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七章(下)

《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七章(下)

善,是道对人的“作而不辞”,道化生化育万物,不辞于万物,万物依不辞之道生生不息,这种不辞之道,即万物的“自性”。人当属万物之一,但人与万物的天地草木不同,所以,道赋予人的“自性”被我们称之为善(儒家,道家都用这个字名人之“自性”)。为什么,道赋予万物的“自性”在人这里会有另外的名,这是因为,天地草木的“自性”就是道的化育,而人因为非草木的智慧,对“自性”有所修改,比如说善,性本善之善,是道赋予人的“自性”,但人有不善,人的不善就是对“自性”的修改。

人对“自性”的修改,就是离道,叛道。那么,我们来看看,老子在二十七章中,对人的“自性”之善是如何述说的。

善行不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老子在这五句话里说了什么?

1、这五句话在说人的“自性”之善如何体现,在哪些方面体现。

老子认为,人在这五个方面体现善之“自性”:行,言,计,闭,结。行和言不用说;计,指的是心计,即心行之计;闭,意思是自控和把握,对心计的自控和把握;结,联结,建构。

这五个方面,行、言、计是人之为,闭,是人对所为的自控,结,是人与外人外物的联结关系。人的所为,还有这五个方面以外的吗?老子观人象,观得很严谨,就是说,人在体现“自性”之善上,就是如此。

2、人的“自性”之善的体现是什么样的。

无辙迹,是行之善;无瑕谪,是言之善;不用筹策,是计之善;无关楗而不可开,是闭之善;无绳约而不可解,是结之善。

在老子看来,人的善行是不留痕迹的,那些“雁过留声”的人行,则是不善的;人的善言是没有任何缺陷而完美的,并且,语气和态度是柔顺而委婉平和的,那些有“瑕谪”的人言则是不善的;自自然然的用心,是善心,否则是不善的。善具有对自欲自私发现并自控的本能,这样的善闭,就像天然的门一样,不用门栓和锁,自己不会放纵自私自欲,如果出于意志力而有所控,则是不善的;与人与物相与为善的关系,自然而然,不用绳索捆绑,恒常不可解,如果靠约束而建立的关系,则是不善的。

人的“自性”之善就是这样。

3、五句话一方面述说人之“自性”的善道,一方面述说了人之不善。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这是这一章的第二层,老子以圣人为喻,述说了人和行善道的关系。圣人有善道,常行善道,以其行善道感染那些不行善道者,以善行救不善者,就是说,圣人行善道,从来不忘度那些不善者。所以,在行善道的社会里,没有任何人被弃之不顾。行善道者自己忠孝,诲人忠孝,自己仁义,诲人仁义。

行善道者,不贵难得之货,所以,物尽其用,没有弃物。这也是老子理想人生和理想社会的描述。

明,在这里指代人的善道之心。袭,沿用。袭明,是说,人之善心,就是对道的发挥和袭用,就是对道的体现。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老子在这一层立即补正上一层之说,善道者诲人行善,很容易被认为,圣人之善非自然,是有意而为之。所以,老子紧接着说,表面看起来,善人是不善人之师,不善者是善人利用来行善的条件或原因。其实不然,行善道,没有“贵其师”,也没有“爱其资”之意。善者诲人,不善者受诲于人,是善道的自然之为。

即使再聪明的人,在行善道时,也不会因聪明而有所迷惑,认为自己是在行大善。这是行善道的微妙要道。

道赋予人之“自性”,无色无声无形,人行善道,也当如此,不可有色有声有形。这是人行善道的妙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