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僧尼书画一一民囯之二

「苏曼殊《山水图 」


苏曼殊(1884—1918)初名宗之助,小字三郎(为生父宗郎所取。后作笔名,见于1914年《民国》等刊),原名苏戬(生父宗郎未几亡故,5岁时随母改嫁在日经商的香山人苏胜,遂姓苏,并着籍香山),学名苏湜,字子毅,更名元瑛,亦作玄瑛,别字雪蝶,号超凡。

12岁时,因受苏氏歧视,在广州长寿寺削发为僧,法名博经,号曼殊(后冠姓名世),又署曼殊居士、沙门曼殊,亦署曼殊揭谛,别署文瑛、玄殊、宋玉、阿瑛等等,广东香山(今中山)人。生父日本江户望族宗郎。

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争爆发后,随父返广东。二十四年回日本,先后就读于横滨大同学校,东京早稻田大学,

二十八年转入振武学校习陆军。参加革命团体青年会,组织拒俄义勇队等。

二十九年在广东惠州削发为僧,一生过着“行云流水一孤僧”的云游生活,时人称他“非僧非俗”、“亦僧亦俗”。曾去暹罗(今泰国)学习梵文于乔悉摩。又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爪哇、吉隆坡等地。

1907年又去日本,与章太炎、刘师培、陈独秀等游。回国后曾主讲梵文、英文于南京金陵刻经处洹精舍,常听杨文会讲经,并与夏曾佑研讨佛学。其后往返于日本、上海、南京、燕湖、江宁等地,迭任教职。后至上海,交结革命志士,参加南社。

民国成立后,发表宣言,反对袁世凯称帝。身世飘零,佯狂玩世,嗜酒暴甜食,积病而卒。

通英、日文及梵文。能诗文,善绘画。山水、人物萧疏冷隽,别饶天趣。得意之作,多写一僧人于其间,衲衣飘举,眉目如生,及自写其真。与广东顺德名士蔡哲夫、张倾城夫妇友善,寂后哲夫、倾城集其所藏手迹影印行世,题曰巜曼殊墨妙》,章太炎为之作序。柳亚子辑其著作为《曼殊全集》,并为撰传。著有自传体小说《断鸿零雁记》及《梵文典》等,近人编有《苏曼殊小说集》《苏曼殊诗笺注》《苏曼殊诗文·画集》等十余种。


「 陈去病《行书》,洪丕谟题跋 」


陈去病(1874—1933)江苏吴江县同里镇人。原名庆林,字佩忍,改名去病(以汉代名将霍去病名言“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自勉),又字巢南(据古诗“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改字,他解释云:“南者对北而言寓不向满清之意。”定字为“南”,正是为了表达他反清的主旨),别署名号颇多,有名庆麟、别字伯儒,汲楼、拜汲、病倩、彶瘘,别署和笔名有大哀、巢南子、病禅等,室名百尺楼、浩歌楼等。7岁入塾,22岁中秀才。

光绪二十四年(1898)在同里组织雪耻学会,响应维新运动,活动一直延续到义和团运动兴起之后。

二十八年(参加蔡元培等发起的中国教育会,组织同里支部。次年新春,怀着“桑弧蓬矢,志在四方”的豪迈之情赴日本考察。同年4月,东京中国留学生为反对沙俄侵略东北三省,成立拒俄义勇队,去病签名入队,并在《江苏》刊物上发表《革命其可免乎》一文,批判清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的反动政策,呼吁人们投身革命,推翻满清政府。

二十九年陈去病回到上海在蔡元培的爱国女学任教。次年春在周庄镇创办东江国民学校,6月下旬,应蔡元培之邀,出任上海《警钟日报》主笔。

三十一年3月25日,报馆被封,陈去病被迫还乡,先后任教于苏州江苏女学和镇江承志中学。

三十二年(906)加入中国同盟会。次年春到上海主持国学保存会,编辑《国粹学报》,8月15日,邀集吴梅、刘三、冯沼清等11人组织神交社。

三十四年在上海与刘师培高旭、柳亚子等组织文社,次年积极筹组南社,10月28日发表《南社诗文词选序》,11月6日发表《南社雅集小启》,公开宣布召开成立会的日期和地点,9日,南社在明末复社文人的活动旧地——苏州虎丘召开成立会。会上决定出版《南社丛刻》,陈去病当选为文选编辑员。宣统二年春,陈去病到杭州任教于浙江高等学堂,次年6月离杭返乡,创办《苏报》。11月6日,苏州独立,陈去病应江苏都督程德全之邀,创办《大汉报》,反对和袁世凯妥协,主张北伐。

民国元年一月,陈去病至绍兴任鲁迅等越社同人创办的《越铎日报》总编辑。6月改任杭州《平民日报》总编辑,并在该报设立南社通讯处。次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黄兴在南京发难讨袁,陈去病出任江苏讨袁军秘书,为之起草檄文。不久,讨袁军失败,回乡隐居。

五年(1916)护国运动爆发,陈去病在苏州策动军警响应,事泄,陈去病将檄文、旗帜藏在身上,在军警包围中从容脱走。

七年陈去病随孙中山赴广州“护法”,先后担任非常国会秘书长、参议院秘书长等职。护法运动失败返里,筑浩歌堂,吟咏其中。

十年再赴广东,任大本营前敌宣传主任。6月,陈炯明叛变,陈去病离开广州到南京任南京大学讲师。

十三年任国民党江苏临时省党部委。后曾任江苏省文物保管委员会苏州分会主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等。

二十年(1931)以“年老多病”为由辞去各种职务,居家静养。

二十二年(1933)因懑日寇侵略东三省和淞沪战争爆发,在苏州报恩寺祝发,旋受比丘戒。同年10月4日圆寂,葬于虎丘。

陈去病工古诗文词,善书法,多著述。书擅行书,意态在褚遂良和苏东坡之间,随意挥洒,朴质而不拘系,洒脱而不失法度。在笔画劲利、结体端凝之中。透发出英爽之气。笔画之中处处充盈着清逸、俊爽、洒落的士气。著名学者洪丕谟先生称誉陈去病的书法:“笔力健举,构架旷逸。”著有《巢南文集》《浩歌堂诗续钞》《五石脂》《陈去病诗文集》等。


「 庄闲《观世音菩萨像 」


妙道(1872—1956)原名庄闲,字繁诗,一作蘩诗。法名妙道。江苏武进(今江苏常州)人。蕴宽妹。幼失怙,聪颖好学。书法习北碑,家学渊源。长适陆稼轩,全家信佛。其十一岁时画观音像,极幽秀之致。早年曾与其妹曜孚在本邑合办书画展,有名于时。清宣统末年(1910)参加南洋第一次农工劝业会书法比赛,获金牌。同年在上海《申报》上刊出《庄蘩诗女士写字助赈》润例,云:

武进庄蘩诗女士名闲,书法汉魏,深得包安吴及阳湖婉绷姊妹之传。其夫婿陆稼轩,精医术,悬壶海上,活人无算,女士从游,悯皖省水灾甚重,愿以写字笔资助急赈千元。慈善诸公欲得女士真迹者,当乐于赞助也。

十年后,庄闲又有写字助赈义举,此乃佛教救婴会启,仍是刊在上海《申报》之上。曾任常州女子师范书法教员,民国二十三年(1934)上海成立女子画会,庄闲为会员。晚年祝发出家,一心向佛,并多画佛像。有“庄闲画佛”朱文印。曾受聘上海文史研究馆为馆员(不知出家前后)。有所书《莲华经》四册出版发行。


「 潘达微《水墨山水图》」


潘达微(1880-1929)字铁苍,号景吾、憬吾、影吾,又号影庐,别号寂尘、冷道人,晚号冷残,别署阿景、觉,法号妙法,一作妙化。广东番禺人。出身于官吏世家。幼年勤奋好学,善诗文,尤长于国画,是著名画家居廉的弟子。他目睹清廷腐败无能,致使国患日深,遂立志救国,常以古人“菊残犹有傲霜枝”的诗句自勉。

1905年与陈垣、高剑父、陈树人等在广州创办《时事画报》,针砭时弊,鼓吹变革。后又和高剑父、陈树人等在南武公学、培淑女校、洁芳女校等校分别担任图画教员,积极宣传革命。光绪三十二年参加中国同盟会。

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爆发,起义失败后,越秀山麓至双门底各街道上殉难烈士遗骸枕藉,当局初拟把烈士移葬狗头山,后又拟葬于处决罪犯的臭岗。当数十位烈士暴尸街头没有人敢去收拾之时,潘达微挺身而出了。潘达微当时敢揽这件“瓷器活儿”,勇气第一,但背景也很重要。潘达微的父亲潘文卿是广州城内广仁善堂的创始人之一,而潘家与当时很有势力的巨绅江孔殷家交往甚好,江孔殷又与两广总督张鸣岐很有交情,江孔殷从中游说,潘达微说动广仁善堂出面、让地安葬烈士,才使起义烈士免遭抛尸荒野的下场。善堂提供的义地原名“红花岗”,潘达微以为有“红”字不妥,于是自己事后撰写的新闻稿中首次将“红花岗”改为“黄花岗”,这个名称也就沿用至今了。

民国十年(1921)仲夏,潘达微在杭州皈依佛门,这正符合了他抱定的佛门精神“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信念,彼时人称之“革命佛陀”。后还俗成在家居士,投身摄影、书画事业。

民国十二年(1923)在广东研究人体摄影,开人体写生及摄影之先河。在广州惠爱西路开设“宝光照相馆”,展出世界摄影名作,与橱窗陈列的其女儿拍摄的裸体照片并列,引起轰动。

民国十四年(1925)至二十六年,南洋兄弟公司发行的《名画日历》,大多出自他的手笔。民国十五年还与黄般若等画友筹组成立广州国画研究会香港分会,同时又创建摄影团体景社,他的摄影作品曾获“国际摄影沙龙奖”。可惜天不假年,潘达微1929年8月27日病逝于香港寓所,终年48岁。9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国务会议明令褒扬潘达微“国府嘉奖令”,南社盟主柳亚子挽联:“画师骑鹤出红尘,画笔长留太古青;莫道黄花岗上事,几人能保岁寒身。”潘达微尤工山水,喜用干笔焦墨勾皴,用笔沉着,元气淋漓,画面辄天际遥远,孤寂无物,一派的清萧淡远,颇有些许出世的韵味儿,不染尘世。


「 谈月色《红梅图》」


谈月色(1891-1976)原名谈溶、谈古溶,字月色(与谈溶名并行),号溶溶,晚号珠江老人,室名旧时月色楼、汉玉鸳鸯池馆等。广东顺德人。幼出家为尼,居广东广州月色庵。善诵经,每有斋醮,必居正座。民国初年,广州教育局一度取缔尼庵,蔡守亦参与其事,见月色而喜之,迎为妾,授以墨拓全形之术。与蔡守同为南社社员。擅画梅花,习瘦金书,兼工治印,一时誉满羊城(广州)。晚寓南京。入江苏省文史馆为馆员。为黄宾虹及门弟子,诗、画、印皆精,有三绝之誉。


另外,若释印光、虚云、太虚、圆瑛、真禅、明暘、茗山、瑞金等高僧大德亦颇能书法,只能被伊们佛学上的名声掩映罢了,此不再着笔叙及。


(0)

相关推荐

  • 北京的“香刹”法源寺,齐白石在此衰年变法

    法源寺是一代绘画宗师齐白石决心衰年变法之地,亦是中国写意画的发祥之地.陈师曾去法源寺与齐白石一晤,改变了齐白石的人生命运. 居京六十年,还是头一回去法源寺. 进得南门,满眼古柏,满院丁香,满园&quo ...

  • 【鲁堂主说藏品第32期】陕西的民国公子陈少默

    朋友们好,我是西安德风堂堂主鲁光宏.民国时期有四大公子,包括张学良.袁克文.张伯驹.溥侗.今天我和朋友们聊一聊咱们陕西的一位民国公子.这位先生姓陈,名泽秦,字少默,号默翁,他1914年出生于西安,是民 ...

  • 中国僧尼书画一一满清治汉时期

    1644年,满夷爱新觉罗氏攻取北京,替代明王朝入主中原,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满清帝国.满清定鼎北京后,对佛教采取利用和保护的政策. 由于明朝汉族文人士夫遗民对满清充满仇恨,无以发泄,于是寄居僧舍者大有人 ...

  • 中国僧尼书画一一辽、金、元及明朝

    辽.金.元,蛮夷统治中原,尚武不重文,时间也不长,故很少有著名的佛门书画家.倒是亦为蛮夷的元朝多有佛门书画家,但大都是大汉归顺过去的.若上述提到的"温葡萄"子温,也有划为元朝的. ...

  • 中国僧尼书画一一五代十国至宋朝

          唐朝之后,中国又形成了南北分裂的局面.北方五代更迭,形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政权,而势力只能向南推至淮河流域.江淮以南群雄割据,形成了前蜀.后蜀.吴越.吴.南汉.北汉.南平.楚 ...

  • 中国僧尼书画一一隋朝至唐朝

    隋朝奓短(581-618),但却出了一位极其著名的僧人书法家释智永. 智永,俗姓王,名法极.王羲之七世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与兄孝宾同舍俗出家,居吴兴(今浙江湖州)永欣寺.不问世事,刻苦习书,寒暑 ...

  • 中国僧尼书画一一两汉至魏晋南北朝

    中国佛教在两汉(西汉.东汉,前206-公元220)之间,约200多年,由印度开始通过西域逐渐传入内陆.经过反反复复.曲曲折折的变化过程,终于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上定居下来. 佛教传入我国内陆 ...

  • 中国近代书画一一浓彩热烈挥洒自如,黄胄(...

    中国近代书画一一浓彩热烈挥洒自如,黄胄(2)

  • 中国近代书画一一俊逸豪放,高奇峰(3)

    中国近代书画一一俊逸豪放,高奇峰(3)

  • 【艺展中国】书画艺术名家邀请展——贾敬民油画专辑

    贾敬民老师 贾敬民,1966年出生于内蒙古达茂旗,1990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 2012年毕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 2013年至2014年进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 现任教呼 ...

  • 「翟卫民」|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个人简介] 翟卫民,字仲仁,别署蔚旻.为民,以且方楼.檃栝斋.檃栝得居颜吾居.一九六五年生于湖北孝感,籍贯黑龙江呼兰,山东枣庄人.一九九五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研习书法.篆刻四十余年.拜入崔志强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