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一般指的是脾湿,所以治疗带下病,就要健脾,但傅青主常在健脾同时,多添加疏肝理气之品,待肝气舒畅之后,或健脾,或祛湿,可事半功倍。
湿,一般指的是脾湿,所以治疗带下病,就要健脾,但傅青主常在健脾同时,多添加疏肝理气之品,待肝气舒畅之后,或健脾,或祛湿,可事半功倍。如:
看来,治疗带下病,不能仅仅针对带下病之湿,健脾祛湿之余,辅以调肝,更是好思路。
因为健脾同时疏肝,“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升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补益脾土之元,则脾气不湿,何难分消水气”。如:
加之白芍、柴胡养肝柔肝。
除加白芍、柴胡为君臣之药外,更加以栀子清肝。
加车前子入肝经,有清肝的效用。
加车前子、栀子为清肝利水的功能。
按照傅青主的带下病治疗理念,治带下病决不能忘调肝,在辨病的时候,要潜心求悟,不能光惦记着带下病的症状啊那些事,还要与脏腑联系起来,通过症状找到真正的病因,方能药到病除。
【配对应用】
柴胡辛散,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使阳气升发;白芍酸收,敛肝和营,使阴血归经。二药合用,一散一收,一气一血,疏肝之中兼敛肝,升阳之中兼敛阴,补肝体而和肝用,使肝气行疏,肝血得补,疏柔相济,动静结合,以发挥肝藏血、主疏泄之功能。正符合肝体阴而用阳之旨、刚柔相济之性。为治疗肝郁血虚之常用药对。
【用法用量】
柴胡5克。白芍10克。
【应用禁忌】
二药配对,阳衰虚寒之证,真阴亏损、肝阳上升者忌用,另白芍反藜芦,二药配对组方时应注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