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读中国历史011:禹其实很霸道
你能看见多远的过去,就能看见多远的未来
我们前面介绍了大禹治水及继任天子的事迹,可以看出禹这个人能力非常强,个人功绩和贡献也很大,但史书上的记载,也让我们看到了,禹其实是个非常强悍和霸道的人。
首先史记的夏本纪中的一段记载,就特别耐人寻味。
禹治水成功后,有一天舜帝和几个大臣聊天,在场的有皋陶、伯夷和禹,先是皋陶和伯夷就自己负责的工作跟舜帝谈了谈自己对治理国家的看法,然后舜让禹也说说。禹说我哪有什么可说的,我就是每天努力的做事。皋陶问那怎么算不懈的努力啊。禹说,洪水泛滥成灾了,我就攀山越岭不辞辛劳的治理呗,然后让百姓安定,各地的诸侯都臣服,这样就行了。
然后禹突然转过来对舜说:领导啊,你可要对你的大臣们谨言慎行啊,要用有德行的大臣辅佐你,天下才会顺应你,上天才会眷顾你。舜回答说:是啊是啊,大臣就是我的四肢和耳朵眼睛啊,你们应该监督我,别让我跑偏,别当面阿谀奉承背后诽谤我啊,这样我周围的奸佞小人就都会被铲除的。
禹说:是啊,你要不这样,好人坏人都一起任用就完蛋了。舜说:是啊,不要像尧的儿子丹朱那样好吃懒做不干好事,正因为这样才断绝了父子相继失去了帝位的。禹又说:你看我,结婚三天就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儿子启出生后我都没法抚养教育他,我领着各地诸侯动员百姓修路治水,制定各种政治经济制度,消灭敌对的三苗,我如果不做这些事,领导,您恐怕就要为这些事操心了啊。舜说:可不是吗,还是需要你的工作来推行我的德政啊。
在这之后,皋陶下令要求全国人民学习禹,否则就要受到处罚。学习的结果是全国的百姓都井然有序、各地诸侯互相礼让、百官忠于职守。舜帝高兴的说:大家都要遵奉上天的命令顺应时势恪尽职守哈,这样天下就会兴盛。皋陶说:大家要记住天子的教诲,遵守法度履行职责啊,咱们的君主多么英明,大臣们都多么贤良啊。舜最后说:大家多努力吧。
这些是史记中大篇幅记载的内容,读起来总觉得有点怪。从舜和禹的对话中,感觉到禹的底气非常足,很霸气,并没有作为臣子的恭顺和服从,而舜帝面对积累了雄厚工作业绩和政治资本的禹也显得很不硬气,其他大臣对禹也都非常的敬重甚至是敬畏。从中我们感到,这时候,帝位的禅让和继承人选似乎已经没有任何的悬念了。
其实除了对国家的贡献外,禹在治水的过程中,极大的提升了自身的政治声望和地位,也培植了自己的政治班底,就是益、后稷等,他们都是很强大的部落首领。那时候担任大臣的都是很有势力的部落首领,所以作为天子也不敢乱来。另外,因为治水是全国范围内的,要求各地诸侯必须全力配合,这有很大的阻力,所以禹在这个过程中也一定掌握了相当规模的军事力量。
历史中记载了下面两件事,也可以看出禹的强悍和霸道。
禹伐三苗:三苗是长江中游以南的部落联盟,华夏部落向南扩张的时候遇到了三苗的阻挡,双方的战争进行了长达一百多年。禹治水时,三苗做出了贡献,但没有受到封赏就怀恨在心,但在舜帝教化和禹武力压迫下归服了。舜禅位禹后,三苗反叛了,禹率领五千人南下攻打并打散了三苗,三苗部落的人向各地逃跑并融合到其他部落中。
禹杀防风氏:涂山大会之后过了几年,禹再次巡狩东南。来到越地的苗山(今浙江绍兴),下令各地诸侯在第二年的春天来苗山相会。到了相会之期,各地诸侯都如约而至,朝见大禹,接受封赏。但有一个诸侯防风氏(越地一个部落,在浙江一带)首领姗姗来迟,禹认为这是藐视自己的权威,下令把他杀了,并曝尸三天,太霸道了……
禹在登上天子之位之后,曾经提拔皋陶并推荐他做继承人,但皋陶没等即位就去世了。禹即位十年后,在东部巡查时,逝世在会稽(会稽郡在江苏苏州,会稽山在浙江绍兴),说把帝位传给益。三年丧礼结束后,益辞让给禹的儿子启,自己回避居住在箕山(河南省境内)。
但由于益辅佐禹的时间很短,大家都不信任他,另外实际上大禹当天子的时候,非常注意对儿子启的政治能力和其他方面的培养,有猜测说禹本意也是要传位给他。《战国策》上说“禹名传天下于益,而令启自取之”。《史记》上说因为启很贤能,大家都去朝拜启,并且因为禹非常有威望的关系,大家也都希望他的儿子即位,于是启就登上天子之位。
启即位以后,益非常不甘心,蛊惑别的部落反对启,启就杀了益。有扈氏部落不服,启就召集了六国军队去讨伐,并向天下宣告有扈氏的罪状,说他们轻慢五行的秩序,懈怠天、地、人的关系,上天要他们灭亡,我只是执行上天的惩罚。后来经过战争,启灭了有扈氏。
此后,启又在钧台(今河南禹州)大会诸侯。诸侯纷纷前来朝贺,夏王朝的统治得到正式承认。这是中国中原地区历史上第一个以“天下共主”为最高统治者的奴隶制王朝,从此结束了早期文明时代邦国并立纷争多中心的局面。
自此以后,禅让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帝位传给儿子或弟弟的世袭制度确立了,中国历史也从之前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转变到了“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
从禹到启,夏朝正式建立,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从此中国从原始社会走上了阶级社会的道路,进而推动了中国帝王历史的沿革和发展。
好了朋友们,这一期我们就先讲到这里,下一期我们再继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