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审计程序及常见舞弊手法
一、存货定义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或库存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
二、存货常规账务处理
1、购入存货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低值易耗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1.1支付存货运费会计分录:
借:销售费用--运费
贷:应付账款/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1.2购入材料尚未入库会计分录: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1.3在途物资入库时: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2、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1存货跌价准备通常应当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对数量较多、单价较低的存货,也可以分类计提。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2.2转回存货跌价准备:
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2.3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时,需要按照比例计算。)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3、存货清查的核算(采用实地盘点法)
3.1盘盈:
3.1.1审批前
借:原材料等科目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1.2审批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3.2盘亏:
3.2.1审批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2.2审批后
①属于正常损耗、管理不善引起的一般损失以及扣除应计入其他科目后的净损失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②由责任人、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③属于自然灾害、不可抗力因素等引起的非常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④存在残料入库的情况
借: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三、存货常规舞弊手法
1、违规分摊成本费用,调节存货账面价值;
2、随意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
随意变更计价方式,造成会计指标前后各期口径不一致,达到人为调节存货价值、生产销售成本及当期利润的目的;
3、操纵存货盘点结果,虚增或虚减存货价值。
4、帐外物资“小金库”,将本单位存货对外销售,销售收入不入帐,伪造票据冲销产品或材料记录,调整账务,达到账面平衡;
5、虚构存货;
6、监守自盗,虚报损失;
7、货到票未到,不暂估入库;
8、分期收款发出商品,不按实际比率结转销售成本。
四、存货常规审计程序
1、原材料:
1.1获取或编制明细表;
1.2执行实质性分析程序
1.2.1比较当年度及以前年度原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百分比的变动;
1.2.2原材料的实际用量与预算用量的差异;
1.2.3核对仓库记录的原材料领用量与生产部门记录的原材料领用量是否相符;
1.2.4将原材料收发存情况与投入产出结合比较,分析本期材料领用、消耗、结存的合理性;
1.2.5从明细账中选取样本与盘点记录核对;
1.2.6从盘点记录中选取样本与明细账核对。
1.3存货盘点;
1.4截止测试
重点关注以下3点:
①销售方发票开具的日期或收到销售方发票时的日期;
②企业记账的日期,即企业确认购入材料并将该笔经济业务和相关负债记入单位账户的日期;
③材料验收入库的日期,相关验收单、入库单,并将货物验收入库的日期。
1.5对原材料进行计价测试
1.6关注是否存在关联方交易事项,重点关注其合理性、合规性;
1.7其他特殊事项。
2、存货跌价准备
2.1获取或编制明细表;
2.2 查看存货的跌价准备的计提依据、方法是否合理、各个期间采用的方法是否一致,手续是否齐全;
2.3 分析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或转回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