1250~前1192年在位)封其儿子子宋于宋地(今河北赵县),即“有宋国”,为伯爵侯国。

  周武王姬发灭殷商王朝,也灭了与商王同姓宋国。到周成王姬诵即位后,周公旦与召公奭在辅政期间平定了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把古宋国之地(今河北赵县)封与贤良的微子启,微子启为殷商帝乙的庶长子,商末代君王纣王之兄,在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中立有大功,因此被周公旦封于宋国故地,以奉商祀,同时监管殷商遗民。

  宋国传至微子启之孙子稽,始称为宋公。在宋公稽之子宋丁公子申继位(具体年代有待考证),宋国举国南迁至商汤故地商丘,即今河南省的商丘地区,再传三世两代至宋厉公子鲍祀执政时期(公元前893~前859年),宋国才有比较确实的历史记载。到了宋襄公子兹父执政时期(公元前650~前637年),宋国已成为泱泱大国、天下诸侯之盟主,春秋五霸之一。

  在战国中期,即到了宋悼公子购由执政时期(公元前403~前396年),宋国开始急速衰落,并在周围各诸侯大国的威逼下被迫东迁于彭城,即今江苏省的徐州地区。到了战国末期的周郝王姬延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齐湣王田地出兵一举灭了宋国,原宋国君主子偃的后代子孙,以及历代宋君王室子民,多以故国之名为姓氏,称宋氏,世代相传至今。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宋民,子姓,商之裔也。”其子姓之源为历代姓氏学者普遍认同。

  从商王武丁封宋算起,子姓宋氏起源的历史有三千二百余年,国灭后普遍使用宋氏的历史也有近二千三百年。这是一支非常古老的姓氏,史称宋氏正宗。宋氏族人大多尊奉微子启为得姓始祖。

  第二支源于姬姓,源于春秋时期郑国贵族大夫姬宋,属以祖名为氏。公子姬宋,字子公,为春秋时期郑国贵族大夫,与公子姬归生(字子家)二人为世交好友。郑襄公即位三年后(公元前602年),公子归生已经逝世了。楚庄王再次发兵攻打郑国。当时的晋国正忙于应付赤狄的进攻,郑襄公怕晋国不肯相救,就被迫杀了公子宋,还在公子归生的棺材上砍了几刀,之后派人向楚庄王赔罪,表示依附于楚国。

在公子宋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宋氏,世代相传至今。

  三、民族融合与基因融入

宋姓的血系一直比较单纯,直到五代时才开始有外族基因的流入,即五代时湖南西部沅陵地区的辰州蜜酋的宋氏。

  土家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五代史》记载,在唐末五代时期,湖南西部沅陵地区的辰州蛮酋(今湖南沅陵邵阳、怀化一带土家族)有取汉姓为宋氏者。本书疑其为汉族宋氏融入土家族所致。

  党项族后裔,出自宋朝时期西夏国党项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北宋时期,西北地区的西夏国党项族中有汉姓宋氏,本书疑其为宋夏两国战争之宋军俘虏以及被虏掠之宋朝边民,以宋王朝称谓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主要分布在宁夏与内蒙古交界的河套地区。

  蒙古族后裔,出自元末明初蒙古族官吏伯容帖木儿(伯奇特兆尔),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元末明初,不少蒙古族将领、地方官吏纷纷归降于明朝政府,被明太祖朱元璋分别赐予汉姓,其后裔子孙的绝大多数沿袭汉姓,世代相传至今。据明朝著名史学家王世贞在《皇明异典述》中的记载,当时,明太祖“赐降虏姓名”之中,就有元朝故官吏伯容帖木儿(伯奇特兆尔),被赐姓宋氏,名一诚。在宋一诚的后裔子孙中,一直沿袭汉姓宋氏至今。

  满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宋嘉氏,亦称宋家氏、嵩佳氏、松佳氏,满语为SunggiyaHala,世居董鄂(今辽宁桓仁、宽甸一带)、长白山海兰(今吉林和龙海兰河流域)、松江(今吉林安图)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宋氏、嵩氏、苏氏等。

  朝鲜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清朝时期,有朝鲜国民因生活所困,不顾清朝禁边严令,越境至东北地区谋求生存,入边后取汉姓为宋氏,世居长白山一带地区。

  四、历史迁移与人口繁衍

先秦时期,宋氏一直活跃在河北、河南和山东等北方地区。汉晋南北朝时,宋姓已经播散于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唐未时期,宋氏已扩展到四川、广西、湖南、广东、福建等地,主要集中于陕西。清初进人台湾省。

宋朝时期,宋姓大约有8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1%,排在第十六位陕西为宋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宋姓人口的19.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陕西,河北、四川、河南,约占宋姓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山西、浙江山东,集中了宋姓总人口的16%全国形成了以秦川、冀豫为中心的宋姓人口聚集区,宋姓主要生活在北方地区。

明朝时期,宋姓大约有5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7%,为明朝第三十七位姓氏,宋元明600年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宋姓人口增长是负值,600年中是中国常见姓氏中人口减少最多的姓氏。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宋姓是北方地区姓氏,自然受到最惨重的损失。

山东为宋姓第一大省,约占宋姓总人口的17.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西,浙江,大约占宋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苏、河北,集中了25%的宋姓人口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东南、南方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鲁冀、赣浙苏两大块宋姓人口聚集区。

  五、当代分布与姓氏图谱

  当代宋姓人口已达932万,为全国第二十四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7%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宋姓总人口的34.3%;其次分布于四川、辽宁,黑龙江、江苏、安徽、湖北、山西、吉林、湖南,集中了宋姓总人口的40.5%山东约古宋姓总人口的14.4%,为宋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鲁豫冀,川鄂、东北三块高比率的宋姓区域。

  六、郡望堂号与楹联家训

  1、郡望和堂号

  宋姓的郡望主要有京兆西河、广平,敦煌,河南农,扶风,乐陵,江夏等宋姓的堂号主要有京兆和玉德。“玉德”堂号出自宋朝的宋庠和宋祁两兄弟,他们一同中进士。宋庠礼部考试第三,官至枢密使;宋祁礼部考试第一,官至兵部尚书,并著有《玉楼春词》,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名句,时人称为*红杏尚书”。两兄弟被称为大宋和小宋。

  2、宗祠楹联

  广平守法;皇嗣延师。

  父子同官;兄弟联科。

  文苑英华;明廷圭型。

  节高拒马;理悟谈鸡。

  更新正值青阳侯;待和先吟白雪歌。

  3、族规家训

  平生不问亏心事,遵守法纪好公民;

  敬祖供先传万代,礼仪袭承在小龄。

  人生我来我生人,上敬下爱似娘亲;

  莫把冷眼对庭上,岂容权势把人侵。

  富贵糟糠不相忘,举案齐眉在同心;

  相夫教子非糟粕,怜妻顾家最可欣。

  送子入堂成大业,一飞冲天树家林;

  浑浑噩噩终无趣,痴痴呆呆何脱贫。

  文安武定家国事,学礼敬人诚彬彬;

  兄弟团结谋经营,安居乐业睦乡邻。

  奢侈败家勤俭成,古来教训在耳临;

  耕间地里说丰年,要知先辈身苦辛。

  吸得云中不为鹤,毁身不过一字淫;

  修性养德身方健,书中自有黄金银。

  交人友朋诚信在,不可无节丢操品;

  为人子女总婚嫁,择偶不必对门庭。

  处世但求心无愧,不将人事闹打拼;

  不妨退下一步脚,开阔天空真智敏。

  家训一曲歌在此,不能一一把言尽;

子弟风采芳华时,安定堂门满温馨。

  七、姓氏名人与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人宋姓历代名人290名,占总名人数的0.64%,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十七位。宋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7%,并列排在第三十位;宋姓的著名宋氏名人宋璟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44%,并列排在第五十位;宋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63%,排在第三十七位。

  宋姓历代名人:战国时楚国辞赋家宋玉,与尹文齐名的思想家宋钘;西汉时壮武侯宋昌;南北朝时前燕河南太守宋恭:唐朝名相宋璟,诗人宋之问;北宋文学家宋祁、宋庠,文学家兼文献学家宋敏求,画家宋迪,农民起义军领袖宋江:南宋著名法医家宋慈;明朝主修《元史》的宋濂,科学家宋应星,文学家兼藏书家宋懋澄:清朝诗人宋琬,经学家宋翔凤。

  八、寻根探源与宗族名胜

  游线一:河南省商丘市宋姓发源地微子启的封国

  宋国建都于商丘。宋国开国之君微子启就葬在商丘城西南12公里青冈寺集上。商(丘)柘(城)公路从点西侧穿过。历经千年,原来的墓冢和庙宇早已随风而逝。现在的坟冢和碑楼都是当地政府在原址上新建的。惟一的古物是明万历年间官府所立的一通石碑。三陵台内安葬着宋戴公、宋武公墓和宋宣公三位宋氏国君。阀伯台是商部落首领子契(又称阏伯)留下的遗物,他是宋国的先祖,也是宋氏的远祖。

  交通参考:阏伯台:在商丘火车站乘到柘城的长途车,途经阏伯台车程20分钟车票1元,门票20元。三陵台:乘到王楼的车在三陵台下车程30分钟左右,车票34元。门票不超过5元微子墓、祠:乘到柘城的长连车在青冈寺下,车程30分钟左右车票3元,不收门票。特产:山芋、胡芹、油茶、糟鱼。

  游线二:海南省文昌市(宋氏祖居)

  宋氏祖居位于文昌市昌洒镇古路园村内,被浓浓绿色包围着,看起来和当地的农家宅院没有什么区别。这座简朴的老屋,正是声名远扬的宋氏家族的祖地。这个家族中的4个孩子:宋蔼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都是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风云人物,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历史有过非同一般的影响。他们的高祖、曾祖、祖父都曾住在这里,而宋氏家族的缔造者、他们的父亲宋嘉树也在这里出生。宋氏祖居80年代修整过,新建的宋庆龄陈列馆内保存着一些珍贵的史料。

  交通参考:从海口到文昌大约2小时车费约16元。美食:文昌鸡,用的是一种特别的鸡,这种鸡吃的是小虫,肉质特别。加积鸭、红扒东山羊和椰子奶鸡盅都值得一试。顺道游:从文昌清澜港上船直达万泉湾码头,可以欣赏万泉河最美的地方出海口,文昌市东郊镇海滨半岛的椰风海韵令人陶醉。文昌铺前镇每年5、6月份退潮时乘船游览依稀可见海中村庄的影子。

作者:冯志亮,号渤海居士,别署集雅阁主人,河北秦皇岛人,佛教信徒。被誉为IT培训师、网络分析师、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修谱师。2013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哲学系(原宗教学院)特聘教授。曾编写《百家姓寻根手册》三百余部,《姓氏填谱手册》两百余部,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等。

(0)

相关推荐

  • 古代内蒙古的十大名门望族详解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打败林胡.楼烦两个游牧民族之后,在今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建云中城. 燕将秦开击败东胡之后,构筑燕北长城,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南建右北平部,治所在宁城. 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余部聚居乌桓山 ...

  • 这个伟大的姓氏,不得不说……

    朱姓名人录 邾文公 朱 云 朱 温 朱 熹 朱元璋 朱 德 朱镕基 朱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7位:截至2013年,按人口排序,朱 ...

  • 姓氏文化:牛姓

    姓氏渊源 得姓始祖:牛父 牛父.子姓,名牛父,商汤后裔,微子之后,宋国司寇(掌管刑狱).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于宋(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国.宋武公时,北方游牧民族狄(长狄鄋瞒部)屡次侵犯宋国 ...

  • 注意:不少平和人搞错自己的姓氏,可能就是你!

    不少平和人搞错自己的姓氏, 可能就是你! 黄 武 疆 ★ "说名道姓"是社会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礼节,"姓名"成为每个人独有的符号广泛用于身份识别,读书.工作.生活 ...

  • 古代敦煌的九大名门望族详解

    战国至大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 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 西汉初年,匈奴人入侵河西,迫使月氏人西迁徙于两河流域,整个河西走廊为匈奴领地. 公元 ...

  • 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冯志亮解析邓姓的渊源与历史发展

    邓 邓姓是中国第二十七位娃氏,主要分布在广东.湖南.四川.当今邓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62%,总人口大约有821万. 得姓始祖曼季,子姓,邓氏.商朝后期时,殷王武丁封其叔父曼季于邓国曼城,爵位为侯 ...

  • 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冯志亮解析许姓的渊源与历史发展

    许 许姓是中国第二十六位姓氏,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安徽.当今许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66%,总人口大约有881万. 得姓始祖许由,字道开,号武仲,是尧舜时期高士贤人.尧帝老了以后,曾打算把帝位让 ...

  • 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冯志亮解析唐姓的渊源与历史发展

    唐 唐姓是中国第二十五位姓氏,主要分布在湖南.四川两省.当今唐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69%,总人口大约有917万. 得姓始祖唐尧,姬姓,名放勋,谥号尧,上古贤君,五帝之一.最初被封为唐(今山西翼城 ...

  • 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冯志亮解析沈氏原始图腾与历史迁移

    沈 沈姓是中国第四十九位姓氏,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和上海.当今沈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1%,总人口大约有550万. 得姓始祖季载(姬季载.聃季载.冉季载),姬姓,上古时期黄帝后裔.周初,武王死后 ...

  • 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冯志亮解析丁氏原始图腾与历史迁移

    丁 丁姓是中国第四十八位姓氏,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当今丁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3%,总人口大约有576万. 得姓始祖丁公伋(汲),姜姓,姜太公之子.上古时期神农氏炎帝,因居姜水之滨 ...

  • 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冯志亮解析吕氏原始图腾与历史迁移

    吕 吕姓是中国第四十七位姓氏,集中分布在山东和河南当今吕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5%,总人口大约有596万. 得姓始祖伯夷,姜姓,炎帝神农氏第十四世孙,共工玄孙.上古五帝时期贤者,约生活在公元前2 ...

  • 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冯志亮解析高姓文化与历史发展

    高 高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十九位大姓,主要分布在渤海湾.中原.东北地区.当今高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1%,总人口大约在1330余万. 高姓始祖高奚(傒),姬姓,周朝齐国太公姜子牙后裔.齐国传至太公八 ...

  • 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冯志亮解析程氏历史迁移与人口繁衍

    程 程姓是中国第四十六位姓氏,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南和湖北.当今程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5%,总人口大约有601万. 程姓始祖程伯符,又称乔伯.重.黎的后裔.因商纣王无道,伯符离开商投奔周朝,并进 ...

  • 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冯志亮解析魏氏历史迁移与人口繁衍

    魏 魏姓是中国第四于五位姓氏,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和四川.当代魏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5%,总人口大约有603万. 得姓始祖毕万,姬姓,毕氏,名万,为黄帝姬姓嫡裔.毕万是毕公高的后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