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好习惯:理解行为模型,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
前面一篇文章我们了解了好习惯养成的过程周期模型,知道了养成好习惯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经过这些阶段之后,才能真正养成比较稳定的好习惯。
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我们严格监督孩子,每天按照我们设定的标准来学习,孩子经过大概半年就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
光做这些远远不够,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孩子需要家长一直管着才能学习的习惯。更让人头疼的是,即便是管着,孩子也不好好学习,没动力、磨蹭、各种负面情绪、发脾气。究其原因,还是我们期望如此之多,但是方法太少,只会讲道理、连环催和大吼大叫。
这些有限的方法很多时候可以促使孩子学习,但是很少能帮助孩子有学习上的好行为。行为决定习惯,持续的好行为才有可能逐渐形成好习惯。
要让孩子有好行为,就需要我们了解行为是怎么来的。行为模型,能让我们从微观角度理解每一个具体的行为是如何产生的,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引导孩子的日常行为,以及帮助孩子面临各种情况时如何正确行动。
行为模型:B=MAT
为什么那么多人爱玩游戏,为什么我们总是花大量的时间去刷各种APP?因为这些游戏的策划人员、APP的产品经理,都会花大量的时间研究人们的行为,以及如何引导人们的行为。而他们最常用到的,是由斯坦福说服力科技实验室的Fogg(福格)博士提出的行为模型,这个行为模型在IT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作为通用模型,它也同样适用于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孩子的行为。
福格博士指出,人的行为由动机、行为能力和触发条件三个要素组成,这三个要素同时满足时行为才会发生。
要阻止一个行为,只要去掉一个要素就可以了。比如,不希望孩子平时的晚上在家看电视,那么就去掉触发,把电视的电源或者信号线拔下收起来。
而孩子没有做一件事,比如没有按时写作业,要么是没触发,忘了做;要么是没能力,不会做;要么是没有动机,不想做。
所以要引导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我们就要从三个要素入手:设置适合的触发条件,培养孩子有更强的行为能力,管理孩子的动机水平。
设置触发条件
触发条件是促使人做出某种行动的诱因。有了触发条件,才有可能触发行动。这样说会让我们觉得触发条件不那么重要,毕竟是“有可能”行动。好吧,我们换一种说法,感受就不一样了:如果没有触发条件,就没有行动。
触发条件有两种表现形式:
1.外在触发
外部的人或环境施加的影响,就是外部触发条件。好的触发条件应该是指向行为的,而不是容易引发负面情绪的。催促、提醒是家长最常采用的外在触发方式,但是总用这几种方式会让孩子有依赖性,并且家长在催促和提醒的时候,很容易带有情绪,影响孩子学习状态。这时候催促和提醒就不是好行为的触发条件,而是变成负面情绪的触发条件了。
要想稳定、有效地触发孩子的行为,需要探索和尝试更多外在触发方式。这些触发条件要形象或者显而易见,容易被成功捕获。
比如,小学放学比较早,很多孩子放学之后要和小朋友在小区玩一会儿,经常玩到忘乎所以,很晚都不回家,这样会影响写作业的时间。怎么办?如果对对孩子说“别光顾着玩,记着5点之前回家写作业”,这样不够形象,孩子玩的时候不容易记起这个事。可以给孩子植入一个更加形象的触发“如果你看到回家的大人多起来,你就该回家写作业了”。
如果孩子一回到家就习惯于坐在电视前,那么除了要拔掉电源线,还要和孩子一起讨论,如果在电视屏幕上贴个“到家10分钟内开始写作业”的便条,是不是就能更快地让自己去写作业。
孩子总是忘记带课本、作业、文具也很让人头疼,如果一遍又一遍地告诫孩子“别总丢三落四的”,这种方式除了能够发泄一下情绪,求得一点心安之外,起不到什么作用。和孩子一起尝试,在书包上挂个透明小袋子,里头装上物品检查表,看看有没有效果。
或者编个口诀也是不错的方式,就像有些人出远门的时候,总要说一句“伸手要钱”(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来提醒自己不要遗漏最重要的几样东西。
在这样的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自我管理能力得以提升,从而也逐渐能够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
2.内在触发
即便没有明显的外在触发的情况下,一些念头也会出现在脑海里,促使人执行一些行为,这就是内在触发点。
当孩子从某个行为中得到好处、获得好的体验时,内在的行为触发点就会慢慢出现。内在触发点是习惯养成过程中,和习惯养成后自然而然会有的现象。比如,孩子回到家里,不需要提醒,很快就想到应该去写作业。
内在触发点虽然很让人期待,但是养成好习惯不能依赖内在触发。因为它会受很多因素影响,并不是那么稳定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及时出现,如果孩子的注意力正放在某件事上,或者有太多的事情分散精力,或者情绪状态不好,那么这个内部触发通常不能及时发生,或者容易被忽略。
提高行为能力
对于一项目标行为,行为能力可以理解为完成该行为的难易程度。能力水平高,那么执行这个行为的难度就比较低。相反,如果能力水平比较低,那么执行这个行为的难度就很高,这时就需要很高的动机水平才能推动人执行这个行为。
行为能力不仅仅是指个人能力,还包括需占用的个人时间、需要付出的努力等其它个人资源/成本等等因素。比如孩子写字已经比较熟练,但是如果是一次写10页纸,这样的难度也还是很高的。
行为能力也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相对于行为目标而言的。同样对于写作业这件事,如果孩子平均的水平是2个小时写完当天的作业,那么让孩子2个小时完成作业,从行为能力的角度来讲,难度不高。但是,如果父母认为这一点点作业,用不了那么多时间,要求孩子半个小时完成作业,那么难度就会很高。
当孩子学习的意向不够强的时候,降低目标难度,把目标调整到所需能力比孩子当前水平稍稍高一点的程度,这样就很容易让孩子行动起来。
家长在陪孩子学习的时候,关注点往往放在学习目标上,只在乎孩子应该完成哪些任务,这样对于培养学习习惯来讲,是在拔苗助长。要培养孩子爱学习的习惯,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孩子感受到学习中的好处。
了解孩子当前的个人能力水平,才能帮助孩子制定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目标,才能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成就感,体会到学习的好处。随着孩子个人能力的提高,再根据这个新的能力水平提高目标难度,这样才能让孩子在能力不断获得提升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爱上学习。
管理动机水平
我们都知道动机的重要性,但是对动机却往往一知半解,误解也很多。只有建立对动机的正确认知,才能有效引导孩子的行为。
动机是人的需要或欲望指向一个具体的目标后,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的心理动力。有了触发条件,也具备一定的能力,这时是否行动就由动机水平决定。
能力水平高的时候,比较低的动机水平也能触发行动;而能力水平比较低时,则需要比较高的动机水平才能触发行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擅长的科目,孩子做相应的作业比较迅速,而不擅长的科目,就明显会有更多磨蹭拖拉的现象。
动机水平并不是稳定的,而是波动的,即便是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动机水平也不一样,它受身体状况、情绪、动机冲突等等因素影响。当孩子身体状况不好,或者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会降低行为能力,同时也会降低动机水平。
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适当最好。中等动机水平,心理压力保持在学习区,这时效率才是最高的。
外部激励
积分、小红花和物质奖励,是比较典型的外部激励。催促、责骂、惩罚,也属于外部激励。
外部激励作用下产生的动机,虽然动机水平可能会很高,但是很难持续发挥作用。当外部激励消失,或者孩子对外部激励不感兴趣,或者变得麻木之后,动机水平随之快速下降。
更重要的是,外部激励与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不是孩子能够掌控的,无法根据自己的状态进行自主调节压力水平,无法保证学习效率。长期来讲,孩子调节情绪、压力和状态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不利于养成高效学习的习惯。
内部激励
孩子都有追求学习上的成就感、能力提升的自我效能感的内在需要,由此产生的动机,被称为内在动机。内在动机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
内部激励与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孩子可以掌控的。孩子能够根据自身状态、对自身能力的感知,自主调整目标、调节情绪和压力水平,使自己能够高效率地学习,进而养成高效学习的习惯。
父母对孩子的好行为及时地进行肯定和鼓励,能够激发孩子的内在需要,强化动机水平,有利于孩子养成好习惯,爱上学习。
总结:第一,要探索和尝试适合孩子的触发条件;第二,要把关注点放在逐级培养孩子能力上;第三,要减少外部激励,增加内部激励,提高孩子管理动机水平的能力。这样才能引导孩子的好行为,帮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