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到底多强大?从英国女王写给明朝皇帝信中的称呼,就能看出来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借口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派出远征军侵华,六月,鸦片战争爆发。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842年,是一场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后的结果是中国输了,不得不签订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这次的战争,英国以较少的兵力和代价就赢了,到底还是清朝的落后所造成的。

说起来,在侵略战争之前,其实还有一段温和的书信来往时期。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乔治六世借着给乾隆祝寿的名义让马戛尔尼带来了一封信,目的是想跟清王朝的最高层谈判,试图通过这次的访问打开中国的门户和市场。相对来说,书信的内容比之道光年间温和不少,此时他们还没有想通过武力入侵。

马嘎尔尼使团访华

但乾隆拒绝了,他认为天朝什么都不缺,没必要。不仅如此,还进行更深一层的闭关锁国,差距就此拉开。有意思的是,这封信并非是英国给的第一封,此前还有一次,是在明朝年间。大约是四百年前,从那封书信中,依稀能看出两国差距,也能发现逐渐的变化。写信的英国君主为伊丽莎白一世,因其终身未嫁,也被称之为童贞女王。

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格兰及爱尔兰女王,也是名义上的法国女王,1559年1月15日正式成为英格兰女王。在她的手里,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这段时期是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伊丽莎白一世也因此被普遍认为是英国最杰出的帝王之一。这位女王在位期间逐渐恢复贸易,跟北非、西非、地中海、奥斯曼土耳其都开始了贸易。

1596年(明朝万历二十四年),时年63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给34岁的万历皇帝写了一封亲笔信,派遣使者约翰·纽伯莱去转陈给万历皇帝。

原版信件

可惜的是,万历皇帝并没有收到这封信,明代清代以及后来的民国人也都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存在,因为约翰·纽伯莱在前往中国的途中遭遇了大风暴,这份信和船都葬身于大西洋底。

这封信在大西洋底沉睡了380多年,直到1978年被人打捞出来。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邀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伊丽莎白二世将那封迟到了390年的信作为赠礼送给中国。

直到此时,中国才知道有伊丽莎白一世致信明代万历皇帝一事。

那英国女王的这封信说了些什么内容呢?今天的我们有机会展信细读。

信的内容如下:

天命英格兰诸国之女王伊丽莎白,致最伟大及不可战胜之君王陛下:

呈上此信之吾国忠实臣民约翰·纽伯莱,得吾人之允许而前往贵国各地旅行。彼之能作此难事,在于完全相信陛下之宽宏与仁慈,认为在经历若干危险后,必能获得陛下之宽大接待,何况此行于贵国无任何损害,且有利于贵国人民。彼既于此无任何怀疑,乃更乐于准备此一于吾人有益之旅行。

吾人认为:我西方诸国君王从相互贸易中所获得之利益,陛下及所有臣属陛下之人均可获得。此利益在于输出吾人富有之物及输入吾人所需之物。吾人以为:我等天生为相互需要者,吾人必需互相帮助,吾人希望陛下能同意此点,而我臣民亦不能不作此类之尝试。

如陛下能促成此事,且给予安全通行之权,并给予吾人在于贵国臣民贸易中所极需之其他特权,则陛下实行至尊贵仁慈国君之能事,而吾人将永不能忘陛下之功业。吾人极愿吾人之请求为陛下之洪恩所允许,而当陛下之仁慈及于吾人及吾邻居时,吾人将力图报答陛下也。愿上天保佑陛下。

耶稣诞生后1583年,我王在位第25年,授于格林威治宫。

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到,跻身一流强国行列的英国表达了英中两国更好开展贸易往来的愿望,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语气恳切,姿态放的很低,开头她是这样说的:天命英格兰诸国之女王伊丽莎白,致最伟大及不可战胜之君王陛下。最后她还说,当陛下之仁慈及于吾人及吾邻居时,吾人将力图报答陛下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伊丽莎白一世的心中,明朝的地位还比较高,虽然他们双方之间还没打过。

也可以发现,英国的态度是从尊敬(万历)变成平等(乾隆),最后才发展成武装侵略(道光)。事实上后来的抗日战争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长期观察后的结果,毕竟在甲午海战之前,日本也没有把握,朝鲜还在观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