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中举后写下一首诗,最后两句诞生两个成语,流传至今
众所周知,唐朝是我国诗歌最为繁盛的时期。不仅有“斗酒诗百篇”的李白,还有现实主义的杜甫和白居易。像大家耳熟能详的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王昌龄等人,也都是唐朝诗人。在唐朝混,不会写两句诗,都不好意思自称文人。而诗人们写诗也比较频繁,甚至有些不分场合。高兴时作诗,伤心时作诗。喝酒后作诗,中举后也要作诗。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唐朝诗人,中举后写的一首诗就流传至今,并衍生出两个成语。
孟郊中举写诗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大唐天宝十年出生在武康一个小吏家中,父亲孟庭玢任昆山县尉。虽然孟郊的父亲在衙门当差,但为人却老实巴交,所以家中日子过得比较清贫。因为家境的关系,孟郊为人比较孤僻,很少与人往来。10岁那年,父亲病逝,母亲含辛茹苦将孟郊和弟弟抚养长大,这也是孟郊能写出《游子吟》这样佳作的主要原因。
游子吟
身为家中长子,孟郊肩负振兴家族的重任,所以他发奋读书,希望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光耀门庭。为了能有良好的读书环境,孟郊躲入了河南嵩山,性格也变得愈发孤僻。但他先后考了两次,都没能高中。大唐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第奉母命第三次参加科举,才取得进士及第。
登科后
放榜之日,孟郊喜极而泣。想起之前名落孙山时的窘迫,他人冷眼旁观时的冷漠,孟郊有感而发,写下了七言绝句《登科后》:“昔日龌蹉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多年来的隐忍,如今终于有了回报,孟郊似乎看到了高官厚禄在向自己招手。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被后人用来形容科举高中后的喜悦之情。
科举高中
除此之外,这两句诗还衍生出了两个成语,那就是“春风得意”和“走马观花”。“春风得意”的意思是和暖的春风很适合人的心意,后形容人处顺境,做事如意,事业有成。而“走马观花”原是用来形容事情如意,心情愉悦。后来多指“粗略地观察一下”。那孟郊后来过得怎样呢?是否真如他期盼的那样?
孟郊
孟郊的结局
事实上,并没有。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尤其是官场之中,更是充满了明争暗斗和利益交换。孟郊孤僻的性格,注定无法在官场上一展拳脚。孟郊于贞元十六年任溧阳县尉,由于他认为这个官职不能施展他的抱负,所以寄情于山水之间,徘徊赋诗,导致荒废公务。
孟郊剧照
县令对孟郊的表现很不满,便向上级打报告,参了孟郊一本。同时,县令又招了一个临时工,替孟郊干县尉的事。从这一点上看,孟郊做得并不好,有点尸餐素位的感觉。因此,县令将孟郊一半的收入分给了临时工,孟郊的经济状况也变得窘迫起来。贞元二十年,孟郊辞去溧阳尉一职。
晚年孟郊
唐宪宗时期,孟郊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河南尹郑馀庆。在郑馀庆的举荐下,孟郊先后任水陆运从事、兴元军参谋等职,日子这才好过了些。但此时的孟郊已经60多岁,常年在外奔波,让他的身体难以承受,最终死在了赴任的途中。由于孟郊一生抑郁不得志,所以他的诗歌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所以他又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对于孟郊,大家还有别的印象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