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孩子只要性,这届年轻人到底在想什么?

书单君发现,现在不想要孩子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我前段时间发了篇《北京,一座没有性生活的城市》,有人留言“性生活可以有,孩子就算了。”

我发教育或者情感的文章下,有人留言“丁克不香吗?”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想要孩子?

之前选择丁克的人,现在后悔了吗?

今天书单君分享的这本《最好的决定》,或许可以给出一些答案。

书中包含了16位丁克作家的真实故事,每个人选择丁克的理由都不相同,虽然这些故事发生在国外,但他们遇到的问题跟我们非常相似。

而且,这本书还打破了很多人对于丁克的“刻板印象”——

他们不是自私的享乐主义者,甚至,有的并不讨厌孩子。

如果生命的意义不是自身,

那无限繁衍下去有什么意义?

54岁的科瑞德,是个铁杆丁克。

他在一篇随笔中写过:身为父母就好比加入了一个邪教组织。

“生活在惊人的污秽和退化的环境中,听命于任性又疯癫的教主的各种奇思怪想。”

在他看来,当爹妈的人都很焦虑,有着永远洗不完的奶瓶和衣服。

有人说这也是一种人生经历。

科瑞德当然承认,不过很多生命体验是他乐于不去体验的,生养孩子就是其中之一,还包括:分娩,打仗,被关在监狱里一晚上……

“如果人可以不经历死亡就过完一生,我也很乐意跳过死亡这件事。”

在科瑞德看来,在是否生养孩子这件事上,双方都有一种自吹自擂的倾向。

要孩子的人把生儿育女当作生命的终极目标,但这会带来关于存在的灵魂拷问:

如果你生命的终极目标是孩子,那孩子的终极目标又是什么?

每个人生命的终极意义,难道不在于其本身吗?

如果不是,那无限繁衍下去又有什么意义?

说点实际的,科瑞德觉得大部分要孩子的人只是想要“被需要”的感觉。

每天都有不容推托的理由逼他们起床,不用或者推迟考虑“人生到底是什么”之类的问题。

另一方面,丁克则喜欢说,他们比那些“盲目听从繁衍本能的人”活得更有自我意识,还会列举一些迫在眉睫的危机:人口过剩、全球变暖,听起来非常冠冕堂皇。

但科瑞德压根儿不信,他自己决定丁克的原因非常简单,跟世界没有关系,仅仅是因为“我想都没想过去生孩子”。

他不是没有体验过跟小孩子亲密接触,有一次,在朋友的强烈要求下,他被迫抱过一个一岁大的宝宝。

当小腿乱蹬的孩子坐在科瑞德膝头时,他强颜欢笑,怀疑自己抱着一个定时炸弹——虽然朋友一直声明没有危险。

算了,他还是不想要孩子,一秒钟都不想。

“等你孤独终老时,会不会后悔当初没生孩子呢?”

科瑞德经常会被问到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

“我做过的或没做过的事情,都会让我后悔,所以我不认为丁克这件事会是例外。”

知乎上也有很多关于“丁克后来是否后悔”的问题,下面当然有人回答后悔。

但是如果把问题换成“你是否后悔生育孩子”,依然有人说是。

就像萧伯纳甩出的那句话:要结婚的就结婚去吧,要单身的就单身去吧,反正最后你们都会后悔的。

养育后代是很美好,

但我决定先拯救自己

跟科瑞德不一样,丹妮尔并不讨厌孩子,甚至很喜欢他们。

她总是能跟孩子们打成一片,经常在暑假里跟着侄子侄女们到处跑,努力教他们玩滑板。

朋友们都觉得,她可以当个好妈妈。

但丹妮尔还是选择了丁克,背后的原因有点一言难尽。

她十岁时就被妈妈扔到外婆家不闻不问。

而且当时她根本没觉察到,只带了课本、寒假作业和一星期的衣服,敷衍地抱了妈妈一下,眼看着她的车在街角拐弯后消失无踪。

更惨的是,在被妈妈抛弃之前,她还被继父虐待了三年。

这个突然闯进她生活的男人脾气很差,她每次放学回家都要轻手轻脚,万一把睡觉的继父吵醒了,就会挨揍。那个男人甚至还会在黑暗中徘徊在她的卧室门外。

没有人知道丹妮尔经历的虐待到了什么程度,外公外婆不知道,她的朋友也不知道。这些往事让她难以启齿。

成年后的大部分时间,她都用来疗愈自己的童年伤痛。

所以比起“为什么不要孩子”,丹妮尔更好奇的是“为什么要孩子?”

都说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丹妮尔也相信母亲是爱自己的,但她小时候家里太穷了,再多的爱在现实面前,也会走到山穷水尽的那一步

“可是没有孩子,你老了之后怎么办?”

这个问题丹妮尔并不担心,因为她创建了自己的防老体系——经由她亲自筛选的家人。

她重新定义“家”的概念,在她看来,家人是由亲朋好友组成的大团体,只要是她可以依靠的人都能加入进来:

外婆、哥哥、丈夫、好朋友,这些都是她的家人。甚至通过他们,她还拥有了更多家人。

这种和亲朋好友一起养老的做法,国内其实也有,之前媒体就报道过“姐妹抱团养老”的新闻。

只要有志趣相投的朋友和一定的物质基础,这种养老方式确实可以考虑。

说回丹妮尔的故事,现在她已经50多岁了,还在坚持写作,周围的一切都是她的灵感来源。

每个星期,她都会和邻居们喝几次咖啡,坐在后门廊上,讲讲彼此的生活,谈天说地。

她和丈夫有很多时间共处,阅读、下馆子,或者聊聊退休以后的生活。

丹妮尔的童年支离破碎,从不奢望平常人家的好日子,但现在她觉得很满足:

有时间好好对待自己,以及身边的人。

“养育后代是很美好,但我决定先拯救自己。”

没有人能拥有一切

52岁的帕姆去过70个国家,她是作家,同时也是教师和旅行者,这三个身份被她安排的非常合理:

把写作和教书赚的钱花在旅行探险上,这些经历反过来引导她写出更多作品,作品出版后还能为她提供更好的教学机会,然后继续去探险,写出新的内容。

有个作家跟她说,“我最想拥有你这样的人生,写作、旅游,出版自己的书。”

帕姆觉得这不是什么难事,不过对方接下来的一句话,让她十分奔溃:

“但是,我现在怀孕十一周了,我希望你告诉我,我可以两者兼得。”

帕姆犹豫了很久,考虑如何委婉地回答,但最后还是决定直说:

“我不相信你可以拥有一切。我不相信任何人可以。”

在帕姆看来“什么都想要,就意味着你把自己切成很多小块,顾及每个人的需求,但唯独忽略你自己的。”

类似的事情帕姆见过太多了,曾经有个学生发邮件说,打算退出她的写作小组,因为“觉得这笔钱更应该花在孩子们的教育上,而非自己的爱好。”

帕姆甚至能想象到那个画面:在她写这封邮件的时候,有群女人站在她旁边频频点头,对于她做出的自我牺牲表示赞赏。

可问题是,为什么不呢?

为什么孩子的教育,就天经地义比父母的自我教育更重要呢?

她明明是个极有天赋的作者。万一砸下巨额教育费,她的孩子终究还是平庸的呆瓜呢?

帕姆当然理解,爹妈都想让孩子得到最好的东西,这是崇高的爱。

但她担忧的是倒退:如果我们仍然认为,为了孩子牺牲自己是更崇高的事,那就等于倒退了一大步。

甚至这种牺牲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小时候,帕姆的妈妈经常说:“为了你,我放弃了一切我热爱的东西。”

这句话几乎出现在她生活的所有语境里:

让她打扫房间,让她把头发中分,让她按照减肥食谱吃饭,让她和某个男朋友分手……

这句简单的话,让帕姆做了太多她不想做的事情。

不过,帕姆选择丁克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童年创伤,而是她太热爱自己的工作了,以至于无法让工作为孩子让路。

就像很多女性非常钟爱当妈妈这件事一样,帕姆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每天只有24个小时。所以在生育和工作之间,帕姆选择了工作。

很多职场女性都会被问到一个问题:“你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

这其实是一个话题陷阱,它背后的含义是——你如何在挣钱的同时不耽误养孩子?

承认吧,如果没有长辈或者另一半的帮助,极少有人能同时把这两件事做好,大部分人做好其中一件就已经筋疲力尽了。

所以不要想如何“两者兼得”,鱼和熊掌只能选一个。

✎✎✎

书单君分享这本书,并不是打算劝大家都去丁克。

任何跟主流背道而驰的做法,都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走一条没人走过的路,并不一定危险,但危险系数很大。

丁克并不能逃避生活,需要考虑的问题绝对不比养孩子的人要少。

而且书中的主角都是作家,作家最渴望无人打扰,也甘愿接受没有固定收入的生活,所以他们的经历并不能代表普通人。

这本书的名字是《最好的决定》,但其实没有什么决定是“最好的”。

你眼里看到的不一定是别人经历的。你看他晚年孤独,他看你毫无自由。

重要的是,每个人在选择之前都应该慎重考虑,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毕竟,“在这个世上,做一个负责任、有贡献甚而幸福快乐的成年人,并非只有一种途径。”

撰稿:堇芮

主编:小野

图源:《九三年夏天》、《少年时代》,部分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