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普陀山和现在的普陀山照片对比

本文来源:普陀观音菩萨道场

小编看到一组普陀山的老照片

记录了100年前的普陀山

黑白照片里的佛国非常清净

百年佛国

小编突发奇想

如果把一百年前的普陀山的照片

和今天的普陀山放到一起作比较

一定会很有趣

岁月如水流逝

时间留下深深的痕迹

一起来看看普陀山的百年变迁吧

感受佛国厚重的宗教、人文历史

下面几张黑白老照片拍摄于1930年左右,收录于《亚东印画辑》,图片来源:图游华夏网@亚东映画。

01

海岸牌坊

据记载,海岸牌坊始建于雍正年间,1919年由安徽人陈性良捐资重建。牌坊后的建筑为回澜亭。对比古今照片会发现,那时候牌坊旁边还没有短姑圣迹的雕塑。
以前这儿才是普陀山码的登岛码头,来往上香的信众在这儿坐船。
回澜亭。
02

短姑古迹

此处为一天然码头,相传为观音大士显迹处,据说曾有姑嫂二人,历经一年,前来拜佛,嫂嫂独自上山进香,小姑在此等待。

后涨潮小姑被困,肚子饿得不行,忽遇一老妪投石水上,送饭而来。等嫂嫂上完香送饭来的时候,小姑说已经有人送过。
嫂嫂猛然回忆起拜佛的时候,观音莲座处的衣裙有水迹,因此感悟是菩萨显灵,返回大殿里看,水迹果然还在,因此后人将此处名为:短姑圣迹
03

普济寺圆通宝殿

古树参天,香炉中烟雾缭绕,普济寺前身为“不肯去观音院”,创建于后梁时期的公元916年,经历了历代的毁建,于康熙年间的1689年,重建为普济寺,后经历动乱于1979年重修。

照片中应该是普济寺的圆通宝殿,古今对比发现基本上变化不大

04

香云古道

这张照片是普陀山的山道,石阶一路从山脚蜿蜒而来,一行香客,大多年纪偏大,或拄拐,或直登,甚为虔诚,转角处一位僧人正盘坐而对。
小编推测这张照片可能是从法雨寺上佛顶山的香云古道,那时候还是铁栏杆。你觉得呢?

历史变迁

下面的图片出自《支那文化史迹》第三辑,大约摄于1906-1928年间。

05

磐陀石

在普陀山梅岭峰梅福庵西行不远处,一片开阔的山顶平台上,有一对看似摇摇欲坠,实则稳如磐石的巨石——磐陀石,相传这里就是观音大士的说法处。

看当时的照片,磐陀石旁边还有寺院的围墙。
06

潮音洞

潮音洞口朝大海,呈张口状。日夜为海浪所击拍,潮水奔腾入洞口,势如飞龙,声若雷鸣,故名潮音洞。

07

法雨寺大殿

法雨寺大殿即九龙观音殿。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朝廷赐金修寺,修缮大殿,并赐“天华法雨”和“法雨禅寺”匾额,因改今名。同治、光绪年间又陆续建造殿宇,成为名动江南的一代名刹。

当时寺内还建有安养院,老年僧人在此颐养天年。

08

法雨寺玉佛殿

法雨寺依山而建,中轴线上前有天王殿、玉佛殿、九龙观音殿、普门殿、大雄宝殿。图为玉佛殿。

09

普济寺旁边的多宝塔

多宝塔也叫太子塔,位于海印池东南端,是普陀山唯一保持原貌的最古老的建筑物,是“普陀四宝”之一。

摄于1908年3月

摄于1923年10月

多宝塔始建于元朝,据说当时普陀观音寺(即今普济禅寺)的住持孚中建此塔时,曾得到元朝皇太子宣让王的资助,故此塔也称太子塔。数百年来,经历过多次修缮添补。
现在的多宝塔

以下几张老照片来自旧书《中国建筑与景观》,作者德国人恩斯特·柏石曼,拍摄于1906-1909年。

10

法雨寺附近的海会桥

海会桥在普陀山的法雨寺前,与普济寺的永寿桥一样,它也是建在放生池上。

海会桥建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桥名“海会”之意,是指佛教盛大的集会,“当其盛时,海会山积,上下皆数千百人。”
桥上的雕刻形态各异,极其生动细腻。
今天的海会桥

/////

11

千步沙

通过前面的许多照片,很容易发现,其实100年前的普陀山植被远不如今天葱郁,看这张千步沙的对比照片就更明显了。

以下几张照片时间更久远,据说照片的拍摄者是美国博物学家、陆军少校Shufeldt, Robert W.,拍摄时间为1887年。

12

普济寺永寿桥

永寿桥在普济寺前,为单孔石拱桥,架跨在寺前的海印池上。

民国《普陀洛伽新志》载:“永寿桥,在普济寺左,海印池。池广十亩,桥跨其上。阔二丈,长十丈,高二丈。广级周栏,栏柱刻狮,精采异常。

13

普济寺前

经常去普陀山烧香许愿的游客,对普济禅寺应该是相当熟悉了。

普济寺的正门从来都不开,相传是因为相传当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来普济禅寺礼佛时,吃了“闭门羹”,走得也是两侧的小门,于是一怒之下就下令永远不得开此大门。

不过你仔细看看这张130多年前的照片,门好像是开着的。

(0)

相关推荐