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和尚诗人沉寂千年以后,为何成为美国嬉皮士的精神偶像,圈粉无数?


江苏苏州阊门外的古运河边上,有着一座并不引人注目,但又梵音缭绕的佛家寺院。不过,当小编讲地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时,“寒山寺”这个名字,简直闻名遐迩。不夸张地说,“黄童白叟皆知也”。
令人且无不感叹,仅一首诗竟能使寒山寺名扬四海的功力,张继本人一定也未曾想到。他当初用“落月、寒霜、渔火、钟声”来表达淡淡哀愁的时候,就已经预示着寒山寺这1500年的蹉跎岁月。王朝更替和命运兴衰,使寒山寺几经劫难,但也屡废屡建。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座千年古刹,已远离了那种宁静优雅的写意。不过,其仍然是闻名中外的佛教圣地。客观的讲,寒山寺之所以长久不衰,不仅仅是因那天下皆知的“夜半钟声”,一定还有其特有的内涵。

目前,寒山寺的始建时间,已无处考证,应该说没有记载。但是,文化界通常讲,应该始建于南朝的梁武帝天监年间,也就是公元502年到519年,距今大概有1500多年左右。

寒山寺,最早名叫“妙利普明塔院”,是一个叫普明和尚的墓地。后来据说,寒山和拾得二人曾经到过这里,并驻留在此地一段时间。直到后来,有一个著名的高僧,叫希迁禅师,他便在此兴建了一个以寒山为名的寺院,叫“寒山寺”。随后期间,又改名“枫桥寺”等。直到元代,才改回“寒山寺”。

另外,据《平江图》中描绘的南宋时期,苏州城市风貌。当时的枫桥寺,就盘踞在城墙外西侧的运河边,寺门前的小路径直通向枫桥。明朝嘉靖年间,枫桥桥头竖起了一座铁门关。《枫桥夜泊》,也永久地凝固在张继作诗时的江畔景色。

毋庸置疑,寒山寺在这首诗以前,已经颇具名气。而这位神秘莫测叫寒山的僧人,到底何许人也?

在古代历史上,寒山此人在史料中并无任何记载。但是,根据他遗留下的300多首诗的研究,寒山生于陕西咸阳的一个富裕人家。在30岁之前,他读书、习武,但其仕途坎坷失意。寒山曾在《一为书剑客》的诗中写道,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问。

无奈之下,寒山便在30岁以后,毅然决然地背起行囊,行脚于浙江天台的一个叫寒石山的地方,过起了远离喧闹的隐居生活。相传,他在此地隐居了长达70年之久,也就是说,寒山这一生活了有100多年的岁月。

寒山年少时,曾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都城长安生活过。后来,又中过进士,接触过仕途官场。不过,他虽有报国为民的满腔热忱,却只会实在做事、诚恳待人,始终无法融入封建官场的尔虞我诈、贪腐成性,便辞官归隐。所以,有人说寒山是一个真正的隐士。

曾以笔名赤松,翻译出版了《寒山诗集》的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曾说,在美国,隐士指的是一些远离社会,还有一些神经质的人。但在中国,隐士多数指的是文化精英,都有着各自的地位。正是因为,寒山的诗波特才开始了解中国的隐士。

寒山的学识十分庞杂,最初以儒学为主,随后弃儒转道家,最终又投入佛学。相传,他整天头戴一个用桦树皮做的冠,脚蹬一双木拖鞋。另外,还有些疯疯癫癫,尤其是喜欢骂人,常常被别人用棍子打,但每次都笑哈哈地走掉了,给人一副没心没肺的印象。

寒山称他自己创作的诗作,总共600首整。而现在,流传于世的最多不过300余首。在这些诗里“寒山”一词频繁出现,讲述的就是他所隐居的这座寒石山,也正是因此,他才给自己取名为“寒山”。

寒山,遣词造句、通俗易懂。每个来到寺里的信众,不经意间就可以在寺院外墙上,读到他几首朗朗上口的五言诗。只可惜,与李白、杜甫同在大唐盛世的寒山,只是创作了接近口语的白话诗文,放到星光灿烂的盛唐诗海里,他的诗句,实在是寂寂无名。

因为,寒山这种以白话文的诗句,在唐代简直是不入流。但是,这种白话文的形式却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且开创了一种新的形式,叫“寒山体”。因此,包括后来的白居易、王安石等大家,都有曾借鉴寒山体的这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白话诗,进行创作。

在清代,康熙皇帝在编收《全唐诗》的时候,把寒山的诗第一次列入诗集中。不过,早在在元代,寒山诗集就已传入日本、韩国,再从日本翻译到欧美,由此在国外迅速走红。

甚至雍正皇帝,还给寒山单独出了诗集,而且又亲自写了序,这在历史上十分罕见后来。因此,寒山也被人们誉为中国白话文的始祖之一。尤其是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寒山子诗集》在欧美形成了一股寒山热的狂潮。

更令人惊叹的是,当时欧美国家的嬉皮士们,一直认为自己的老祖宗,就是来自东方的寒山子。因为,他们崇尚寒山追求自由、回归自然,甚至落拓不羁的精神。就这样,一个1000多年前的中国和尚,竟成为了历史上最早的嬉皮士。

正是由于,嬉皮士的追本溯源,《寒山子诗集》被译成英、法、捷等多种文字,便迅速风靡欧美地区。而且,西方人对寒山的赞誉,更高与李白、杜甫。199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查尔斯·费雷德的小说Cold Mountain,连续45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2003年,由名导安东尼·明格拉将其改编为电影,并捧杯76届奥斯卡。唯一遗憾的是,引进到中国的小说和电影,均被译成了《冷山》。按照弗雷泽在小说扉页上引用的“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来看,Cold Mountain的中文译名,应为《寒山》。

我们无法从历史中找到这个人的真实身份,甚至在文学史上的诸多诗选中也鲜见他的诗歌。因此,喜欢文学的读者如果没有涉猎十分广泛,大多数是不了解“寒山”这位伟大诗人的。

为什么说其伟大——纵观文学史,没有一个诗人像他一样可以影响国外的文化运动和社会运动。20世纪50年代美国“垮掉的一代”的文学流派将中国诗人寒山奉为精神领袖,而10年后延续着“垮掉一代”思想的“嬉皮士运动”更是将寒山视作运动的精神来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嬉皮士们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嬉皮士运动”,它主要反对主流文化和主流生活价值观。这场运动几乎震撼了美国各个阶层,起着一定影响作用的就是这位去世千年的中国唐朝诗人寒山。

垮掉的一派的年轻人们还曾经唱过《我是寒山》之歌,有学者翻译如下:

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我都是寒山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我就是寒山管你喜欢不喜欢我是寒山。

到了民国初年,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他倡导白话文,倡导通俗易懂的文学。此时他想到了那位在一千多年前就提倡“白话”写诗的寒山。

他在《白话文学史》中写道:

“中国文学史上何尝没有代表时代的文学? 但我们不应向那‘古文传统史’里去寻,应该向那旁行斜出的‘不肖’文学里去寻,因为不肖古人,所以能代表当世。”

▲“跨掉一派”鼻祖:凯鲁亚克

此时,从日本传来了禅宗和寒山。敏锐的美国诗人加里·斯纳德在《常绿译论》翻译了24首寒山的诗歌。杰克 凯鲁亚克认真阅读了这24首寒山的诗歌,大受启发。他在撰写自传体小说《达摩流浪汉》的时候,在小说扉页写了一句话:献给寒山。
学者张法在《寒山诗:本来面目与寻谜之路》中指出:

凯鲁亚克把“垮掉一代”的思想置入寒山,将寒山变成了垮掉一代思想的代表。同时又把寒山思想注入了“垮掉一代”思想的内容之中,让垮掉一代的思想更为丰厚。

寒山,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他在山中隐居时常常 “白日游青山,夜归岩下睡”,偶尔 “闲自访高僧,烟山万万层”。无论在中国文化之中还是在世界文化之中,寒山诗的传播都是一个奇特的现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